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2017-05-08李斯莹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分类法学习者语法

李斯莹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对英语能力的需求不断攀升,家长对幼儿的外语学习情况越来越重视,各种双语班和兴趣班遍地开花。而学前教育行业对幼儿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如何设计出更科学、更高效、更有趣味性的课程模式,便成为了学前教育英语专业教师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中职学校里,我们肩负着培养优秀英语教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课堂的开展,我们也在不断进行探讨和完善。

在很多学术报告和论文中,作为语言习得学者,我们经常对授课的内容和形势进行探讨,然而,关于课程顺序设置的研究则乏善可陈。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才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授课形式的重要性。

一、设立课程与目标

(一)作用和意义

科学地进行单元课程的设置,能够让我们设定阶段性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能够让我们检验课程內容顺序的合理性;能够用于监督和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

(二)指导方针

在进行课程安排之前,我们必须要对教材的使用环境、学习者的需求、教学方法的原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于环境分析,我们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环境。

首先从学习者,也就是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确认所设置的课程主题是否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课程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知识基础。符合家长和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期待;课程设置必须人性化地允许某些学生因意外事件而跳过某次课程(例如学生请病假了、或者个别学生去参加比赛),依然能跟得上进度。而从教师方面,最关键的也是唯一的一点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完全掌握所传授的课程的知识点。虽然说是“唯一的要求”,但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专业的实操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课堂管控能力等等,实际上是多种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结合。最后是客观环境方面,课程的总学时数必须符合学期时数;课内学到的知识必须与时俱进,并具有实操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符合市场需求。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专业为例,该课程面向的是初中毕业学生,此类学生对于英语有一定的基础和学习兴趣,但语法功底并不扎实,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也不足。在设置课程之前,我们必须确保所教授的老师必须在幼儿园观摩或者教授过小朋友英语,知道幼儿园英语的难度达到什么程度,对课程内容能够充分掌握进度的。同时,上课期间要懂得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信心。课程内容也必须是能够马上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当中的,不可以过于学术理论,但又不可以完全忽略语法基础。在分析了以上环境因素之后,笔者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大致方向基本有个宏观的概念了,接下来就是需求分析。

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短板、期望点、和必要性。短板,就是课程设置必须是按照学习者的水平层次展开的,不是一味好高骛远的,必须符合实际水平。期望点,就是内容必须要考虑到学习者期望学到的东西是什么,不可以背离学习者的初衷。最后是必要性,有时候学习者期待学到什么,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用到什么知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个时候就必须保证有些知识点的必要性,是根据教师下企业了解到行业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而进行筛选出来的。

笔者所教授的幼儿英语方向专业的学生的短板,就是普遍入学的学生基本处于“哑巴英语”的状态,因此口语必须加强训练。同时,他们对自己自信心不足、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有一定的缺失,因此我们在提升口语,同时加强课程趣味性方面要有所侧重。而学生学习的初衷的要运用英语知识到实际工作当中,这一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学生并不完全了解我们要运用的程度到哪里,那么,我们作为教师,要科学地制定符合课程需求的单元教学计划,方能事半功倍。

二、课程单元分类与设置

经过前期的需求分析,我们已经对课程设置的宏观标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接下来就是要对课程的具体单元细节进行分类的规整,而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有许多有针对性的分类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一)词汇分类法(Vocabulary)

至今为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罗列出了英语常用词汇出现的频率顺序。在课程设置当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优先掌握最常出现的单词,将会对他们快速掌握英语技能大有帮助。其中,Nation的研究罗列出了2000个日常对话中最常出现的单词。而研究发现,学生只要掌握了其中的1000个单词,就基本能理解常见课文的75%的内容,而剩下的1000个常见词,则帮助学生理解剩下的5%的课文。至于余下的10%的内容,则需要通过理解一些专业词汇来获得信息。

在进行幼儿英语课程设置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常见词汇表,先把常用的词汇注入课文当中,让学生精准掌握此类重点词汇的用法。但在使用此分类方法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不要把同义词(如small和little)、反义词(如small和big)、形近词(如quick和quiet)、同类词(如pencil、desk、chair等)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会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不利于学生记忆。

(二)语法分类法(Grammar)

类似于按照词频教学的词汇分类法,语法分类法,是基于语言学家通过大量研究,罗列出了英语对话中最常使用的语法结构,并进行出现频率的排序。

语言学家George(1963a)经过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罗列出了以下排列顺序:

1.祈使句

2.Dont + 词干

3.一般现在陈述句表事实

4.动词+to+词干

5.一般过去陈述句

6.过去分词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教学资料,都是主要按照语法来分类的。但不幸的是,语法的排放顺序却很随机,并不符合科学的规律,也不一定实用,这就导致了此类教材混杂了一些非常有用的语法点和一些很生僻的语法点。而笔者认为,学生的课时数是有限且宝贵的,在语法教学中我们要把最重要的语法点给学生讲透练熟,剩下的生僻的语法点,只需要在碰到的时候适当地向学生解释便可。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斟酌语法点的选择。

(三)功能分类法(Functions)

功能分类法,就是按照语言的功能目的分类。这种分类法常见于商务英语沟通谈判、教师英语课堂用语、酒店服务英语等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功能分类并没有一个标准,而我们这里就参考最常用的顺序,是由Ek和Alexander(1980)提出的:

1.传达事实(leave message, make phone calls, have meeting)

2.表述思维、情感、精神的态度和意见(likes and dislikes)

