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
2017-05-06陈虹利
陈虹利
摘要:本文重新审视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幼儿劳动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利于促使幼儿掌握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劳动教育;劳动内容
一、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劳动可以使幼儿掌握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初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幼儿参加劳动能发展幼儿的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质。幼儿在洗手绢、做手工等活动中,需要运用到手指,可以发展其手部的精细动作,促进其手眼协调;在和面、扫地、收拾整理床铺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幼儿大肌肉、大动作的发展。所以,在营养良好的前提下,幼儿劳动可以促进其大小肌肉的发育以及手眼协调发展。幼儿在参加劳动时,各器官系统得到了积极活动,从而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劳动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在掌握劳动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大脑的参与,从而提高大脑的控制和调节技能。如幼儿参与擦桌子和扫地的家务劳动时,如果先扫地再清理桌面的垃圾和灰尘的话,会发现需要重复扫地,因为清理桌面后地面又脏了。所以,幼儿就会主动去思考怎么做才能避免重新扫地。通过劳动,幼兒理解了事情先后顺序的重要性。此外,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可以扩大认知范围,丰富生活经验。比如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可以认识更多的植物,认识种植所用到的工具,了解各种常见植物的特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运用各种感官,积极思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幼儿通过劳动创造出成果,从中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激发起学习和探索的愿望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时,在劳动中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责任感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这些毅力、合作、沟通等能力将对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态度和人学适应能力有重大影响,也与幼儿将来一生的个性品质建立有一定关系。作为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应该深切认识到劳动对幼儿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幼儿勤劳、独立、奉献等优良个性品质,促使幼儿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
(四)增强幼儿初步的审美观
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感受到劳动前后事物的变化,比如个人仪容变得整洁了,活动室变得整齐美观了,植物长得更茂盛了,花儿开得更加鲜艳了。手工活动更是一种直接的艺术形式,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美好的作品,幼儿从中可以初步感受到美的存在,并产生用劳动追求美的愿望。同时,通过劳动可以促进幼儿心灵美。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能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经过引导,幼儿能逐步体会到他人的劳动成果也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了幼儿尊重他人劳动、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二、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
不同于成人的劳动直接指向劳动目的,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幼儿劳动具有游戏性和生活性的特点。因此,幼儿劳动的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关联,并且是简单有趣的活动,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为集体服务的劳动、种植饲养劳动以及手工劳动等四个方面。
(一)自我服务劳动
自我服务劳动是幼儿自己照料自己的劳动。这是幼儿时期劳动最为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也是幼儿从依赖他人到走向独立不可缺少的途径。具体包括:进餐、穿脱衣服、鞋袜、如厕、睡眠、清洁整理生活用品等活动。
自我服务劳动在成人看来是异常简单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必须要付出努力才能掌握的本领。我们应从培养兴趣人手,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帮助幼儿逐步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折叠衣服,整理被褥,再过渡到动手清理小物件、洗手绢等劳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里就提出“3.4岁幼儿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和鞋袜,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4.5岁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5.6岁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二)为集体服务劳动
为集体服务的劳动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幼儿为班级、幼儿园或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为集体服务的劳动能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和为集体服务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也是幼儿爱集体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包括:家务劳动、集体劳动和委托劳动。
