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7-05-06崔丽
崔丽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学生乐于合作和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人合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合作探究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从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探究活动,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合作学习成为孩子们汲取知识的乐园。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与问题;有效组织策略
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教育理念之一,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目前普遍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任务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是实现合作学习的良好途径,教师要通过“任务型”的教学,用交互性任务来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设计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独立运用旧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努力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如何科学高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呢?下面结合我自身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组织,建立团队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可以看出,“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在工作中组建小组、分工明确、培养组长: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每组4~6人为宜,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2.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好记录。
3.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学习小组确立后,我选择能力强、成绩好、善于表达、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很关键,老师要不断培训组长,教给组长管理的方法,树立组长的威信,用表扬激励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由组长为小组起上响亮的名字,在课下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具体讲解小组长的行为条件,明确小组长的具体职能,培养责任感,树立小组长的自信心。让组长知道都需要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如:督促和检查本组组员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组织本组同学积极进行交流学习;考核本组同学的学习参与情况等。另外,在思想上,也要及时与组长进行沟通。在工作中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与大家沟通。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时,督促组长积极主动的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各个学习环节深入各小组帮助引导小组长有效地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先是布置预习课文生字内容,明确学习方法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第二天在课堂上由组长组织认读生字、相互交流识字方法。
二、优选内容、明确要求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1.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教师首先针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把分组讨论的指导思想、意图、要求、作用明确地告诉学生,直到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逐步形成“敢说——会说——创造性说”的习惯。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五会”:①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②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③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④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⑤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四、教师及时参与、指导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转变,但并不是说在课堂上教师就没事了,放羊”式的教学形式并不是合作的目的。
1.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当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負责提供小组探究的内容与目的;在小组探讨研究方法与策略时,教师负责引导学生交流、辨析,确定研究对策。
2.促进者和合作者。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是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参与小组学习,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与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适时进行指导与调控,回答学生的问题等。
3.倾听者和指导者。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更好地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