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2017-05-08张茜
张茜
摘 要:阅读课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文学修养的提升,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当成语文教学的重点,积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己阅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阅读效果,避免走马观花式的粗略浏览,使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关键词:兴趣;概览;细读;摘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10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67
《語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会真正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
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尤其是在阅读课上,许多教师往往不是指导学生自己学习阅读方法,而是不厌其烦的对文章进行分析讲解,完全使学生丧失了阅读的主动权,忘记了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一种自我个性行为,教师代替了学生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过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第一使学生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甚至厌烦了阅读课;第二会使学生懒于学习,不愿意自己主动的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而只是静静地等着教师为自己进行讲解分析;第三使阅读课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思想观念上,都已经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许多教师也已经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力争改变以往的陈旧教学模式,由封闭变开放,由苦学变乐学,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辛苦的负担,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翱翔。那么在教学中,应该从哪几方面做,才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一、课文怎样读,学生来决定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所讲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一个简略的理解,而这个目标就是靠读这一方法实现的。但是很多教师往往会采取自己一贯的方法而不加改变。为了让学生提升对读的兴趣,教师应该把怎样读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读的方法,让他们利用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阅读,不必要求全班一致,可以完全个性化,让每一个学生感到怎样的方法适合自己,就去做,这样高度的自由,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当然教师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加以引导,教师自己进行阅读示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对于抒情的课文,教师示范阅读往往会起到较好的作用。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如果学生自己读,不会感受到其中的哀伤意境,更不会体会到总理逝世对于劳动人民来说所带来的哀伤,也不会体会到人民对于总理的思念之情。这时候,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着配着音乐的画面,再用自己动情的声音,诵读这篇经典之作,就会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所表达的对总理的思念之情。学生一定会深深地被感动,这就无形之中为学生提供了读的示范性作用。
二、思考什么问题,学生自己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由学生提出问题。只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学生是完全有能力提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的。作为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他们也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对事物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正是他们将来创新能力的源泉。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认真思考,努力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不但会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极大程度地锻炼了学生阅读的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讲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成绩就会大幅度提升。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分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阅读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让学生小组长作为代表,把本小组的意见和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进行集体研究,看一看有没有价值,所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合适。等到全班同学的意见都提出来的时候,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全班同学再按照问题去认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刚一开始的阶段,有可能会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整个过程有点漫长,但是只要经过几次的锻炼,等到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这一过程就会变得十分简单,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地进行。
三、问题怎样解决,让学生自己回答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读书,自然会有疑问,晓得疑问在小组合作提问题时,就会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一般来讲都比较具有价值,需要大家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解决。而解答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利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其一可以使学生加强集体合作的精神意识,其二可以让学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
当然,解答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读文章解决,也可以通过说、演、画等方式进行解决。例如在一些问题解决时,有的学生就采用了说一说的方式进行探讨,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也有的学生采用表演的方式进行解决,形式活泼,印象深刻。还有的学生利用画一画的方式,把问题利用画图的形式,画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快速地对整个问题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就会逐渐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会完全改变,变得轻松活泼,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提高。
四、读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己谈
阅读结束之后,教师一定不能放任不管,而应该注意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感受和收获。主要就是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发,或者有什么感受,但是这些问题,教师绝对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那是学生的事情。每一个学生对于读完一篇文章,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情感感受,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所以这种问题绝对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变迁》一课时,学生的感受和看法是各种各样的。有的说,因为小村庄的村民乱砍乱伐,所以造成了天大的灾难,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有的说,村民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一时利益,而忘记了长远的发展,受到这样的惩罚,是活该;还有的说,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造福全人类。孩子们的回答千差万别,这也代表了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答案。
总而言之,阅读课是一种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使其产生较高的价值,教师就要充分地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发展,利用合适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一步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阅读能力,为他们提高语文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郝毅.探析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科教文汇,2007(1):58-59.
[2] 王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5):39-40.
[责任编辑 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