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究性学习走入英语课堂
2017-05-06张萍
张萍
摘 要:研究性教学是通过多边交流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研究性教学中,通过老师和学生之双向沟通的方式来进行授课,这种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英语研究性教学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英语;课堂
为全面落实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教育部新颁布《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让研究性学习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走入课堂教学的环境
1.开设研究性课程
要求研究性学习走入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变知识的权威者和传播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实现这一转变,每位教师必须开设研究性课程,真正有所体验,获得感悟。教师获得研究性课程教学的体验后,才能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迁就到课堂教学去。為保证教师开设研究性课程,学校应字具体的组织实施中加强管理。如果有的教师提出的课题或学习内容没有学生选择,可以建议教师再从学习提出的课堂中选择合适自己的,或自己重新提出课题。要保证教师都参加研究性课程教学的体验后,再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逐渐迁移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抓住问题的精髓。在研究性课程教学实践中,面对虚岁涉猎的丰富多彩、多元化,广泛的课程内容,无论学历多高,教学功底多么扎实的教师,都会感到压力和挑战,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应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全程参与学习的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观念,让研究性学习走入课堂,走入学科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保证研究性学习走入课堂,要压缩必修课教学时间,引导教师、学生提高单位学习效率,要加强扩展性课程建设,开阔学生的眼界,要引导教师的以科研为导向,树立课程意识,注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样式的探索。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改造传统的练习方法和学习方法,减少基础型课重复作业,确保学生有时间自主学习、探索。传统的一解题为主的训练方法,从知识到知识,只注知识的简单运用和记忆。把学生、教师引入题海的误区,难以培养人才更难以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这种状态,可设计学生创造性学习记录卡,师生阶段学习互评卡,及时记录学习中学生的创新火花,使用“读、问、研、写、讲、做、看、评”新型训练方法。这样就实现了基础型、扩展性、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和有机结合,从训练方法上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地位。
4.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为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环境,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学生认知工具,教师可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可利用现代信息强化问题意识,激化认知冲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合作。这种交互式学习,学习主权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
二、研究性学习走入课堂的有效途径
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它和接性学习相对,并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它可以渗透体现在所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教育教学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2.教学目标的审视
很多教师认为,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在具体设计制定制学方案时,常用一些空话、大话来阐述各科教学目标,而且目标指向不明确。研究性课程提出∶“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标,所以非常有必要组全体教师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研究性课程教学目标和平时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认为,教学目标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成就,评价学生学习的直接根据。目标制订应该具体、可操作,目标指向应明确、具体地指向学生。课堂教学要变知识目标为智慧目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求知欲上,放在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上。
3.强化教学准备
研究性教学方式走入学科教学,要求教师更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开放性、应用性知识的学习掌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以要制订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编制好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案等。
4.重视教学过程
重过程的研究性课程要求我们:各科课堂的教学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式和发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把传授知识变成学习交流的自主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几个知识点。这样才能教学目标。
5.扩大课程概念
传统观念认为,课程就是教科书,课堂必须在教室,课程的实施必须在课堂。离开了教科书和教室,教师就不会教书,学生也不会学习。为了改变这种观念必须长期引导教师,学生扩大对课堂课程概念的理解,探索在大课堂概念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课程不仅是教科书,课程可能是一个问题情境、一个过程、一种体验,而学生的生活就是又一门门课程构成的。
参考文献:
[1]袁荣儿.谈研究性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Z1).
[2]向晶,谢利民.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