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之于我
2017-05-06田羽
田羽
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书之一,也是亚历山大·仲马的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每次翻阅都是欲罢不能,每一次读它都能感受到19世纪那种赤裸的恩怨情仇,感叹作者所写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但更多的是对人生和自我的一些感慨。一遍遍品读,一次次受益。善者以为鉴,恶者以为戒。
小说记叙了主人公爱德蒙·邓蒂斯被陷害至身陷囹圄,在获得一笔意外的巨额财产之后,巧妙地回到了巴黎的上流社会,成了巴黎社交圈最走红的人物,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身份,只知道他叫“基督山伯爵”。他向自己的三个仇人分别进行了复仇,使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小说具有相当浓厚的扬善惩恶、伸张正义的色彩,彰显了作者作为浪漫主义文学家所特有的浪漫色彩。作者对复仇阶段的爱德蒙的塑造,显示出了作者自己呼风唤雨,支配一切的梦想。爱德蒙运用自己的财富与头脑精心策划,心机重重,一步一步将自己的仇人逼向绝境。所有人都成了他操作下的玩偶。“基督山伯爵”简直成了上帝的化身。小说结尾爱德蒙在一封信中写道“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使读者受到了很大触动。爱得蒙在伊夫堡黑牢里曾经想到过绝食而死,但法利亚长老对自由的期待感染了他,在长老为他指明仇人后,他把复仇当做了生存的希望。在忍辱负重十四年后,他终于有机会把自己所忍受的痛苦一点点还给他们。
基督山伯爵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他懂恨,也懂爱。他从天堂跌入地狱,从云端摔入地底,从充满希望到彻底绝望,他从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变成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复仇天使。被仇恨淹没的人是可悲的。如果因仇恨而变得血腥就是一种罪恶,无论你曾被怎样的罪恶所迫害。试想,在经历了如此的磨难之后,怎样坚强的心才会使人性不扭曲呢?然而就是这个历经十四年不幸的人做到了。他经历非人的苦难,却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在他复仇过程中,始终都保持着克制。当他拥有一切的时候,在复仇之前,他首先做的是报恩。从这样的细节中,让笔者感动于在磨难中那颗坚强的心。他帮助莫雷尔一家摆脱困境;他从一个被诅咒的家族中救出莫雷尔的一个女儿;他答应梅尔塞苔丝不杀仇人之子。费尔南、唐格拉尔、维尔福只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没有血腥,也没有杀戮。基督山伯爵让读者一次次为这颗高贵善良的心所感动。
此外,令笔者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学习的部分。文中法利亚神甫这样说道:“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不是说它的应用,学习并不等于拥有认识,有学问的人和能认识的人是不同的。记忆造就了后者,哲学推动了前者。”“在罗马我的书房里,有将近5000本精选的书,但是把它们读过很多遍以后才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的书,就能掌握人类的一切知识,至少够用,或者能够知道应该知道的一切。在我一生中我用了三年的时间来专心致志的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住为止。”
读到这里,我就愈发感触良多。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还是问题颇多的。从个体角度来说,很多人在读书学习的时候是没有弄懂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读书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弄明白了这样的问题,才可以去搞清楚下一个问题: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然后顺次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读书和怎样将书里有用的东西化为己有。
现在人的读书,多半用来解决安身立命寻求功名的层面。从课本里被动的接受知识,最终的结果是用在了考试的上面,学生并未因此从书中找到解决人生疑难问题的答案和钥匙,为什么大学读完面临工作时大部分的学生会陷入重重惶惑和不安之中,在三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并没有从书本里找到解答这个问题的出路和方法,原因在于接受知识的目的全用在了机械的考试中去了,而很大一部分用在考试层面上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并无多大用处,有用的东西很多都考不到,而所测评的内容与实际应用又相差甚远。但是也不能偏激的对待这一点,我们学习考试仍有其可取之处,考到的东西也是我们所应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原理。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教育者背后没有作更深层次的引导,考试结束了,一切万事大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松了一口气,觉得任务完成了。实际上一切都恰恰相反,学问只是刚刚开始,那些自以为考出高分来就拥有了知识的学生实际上被陷入了一个极其之大的骗局里面,他不懂得应用和通过知识去学会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更多的是把学来的几个英语单词掺杂在词句不顺的作文写作中,以示他具备了某种知识容量,这一切暴露出来的恰巧是肤浅和无知的。
还是回到法利亚神甫那里,他会给我们答案。单纯善良的唐太斯根本就不明白他为何会蒙冤入狱,尽管他为此而绞尽脑汁的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掌握知识,不懂的运用事物的内在逻辑去分析和应用。而法利亚神甫则极其简单的帮他分析出了这个问题,学到的知识原理可能是僵化的,但是應用起来则是一种再创造,具有智慧的法利亚神甫在给唐太斯做了个典范之后也同时启发了我,学习知识要消化,并得到力量。不光是释疑答惑,还要具体的解决人生面临的种种问题,简单的说这就是一种知识生存能力,知识产生智慧,这不是别人教的,别人只可启发你,不能代替你,可能这也是法利亚神甫所说的哲学是与某些天才有关的。
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是我们可以尽己所能的去掌握一定的知识量,以此来试图解决我们面临的种种人生疑难。如果说你学习了知识而没有得到智慧,充其量你只是得到了一个廉价的饰品别在胸前,而没有从知识那里得到一块黄金,这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智慧也许是要讲究一些灵感的东西,但是勤奋和悟性不能缺少。
我看到了很多学生都在用功的学,我很高兴,但是也担忧,就怕他们用功的学了以后就终止了,因为她没有从知识那里学会创作和使用,也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
对于这样的名著,真的是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在那样略显陈旧的包装里面,字里行间充满了智慧。我需要去除浮躁,沉淀安静下来,用明亮的双眼,用智慧的思维去把那些有用于我的东西找出来,这是我边读《基督山伯爵》边想到的东西,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