3.说服某人以达到目的(persuade, debate)

4.社交沟通(make friends, chat with others)

5.组织演讲(speeches)

6.对以上事情的补充说明(others)

有很多商務谈判类的英语书籍,是以此方式分类的。在运用此类分类方式特别要注意的是:同一个意思,千万不要告诉学生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会造成记忆的混乱。同时,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因为他们会觉得难以驾驭。解决办法,就是只教授学生一种最常用且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即可。

(四)语篇分类法(Discourse)

按照语篇的种类分成若干课程单元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大学预科班分类方法,因为此种分类法可以让学习过程系统性地涵盖了大部分的语言种类,例如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早在1990年,语言学家Biber便致力于研究在不同语篇环境中语言特征的共性,同时他强调教师在设计课程顺序时,要把不同的语篇种类清晰地为学生划分出来,以免造成学习者的曲解。Biber发现有的语篇种类特色鲜明,易于区分,而有的则不然。为了适应学习者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用到的知识,课程设计者必须精准地把握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种类和范围,以做到有的放矢。就拿中职学生举例,如果将来去到单位需要经常写文书报告,我们就应该增加学术报告类的课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附表1为Biber经过多年研究总结的语篇分类:

(五) 技能分类法(Skill, Subskills and Strategies)

按照技能分类的课程,如阅读课程(reading)可分为以下部分:找出文章大意、读懂文章细节、做阅读笔记、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读、得出推论。语言学家主要用三种方法区分辅助技能:一是分支区分法。如区分口语技能,我们可以分为会话技能和交流技能,而交流技能可以分为独白、对话等。

另一种方法是过程区分法。如区分写作技能的方法,我们通常把写作分为以下步骤:建立读者模型、树立写作目标、收集意见、组织思想、把想法形成文字形式、检查所写作品、编辑并审阅。诸如此类的过程便是分类技能的过程。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认知活动的级别进行分类。最著名的当属Bloom的分类系统(1956年),他把认知行为分成六个程度:知道、理解、应用、分析、整合、评估。这样的分类方法通常也适用于阅读技能的培养。

此分类方法常用于中职学生的技能竞赛集训和考证培训课程,因为它能系统科学地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技能,以助于学生面对竞赛和考试。

(六) 主题分类法(Ideas)

一套好的课程,不应当只是单单关注到语言运用的教学,还应涉及到学生所学习的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这些背景大大有助于学生去更好地学习这门语言。Cook在1983年就提出了一个详细的分类:

1.模拟场景——课程根据目标语言地区的实际生活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演练。

2.学术主题——把语言学习分成不同的专业类别去学习,如农业、旅游业、商业、信息业等等。

3.基本生存需求——根据目标语地区的实际生活需要去设计课程内容,如购物、看病、考取驾照、社交等等。

4.科学趣闻——可以教授学生各种课外知识,在扩大知识面的领域同时掌握语言技能,如学习青霉素的发现、鲸鱼的海底生活、太阳能的作用等等。

5.文化背景——早在1990年,Adaskou、Britten和Fahsi三位学者就把文化分为美学、社会学、语义学和社会语言学四个领域。其中第一个领域美学,是指文学赏析;社会学,是指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标准;语义学,是指词意、词类和词序;社会语言学,指的是语言用法的恰当性。

如果教师打算要按照主题分类法来进行课程设置的话,下面有两组参方法来决定是否要把主题加入课程,第一种方法是课内参照法:

1.主题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当今推崇的“颠倒课堂”和“项目教学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2.主题内容必须贴近现实生活,能够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3.主题要源自生活通俗易懂,以便学生能把所有精力投入在语法点上;

4.教师对主题必须要掌握透彻,如我校学前专业的英语教师,必须要下幼儿园体验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再回到课堂教授学生幼儿园英语用法。

第二种方法是课外参照法:

1.课程主题必须能帮助学生运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

2.课程主题要帮助学生认识英语的文化底蕴。它能够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大千世界的多样性,并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

3.主题必须不与学习者本身的文化价值观相冲突。此准则与上一个准则也许会有些相悖(Adaskou et al.,1990;Alptekin and Alptekin, 1984),尤其当一些家长或教师认为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相冲突的时候,作为老师需要有技巧地避免冲突,并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

4.课程主题要帮助学习者通过不断地克服挑战从而发展思维能力。项目教学法及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原则;

5.课程内容能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这一点对于学习学前教育的学生尤其重要;

6.最后一点,也是不可忽略的,就是要符合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期望,能够让他们感到满意。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大纲

笔者根据学前教育英语专业的需求分析,设计了学前教育英语方向4学期共320节课时,内容见下表:

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分为了两个学习阶段,在学生一年级的阶段,笔者主要运用词汇和语法分类法,让学生尽快掌握常用的关键单词、短语和句型。到了第二阶段,学生已经进入二年级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英语会话的技巧,笔者就按照技能分类法和主题分类法对学生进行课程培训,培养学生的英语歌唱能力、舞蹈创编能力、英语话剧表演能力、英语讲课技巧以及英语课程设计创意等等。通过不同维度的学习和探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而笔者在四个学期,都穿插了ESP英语培训部分,有利于学生英语技能证书的考取。

四、课程设计反馈

一个完整且优秀的课程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反复的教学和实践当中,应该总结经验,根据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制定出更加合理和完善的课程方案。同时,要不断地更新行业需求和用人标准,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分类法学习者语法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