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黑人奴隶制的历史浅析

2017-05-06冯慧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3期

冯慧

摘 要:美國是个移民国家,四百多年前第一批殖民者来到北美,在新世界建设他们的家园。在这些初期移民中黑人是“带着锁链”来到美洲的,在美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被压迫,但觉醒的他们通过不懈的抗争,终于为自己及后代赢得了公平与平等。本文将探究美国历史上奴隶制的起源与终结,奴隶制和南北矛盾关系。

关键词:奴隶制历史 南北矛盾 废奴运动

一、起源

关于美国奴隶制的起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美国或当时英属殖民地的黑人奴隶谈起,而应当从始作俑者欧洲人说起。欧洲人为了追求财富,于14世纪就开始了海上通商新路的开辟,他们找到了新航路同时也发现了所谓的新世界,由此开始海外殖民,这是贩卖黑奴的重要原因。

(一)最初的黑奴贩卖(欧洲人贩卖黑人的传统)

1441年,一支葡萄牙探险队,最初只在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易的开始。这一事件震惊葡萄牙,1444年葡萄牙统治阶级出钱,组成海盗船队驶向非洲,千方百计掠夺所能见到的一切黑人,将其带回国在奴隶市场拍卖为奴。到15世纪末这一时期,黑奴的贩卖多在掠夺者本国进行,欧洲本土贩卖黑人缺乏销路,因此这一时期黑人贩卖数量比较有限。

(二)在美洲的黑奴贩卖开端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西欧等国家纷纷加入了殖民地的掠夺,瓜分新世界。

1501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到10年,葡萄牙人便把黑人奴隶运到西班牙人占领下的圣多明各岛投入种植园,这是美洲黑人奴隶制的开端。究根到底都是为了利益,当殖民者发现黑奴贩卖的利益后,黑奴贸易的盛行就不足为奇了。

(三)在美国的黑人贩卖

第一批到美国的黑人是由荷兰运到James Town的,当是船上的几十名黑人只是契约奴,期限满了以后就可以做回自由人。当时黑人是被当作契约佣工看待。

(四)为什么这种悲剧会发生在黑人身上

世界上那么多民族人种,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会发生在黑人身上?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落后就要挨打”。而就西方殖民者的角度而言,这则是利益驱动下的必然选择。欧洲殖民者来到一片新的土地进行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他们是想“就地取材”,打算奴役土著的印第安人,但是当时的印第安人大多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阶段,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人们之间有很强的凝聚力,这就加大了对印第安人奴役的难度。再者印第安人对家乡地形熟悉,尽管欧洲人想方设法追捕,他们总是易于设法逃脱。即使把他们都变成奴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只有一百万左右,不足以大规模垦殖。

对利益的追求驱使着这些欧洲殖民者,抛弃一切道德标准,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同胞——白人。美洲英属殖民地建设初期,有相当大部分的白人,以契约奴的身份出现在当时的殖民地。而这部分白人被称作“白人契约奴”。白人契约奴大多是当时英国贫苦的工人农民,因为想来到新的土地找生活出路,但是却付不起船费,便不得不同欧洲殖民者或者商船船主签订契约,以奴隶的身份为老板工作一定时间来偿还船费,期满后获得自由。

欧洲殖民者也曾尝试劫掠中国人,但当时中国皇帝对此立场强硬,因此这些殖民者便没有自找麻烦打中国的主意。之后中国有了“东亚病夫”之称,此尝试终结。

黑人较以上三者来讲身体更加结实强壮,满足了欧洲殖民者的需求。且非洲各部落之间语言不通不相联系,甚至互相残杀。这便给了奴隶贩很好的机会,他们用枪炮火药等东西贿赂酋长,换取黑人战俘,或者煽动去绑架捕捉邻部落的黑人。除此以外由于他们的皮肤是黑色的,很容易同白人区分开,远离故乡想逃走极为不易,即是逃跑了也很容易辨认、捉回。于是黑人自然沦落成复辟奴隶制中的牺牲品。

二、发展

黑人最初来到美国这片土地上并不是作为奴隶,而更类似于契约奴,殖民者为了自身的需要,卖在资本主义时期将奴隶制复辟。由此黑人一步步沦为奴隶,受到残忍的压迫。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经过长期的反抗,黑人终于获得了法律上的解放,然而由于黑人奴隶制长期以来的影响,在黑人解放之初的美国黑人依旧受到白人的歧视。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漫长抗争,以期获得“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这一在美国建国之初就确立的权利。

