APP下载

“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理念、实践与思考

2017-05-08张菊荣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基本理念特色文化实践探索

张菊荣

摘要: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的“成长教育”核心价值观是“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据此构建一致性的理念体系与实践路径,并以“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贯穿始终。反思其过程,可以有以下启迪:学校文化是学校在自身情境中对教育基本问题的个性化解读,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学校文化在学校工作的一切之中,是全在的,而不是“单列”的;学校文化具有相对恒定的特色,是在各种矛盾中历久弥新的,而不是暂时的昙花一现;学校文化最终体现在文化情境中“人”的特质,舍此,文化就毫无意义可言。

关键词: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基本理念;实践探索;体会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A-0026-04

2009年,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汾小”)建校。新校创办之初,确立了“文化切入”的整体思路,提出了“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的核心理念,逐步地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学校发展框架,形成了具有汾小特征的行为方式,“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初具雏形。

一、成长教育特色文化的基本理念

命名某种教育,就是选择某种视角来理解教育。我们的基本主张是:教育即促进成长,并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感觉。我们因此将学校特色文化命名为“成长教育”。

成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构建以“成长的感觉”(the feeling of growth)为核心的理念系统(idea system)、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保障系统(support system)。简称“GIOS模式”,扩充意译为“growth is ok”(成长是美好的)。

1.成长教育的理念系统

成长教育的理念系统主要包括学校信仰(相信愿望的力量,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文化的力量)、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学校愿景(学校充满成长的气息,师生拥有坚持的品质)、培养目标(内修外炼、能恒乐成的汾小学子)、行为准则(“五不文化”,即“不拖拉,追求力行的文化;不推诿,追求担当的文化;不等待,追求主动的文化;不抱怨,追求乐观的文化;不放弃,追求坚持的文化”),以及与上述理念相一致的课程与教学、校园生活。

2.成长教育的操作系统

成长教育的操作系统包括相互贯通的“教师六事”与“学生六事”。教师六事包括成长课程(开发合理的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习不止于课本)、成长课堂(建立“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让课堂增值)、成长班队(建设以“成长”为主题的班队文化)、成长论坛(包括7项内容:学科教学细揣摩、教学反思每月谈、如蚕食叶读专著、聚沙成塔做课题、窗外声音听后思、成长话题大家谈、趣闻轶事话汾小)、成长讲坛(打造汾湖实小的“百家讲坛”)、成长著述(包括过程性的博客周新与成果性的“土书著述”);学生六事,包括学名家风范(逐步开发名家课程)、说天下大事(组织学生“大话天下”)、读经典名著、赏名曲名画、办汾小展事、塑恒成形象(包括“633”基础工程:6个整齐、3个整洁、3个文明)。

3.成长教育的保障系统

成长教育的保障系统包括组织保障(除行政性组织外,建立“学术委员会”“教—学—评一致性课例开发中心”“恒成课程研发中心”“德育中心组”等学术研究组织)、制度保障(形成一系列的指向核心价值追求的制度体系)、评价保障(形成汾湖实小的评价体系)。

二、成长教育特色文化的实践探索

成长教育特色文化的实践探索,即GIOS模式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反复地、曲折地、螺旋式地向前推进的。这种推进的行为方式即“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

1.开展规划设计:聚向“内修外炼、能恒乐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汾小的历史是从“规划与设计”开始的。2009年8月,学校举办第一次“学校发展咨询会”,主题为“从现实基础出发,向理想境界迈进——汾湖实小办学框架的初步构想”。之后,每年暑假举办学校发展咨询会,进行新的规划与设计。这些规划与设计,一是具有主题性。主题包括“探索成长教育,培养汾小特质”“校园文化的整体追求”“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学校课程规划”等。7年中,重要的咨询会已经举办过10次。二是强调过程性。在学校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师生的研讨形成规划的初稿,提交咨询会请求专家的指导,以利于之后的工作不走弯路,良性发展。这一完整的研究过程已然成了汾小的“规划文化”。

2.探索有效课堂: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成长课堂

2010年6月,我们举办首届“成长课堂研讨会”,探寻“成长课堂”的基本特质。之后的每一个学期,我们都举办“成长课堂研讨会”。这些研讨会本身颇具特色。一是主题鲜明。至2016年底14届研讨会研究了14个主题,包括成长课堂的基本特质,教学目标的设计、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中核心任务的设计与展开,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课堂评价任务的设计与运用,评价任务的预设与实施,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促进深度学习的评价任务等。二是贯穿始终。每个主题贯穿近一个学期,最后以研讨会的方式进行总结。“台上一分钟”,台下要花更多的功夫,最后的精彩来自于一学期的努力。三是组织紧密。课堂观摩—观点分享(教师报告与学校主报告)—观察报告—深度研讨(与专家的互动)已经成为研讨会的“传统版块”。在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专家团队的合作中,逐步形成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基本范式,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汾湖实小课堂警词》广泛传播。

在探索成长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范式:课后说课(执教老师的课后说课,与课前说课不同,体验更深刻)、观点呈现(在教研活动中,应该避免一种现象:看似谁都发言了,却谁也没有把观点说完整,“观点呈现”就是鼓励教师把观点说完整)、互动议课(互动议课是智慧的启迪与分享,但每个人的短暂发言,仍然应该是有“主題”的)、分享收获(每一个组员诉说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总结评述(主持人进行总结与提升)。

