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和创新党建工作
2017-05-06刘晓明
刘晓明
随着政治经济的深层次体制改革,我国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家政权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搞好国有企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要及时掌握我国现代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现状、摸清现代企业中党务工作者队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好、业务精的高素质复合型党务工作者队伍。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范围界定模糊,国有企业党组织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党组织构建企业领导体制的着眼点往往在如何处理好党政关系上兜圈子。建国后企业的领导体制先后经历了“一长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一元化领导——厂长负责制)的变迁。但无论怎么变,在企业的领导体制中一直存在着党政两套班子并存的“板块式”的组织结构,理顺党政關系、摆正“中心”、“核心”始终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不是国有企业党组织不想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也不是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下不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而是要在“围绕中心”的基础上,探索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能使党组织正真切实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使党建工作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融合起来,正真做到进入“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做到“有位又有为”、“有为又有威”。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现代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企业对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不够重视,保障机制不健全
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性,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国有企业,其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企业最基本的自然属性,要实现这一自然属性,关键在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进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对于国有企业,除了经济指标,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企业党委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和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经济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
(二)党务工作者政治素养尚需提高
部分党务工作者理论根基不深,政治素养不高,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缺乏系统性;有些党务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不注重理论的更新学习,只是吃老本、摆样子,对理论照抄照搬,不注重对新时期的企业党务工作做深入探索;还有一部分党务工作者在处理企业党务工作时纸上谈兵,空有理论,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因地制宜的方法。因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反映出目前企业的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跟不上目前企业的发展需要,亟待提高。
(三)党务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整体不高
很多企业党务工作岗位不设专职人员,大部分是处于兼职,因此党务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整体不高,由于大量被考核的工作内容占据了时间和精力,致使兼职的党务工作人员没有经历抓好党务工作;一些党务干部缺乏复合型的知识和能力,知识面窄,管理能力低,思想上因循守旧,党务政务工作不能有效结合;在业务知识方面,一些党务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精通,不熟悉,工作中找不准方向,握不住重点,不能对企业员工给予正确的指导,也缺乏号召力、感召力,这些都源于企业中党务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高。
(四)党务工作者的管理水平仍需提升
一些企业党务工作者不注意研究新时期党员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会管理,不知管什么,如何去管;还有一些党务干部从严治党的意识不强,认为党务管理可有可无,不愿意管;也有一部分党务干部怕被打击报复,怕得罪人而不敢管。这些都表现出当前企业党务工作者的管理水平仍需提升。完善领导体制,明确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范围和边界。
我们认为,应在党章或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领导地位”;并尽快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企业党组织工作条例》,对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途径,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实施保证监督的责权、方法、手段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地方党委及其有关职能部门要帮助、指导、督促、检查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以促进和推动企业党组织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必须全面贯彻“三句话”的方针。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多年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因此,原有企业体制下的那种直接参与决策的形式就必须改变,变直接参与为渗透式参与。党组织参与决策的主要载体,应由党政联席会转向董事会。根据《企业法》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包括: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工资调整方案和红利分配方案;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和企业党群干部的任免及其他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考察、监督等。在实践中一般应是方向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年度计划改革方案,机构设置、工资调整方案,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及对公司主要管理干部的选聘等。在这些问题上党组织必须参与,以便增强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