家务劳动是幼儿劳动的重要形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既可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勤劳的品质,也可以促进其家庭观念的形成,加深对父母长辈的感情,有助于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幼儿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的清扫和环境的整洁,自己动手清洗小型物件如玩具手绢等,也可以参加拔草、清扫楼道或庭院活动等。集体劳动指的是教师组织全班或小组小朋友共同劳动的形式,包括活动室的清扫、图书修补、清洗玩具等,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情感和协调合作能力。委托劳动指的是值日生劳动或教师委托的为班级服务的劳动,包括分发碗筷、关闭门窗、为班级领取物品等,这种劳动可以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责任感和独立自主的品质。
(三)种植饲养劳动
幼儿对动植物的兴趣都特别浓厚,种植和饲养劳动是幼儿最喜爱的劳动,她们特别愿意积极主动投入到此类活动中去。在家庭和幼儿园里都可以开辟植物角和动物角,给幼儿提供种植饲养的机会。具体可以包括播种、浇水、拔草、采摘果实、喂养、清理等活动。通过种植和饲养活动,幼儿观察到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初步懂得了劳动与动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同时还培养了幼儿认真负责、持久细心的劳动态度,初步培养了环保意识。
(四)手工劳动
手工劳动也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劳动形式,可以是自己制作玩具、制作装饰品、装饰器材,也可以是和老师一起进行活动室环境创设等。通过手工劳动,可以使幼儿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不仅使幼儿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能,学习到加工和制作的技能,还能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并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指南里就提出幼儿园应“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三、幼儿劳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幼儿劳动的目的
成人的劳动是为了创造社会财富和满足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活动,幼儿受其身心特点影响无法以追求劳动结果为主要目的。组织幼儿参加劳动主要目的是把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将教育贯穿到整个劳动过程之中,来教育和促进幼儿德智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幼儿喜爱模仿成人的劳动,他们也具备了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条件,所以成人既不能把幼儿当做劳动力使用,安排幼儿做大量的劳动;也不能轻视劳动的价值,对幼儿的劳动进行包办代替。
组织幼儿劳动要坚持一贯性,要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和态度,不是通过偶然的劳动就能实现的,必须在经常的劳动中培养,保持幼儿劳动的连续性,可以培养幼儿的毅力,有始有终,不能有头无尾,半途而废。
(二)为幼儿劳动创造适宜条件
幼儿身心比较脆弱,尚未发育完善,自我保护能力和抵抗能力都比较缺乏,幼儿劳动应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进行。下雨、刮风或严寒酷暑的条件下以及在污染、噪音等环境下不能让幼儿参与劳动;在危险环境如河边、公路边、水井边也禁止让幼儿劳动。
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劳动场所和设施,幼儿园可以专设植物角、饲养区、手工区等场所并提供适合幼儿的安全无毒、质量优良的劳动工具,工具的数量要充足,满足集体劳动的需求,并建立工具的使用常规,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劳动的时间和强度要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不能让幼儿长时间保持同个姿势进行劳动,最长的劳动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成人要注意观察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果发现幼儿有异常现象出现应立即询问,让幼儿及时休息或就医。
(三)选择科学的劳动内容和形式
为促进幼儿的成长和进步,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的劳动内容应既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又是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完成的,并根据幼儿年龄的增加,逐步扩大幼儿劳动内容的范围和难度,逐步提高劳动的要求。幼儿具体的劳动形式可以根据《指南》的要求逐步地开展。“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加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等的正确方法”、“5~6岁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等。总体上来讲,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不高,应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自我服务劳动开始,重点培养幼儿对劳动的兴趣和习惯,逐步开始让幼儿参加一些集体劳动、种植饲养活动,再逐步增加为集体服务的劳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幼儿劳动的质量,培养幼儿劳动的自觉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四)家、园、社区三结合,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与成长环境,也是伴随幼儿终身的成长环境。幼儿园作为服务家庭、服务社区的教育机构应主动“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幼儿园和家庭双方要积极主动地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幼儿劳动开展的教育价值、劳动的内容、形式,利用社区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劳动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相对而言,幼儿园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透彻,并具备科学的学前教育方法和能力,有責任和义务去激发幼儿家长的合作意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家访、家园联系册等形式引导家长正确面对劳动的价值,为幼儿的劳动创设适宜的条件。社区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富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幼儿园要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与社区合作,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如公共活动用地、老人活动中心、各种植物设施等,既帮助幼儿认识社区环境,又可以开展为社区服务的劳动活动,为幼儿的劳动创造条件,使他们在生活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