3.开发校本课程:以体验成长为取向

校本课程开发,应立足于“体验成长”,而不是过度追求结果。一是强化指向性,即指向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开发培养“内修外炼、能恒乐成的汾小学子”。二是追求多样性,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建设结合起来。目前学校成立各类社团74个,校本课程成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三是追求特色化,将“成长教育”理念贯穿其中。比如“竹文化剪纸课程”“竹文化衍纸课程”,开发者将学校的文化意象(竹子)与剪纸、衍纸结合起来,在过程中不断培养“能恒乐成”的品质。四是追求整合性,我们追求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课程建设”目标的同步实现。

4.建设校园文化:聚魂

2012年,我们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我们深入挖掘办学过程的文化意蕴,一致化思考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文化追求,通过全体师生的参与,形成校园文化的整体方案。方案初稿形成后,召开教代会、学校发展咨询会,进行论证,之后又分各项细节召开10余次深度座谈会,最后才付诸实施。工程完成之后,及时编写校园文化读本《风景与意蕴》,并组织师生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寓含“恒、成”的竹子作为学校的文化意像,形成了“汾小八景”,并以诗画碑刻纪之。校园文化凸显师生的文化印迹,是师生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环境,为学校聚魂。

5.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一线学术”

在成长教育的设计中,教师与学生是成长伙伴的关系。我们认为,没有也不可能有脱离学生成长的教师成长,教师成长的意义对学生是极其重要的。为此,我们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设“一线学术”。让教师首先“拥有成长的感觉”,是学校的一贯追求。一是进行专业阅读。2009年,学校以390道思考题、历时301天、每周推进的方式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开启教师专业阅读。之后新入职教师不断地“再走读苏路”,“如蚕食叶读专著”成为常态。二是加强小课题研究,短平快的小课题研究人人参与。学校建立“会诊式学生研究”组织,探索通过个案研究提高学业质量的途径。三是开辟“学术讲坛”。学校通过“月末讲坛”及各种研究活动鼓励教师作“学术微报告”。据统计,仅2013、2014两年就有教师报告59个,其中30个为“课堂观察报告”。四是鼓励教师特色发展,有18位教师在校报或校刊开设“专栏”。学校注重教师研究成果的积累,到2016年底,出版校报83期,校刊14期,汇编研究成果30种。五是开展“土书著述”。“我在汾小丛书”完成9辑378种。每学年放暑假前的总结大会,就是“土书发行仪式”,老师们共庆收获,共享“成长的感觉”。

6.深化学生文化:探索关注个体成长的平台

学校文化最终体现为学生素质。学校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我们在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的同时,不断探索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新平台。一是举办“个性化展板展”。从第1届文化艺术节开始,我们设计了“学生个展”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展板展。至第7届文化艺术节(2016年6月),有705块展版参展,这些展版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二是大屏“推送”。我们利用学校大屏幕,推送“成长之星”。2013年开始,已经推送66人。三是开展学生沙龙。2012年10月开始举办“童眼看天下”主题沙龙,在校报发表29期。四是组织学生专场。2013年开始,结合文化艺术节推进学生“个展”。

三、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我们审慎地思考特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审慎地探索特色文化的路径与方法,同时,又毫不含糊地去坚持,在坚持中不断反思,取得了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果。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深化了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与体会。

1.学校文化是学校在自身情境中对教育基本问题的个性化解读,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成長教育特色文化的形成告诉我们,学校一定是有文化的,文化一定是有特色的,特色文化的实质是在自身情境中回答教育的基本问题,而不是刻意地做出“另类”的样子。一所学校,在此时而非彼时,在此处而非彼处,由这些人而非那些人组成,这些人在此时此处该情境中追求教育真谛,一定会形成自己的行动方式、思维习惯以及支撑的价值观,那是必然的。所以,学校文化特色是必然的。就像我们学校,建校之初,一所全新的学校,清一色的青年教师,全部的“新学生”(所有学生都由附近几所学校因为施教区划分而重组),充满着成长的渴望,于是,“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理所当然地成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追求成长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验到“恒”与“成”的必然逻辑,于是,“恒”也就必然地成了我们崇尚的意志品质。而把“恒”与“成”作为“成长教育文化特色”的关键词,就是我们在自身情境中对教育为什么、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做什么、教育规律谓何等教育基本问题的理解,而不是刻意去追求什么“新奇古怪”。

2.学校文化在学校工作的一切之中,是全在的,而不是“单列”的

在规划学校、描述学校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把“学校文化”作为一个方面,将学校文化与课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并列起来讲述,但这是为了讲述的方便。事实上,学校文化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是贯串于学校一切工作之中的一种特质,做所有的事情,无不有着这种特质。比如成长教育特色文化的建设中,追求成长的感觉,追求坚持的品质,这怎么会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一门独立的课程、一些独立的活动呢?无论是开展规划设计还是探索课堂教学,无论是开发校本课程还是建设校园文化,无论是教师专业发展还是学生生命成长,我们的所有内涵,我们的所有过程,无不指向“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无不是在“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中做成的。换言之,我们不可能在学校教育的框架内专门辟出一块地来,叫作“成长教育”,不是的,“成长教育”的实质是我们在自身情境中对教育的理解,这是我们理解教育的一种角度,所以在教育的所有领域、所有过程中都会体现,可以说,文化特质会投射在学校的全部活动之上。因此,学校文化不是几张皮的叠加,而是在各种因素的“一致性”实践中形成,这个“一致性”,就是“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视角,就是“特色”,就是“文化”。

猜你喜欢

基本理念特色文化实践探索
浅析《Go for it!》教材中体现的新课标(2011)基本理念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预设开放促成教学生成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改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