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医疗机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实践探究

2017-05-06陈丽娜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浪费

陈丽娜

摘要:资产是机构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医疗机构在改革,國家卫生部颁布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在2012年我国内各级已开始执行。固定资产在医疗机构资产中占比重接近一半,如此巨大的规模要求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应加强管控,使其实现应有的价值,资产达到高速运转,这也是医院发展的体现。医疗机构学习先进的管理体系,对医院资产管理进行管理。文章分析了医疗机构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资产管理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医疗机构;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248-01

一、现阶段大型医疗机构资产管理组织结构和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财务制度的改革

建国后,医院使用的是行政机关“预算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等工作都由办公室或者总务部兼管,没有单独的会计和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预算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管理,专业合算的要求。1988年财务部、卫生部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医院专用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在改变。1998年颁布了第二个《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医院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下讲求经济效益。

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与保障制度改革2012年由我国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第三次颁布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

(二)医院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资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医院之间存在着竞争,有些医院为扩大经济建设规模会购置先进设备,盲目投资,而缺乏科学的论证造成设备闲置,利用率低等现象。同时有些科室在配置设备时没有考虑到社会公益性和实用性,存在着盲目性和利用率低等问题,而有些信息不能及时统计对闲置、利用率低的设备不能进行合理的调配,使部分设备会造成重复购置,浪费现象。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采购,使医疗设备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使其实现价值。

2.资产管理不完善

有些固定资产破损无法修理或年限久折旧,科室不能及时报销资产而闲置或者自行淘汰,同时为个人配置的设备也存在“物随人走”现象,交接不当导致重构置,虽然医院是以公益事业为主体,但仍然要做到合理安排可用的医疗设备,使固定资产利用最大化。

二、大型医疗机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水平要求的提高,医院为竞争在医疗设备和病房建设上不断改进,不惜花重金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有些设备使用频繁造成劳损,受技术和安全的限制而淘汰。医院购置资产的资金有自有资产、财政部门拨款、科研项目经费等。这也就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医疗机构资产管理受多方监督,为医院的更好发展要有更全面更科学的管理模式,需加强医疗固定资产的管理。

1.建立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大型医疗机构要建立资产管理部门,对医院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安排在不同的部门,各部门只负责自己应管理的固定资产,责任到个人,做好医疗器械的采购,保管维修等工作记录。这样有效的减轻了财务管理的压力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也使固定资产做到优化配置。

2.强化资产管理人制度和监督检查工作

对资产管理人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财会核算工作,提高财会技能,要进行工作考核同时强化管理理念参与到资产管理决策中。医院定期组织人员对单位的资产开展清查工作,及时对损坏的机器设备进行资产评估减少损失,了解资金的流出流入,对未收的款项做出决策防止出现流动资金的损失,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

3.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做到内部信息共享

医院对部门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做出划分,医院为使大量的固定资产得到最有条理最清晰的管理对机器设备进行编号,每件医疗设备有自己的编码:名称、型号、出厂厂家、使用科室等信息。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建立资产共享信息平台,将所有的固定资产设备信息录入网络中。这样管理者对所有的资产管理清晰明了,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为科室了解自己的设备情况增添了不少方便。

4.开展考核工作,加强内部控制

建立医院内部机构控制,通过内部监督发现问题并合理的解决。加强部门沟通,重视预算,完善财会和审计工作,开展考核工作,奖赏分明。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位置,明确每个人身上的责任与权利。根据考察工作对各项账目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行程良好的管理风气。

三、建立新管理制度后解决的问题

在实施“十二五计划”的过程中,我国更加注重医疗卫生的建设,国家财政部对医疗卫生投入的资金大幅度递增,同时购置固定资产占比重较高甚至超过50%。2012年执行的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医院对各项资金进行折旧和摊销,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标准。可以看出国家对资产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和管理工作

医院组织专人对固定资产信息的录入和核实工作,在导入信息之前深入到科室中对资产进行细致的核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方可录入信息。科室要根据数据库中的现有资产来购置器械,对购入的资产也要进行信息录入。记录设备的使用年限,入库时间等,提供一个完整准确的固定资产信息,方便了查阅资产能够充分利用。

2.资产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衔接

资产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连接提高了医院信息化水平,方便了各科室了解固定资产设备,减少了大量的工作人员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信息化体制能够掌握全院的固定资产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可以避免重复购置造成的资金浪费。

3.严格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处置和管控

固定资产的清查是医院管理资产中重要的的环节,盘点清查能够清楚的看出账务中出现的问题及漏洞,妥善处理出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固定资产的处置应根据真实情况而定,经由负责人签字方可执行,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报废设备。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配置,实现最大的利益,医院也成为一个厉行勤俭的公益事业单位。

四、结语

通过对医院机器设备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的介绍,对医疗机构中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资源的浪费等现象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帮助医院的医疗设备做到最有配置,减少资金浪费,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帮助国内医疗机构做到内部分工,资产统一协调管理,建立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个信息共享化,防止资产的流失造成不必有的资产浪费。

猜你喜欢

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浪费
不浪费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基于高校新旧财务制度接轨问题的思考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思考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浪费等于扔钱
海南旅游村镇财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新财务制度下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