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扶老恐惧症”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反思

2017-05-06于淼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于淼

摘要:近年来很多人都犯上了“扶老恐惧症”,由扶不扶老人这类热点问题能够清晰的反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缺乏的问题,但这也只是冰山一角。高校德育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一类问题,更有诸多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团队意识薄弱、社会责任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44-01

2015年9月的一则安徽大学生袁某扶老人被讹,查找目击证人的事件在播报几日后,于16日反转:有几名目击者称曾袁某曾为撞人道歉。不管此事的最终结果如何,一场道德辩论赛是铁定上演了。学生扶老人被讹或学生隐瞒撞人、老人摔倒在路上无人去扶这类事件近年来并不罕见,2006的南京彭宇案、2009年的天津许云鹤案、殷洪斌案等往往分外吸引眼球引起争议。大学生群体理应是能够战胜“扶老恐惧症”的主力军,但却被一则则相关新闻推到了风口浪尖。作为正在校园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该如何拥有正确的道德观,这是亟需我们关注的問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出的问题

从198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等联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为一门学科之后,其在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断深化加强,目前这门课程已经成为每个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了。如今,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手段形式多样,积极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如成立各类社团、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与活动等,尤其是组织学生会、优化校园网络、举办校园文化节、开展小假期结束后的一系列大学生活展示活动,融进戏剧表演、舞蹈、歌唱、朗诵、绘画等不同形式,以思想教育宣传为主,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世界、感悟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大学生虽是成年人,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对外来文化吸收过快,以及城乡贫富差距、社会分配不公等现象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使得存在一定的严峻问题。

二、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存在热点难点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加上全球信息的大联合,使得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这变化是双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了大学生政治思想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激增。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形成。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同样拉大了贫富的差距,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盲目追求金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群体中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激增,另一方面贫富差距使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啃老思想,并且以消费过度为荣,反之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思想负担大、认为社会不公,有的产生仇富心理和抱怨情绪增大。

二是个人主义思想泛滥。由于当今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得一些不明就里的学生误以为以人为本即是强调个人主义,所以思想行为都以自己的意愿想法为主,纪律组织性差、团队意识缺乏、社会公德匮乏,并不考虑团队合作,从而使得组织内部矛盾有增无减,最后团队和个人都不会有好的收获。

三是教学模式的改变带来的问题。在1999年李岚清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后,我国高校实行起与原本学生吃、住、学都在大学校园内的封闭式教学管理模式不大相同的管理模式:扩宽了学生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学生的活动范围不仅仅是校园内部,更能跟校园外的社会紧密相连。这样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和对策

首先,要维护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教育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只有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区别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非主流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各种宗教思想和封建意识形态等,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同样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和道德追求。我们虽不能盲目地全盘否定非主流意识形态,但一定要做到去粗取精,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是依赖人的发展又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大学教育也要建立在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本质上,学校要做到有力的引导和教育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高要求教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资历,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来,积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且尽力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与育人,而不是道貌岸然;学生也要尊重老师和他人,更要清楚做人的本质和自己的欠缺之处,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制,不断的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

再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杀率、他杀率、抑郁症也逐步上升,很多学生有轻微的精神问题。学生更倾向于用网络、用娱乐来缓解自身的情绪,但有一些人就会沉迷于此无法自拔,自暴自弃或模仿网络中的暴力、色情,把自己的不满强加于人,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与人相处、更好的对待生活、更好的对待自我,不仅需要心理学等理论上的知识作为支撑,更需要学校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和咨询机构,最重要的是要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而不是坐等学生找上门来。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克服自我、战胜自我,不仅需要学校教育人员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