(一)法律上确定黑人为奴隶之前

在殖民地建设初期白人契约奴和黑人奴隶的数量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白人契约奴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殖民者奴隶主发现以黑人当奴隶的利益远远大于前者,黑人奴隶的数量自然就越来越多。最初黑人奴隶的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是含糊不清的,各个地区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当现实情况开始违反奴隶主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制定加强奴役黑人的办法,使黑人奴役制度化起来。

(二)法律上确定黑人为奴隶

直到17世纪40年代,法律规定黑人的奴隶地位。在以后的一个世纪内,南北各殖民地纷纷采取行动,用法律的形式将黑人奴隶制度固定下来。

1661年弗吉尼亚的一项法律规定黑人终身为奴;1662年弗吉尼亚的另一项法律规定黑人奴隶所生子女是奴隶。1667年,弗吉尼亚议会通过法律,规定:受洗礼不会改变一个人受奴役的地位或自由的地位。这样,信教的黑人也得不到耶稣的拯救。1671年,马里兰也制定了同样的法律,其他殖民地纷纷效仿。1705年弗吉尼亚议会通过法律,把黑人看作是一种不动产。所有黑人奴隶,黑白混血奴隶和印第安人奴隶在法庭上,作为不动产被占有、对待和裁判。在生活上,黑奴未经主任批准,不得结婚,主人可任意拆散黑奴家庭,出卖或作为馈赠物。

(三)压迫与抗争,漫长的废奴过程

奴隶制这一制度从建立之初就存在尖锐的矛盾,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的。除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南北方也因此制度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它的瓦解也是必然。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深知黑人奴隶制是美国的弱点,于是英方就发布了“邓莫尔公告”——如果黑人能从种植园逃出来投奔英方就可以获得自由。而美国方面也意识到了这一严重的威胁,一方面他们劝告黑人不要上了英国的当;另一方面北方的殖民者主张此时要团结美国境内的一切力量,虽然受到南方的反對但是依然提出黑人奴隶可以通过征兵获得自由。因此独立战争期间,一部分南方黑人通过外逃获得自由,而北方一部分黑人通过征兵获取自由。在以后近一百年中南北因奴隶制而产生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奴隶制的废除。

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最初种植烟草稻米等,曾经一度随着烟草市场的竞争力增大,使得奴隶制失去了一定的“市场”。可是随着棉花的种植,加之工业革命的到来,1793年轧棉机的发明使得又刺激其产量,一度使得奴隶制重新焕发生机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由此导致的是对黑人更大的压迫。1808年颁布了禁止贩奴法,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什么,随之而来的是走私黑奴行业的盛行。经历了1812年——1814年的英美之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又有一大批黑人通过参军获得自由。这些自由黑人一方面为自己恶劣的处境抗争,另一方面又领导着处于奴隶地位的黑人进行斗争。这引起了美国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奴隶主阶级的担忧,鉴于南部各州以脱离联邦相威胁,1850美国国会为了缓和蓄奴制在南方引起的地区性矛盾,通过了《逃亡奴隶法案》,这引起了北方进步人士的强烈愤慨,也为南北战争埋下伏笔。之后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也不断展开暴动。在自己的利益和人民运动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双方矛盾再也无法调和,南方便以退出联邦为要挟。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1865年1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废除奴隶的第13条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保证黑人及他们的后代不再沦为奴隶。

(四)奴隶制废除后的新灾难

黑人在取得法律上的平等后,远远没有迎来自己的新生,等待他们的是长达一百年的种族歧视。因为解放黑人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黑人,而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联邦的统一。正如林肯所说的“我们的最高目的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者废除奴隶制。如果我们能不解放一个奴隶而拯救联邦,我们将这样做;如果我们要解放所有奴隶才能拯救联邦,我们将这样做;如果我解放若干个奴隶而置其他奴隶于不顾可以拯救联邦,我也会这样做。我对于奴隶和有色人种之所以有所行动,是因为我相信这样做,有助于拯救联邦;我之所以容忍克制,是因为我不相信那样做会拯救联邦。”所以当黑人在获得法律上的平等地位时,由于奴隶制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许多人心里黑人依然卑贱低下的。他们在法律上承认黑人的自由民地位,但对黑人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地位做出严格限制;承认奴隶制不再是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又千方百计保持内战前的社会结构。

解放后的黑人,没有如他们所愿分到土地,不得不以雇农和佃农的形式投身于新的分成租佃制种植园经济中,他们在经济上远远没有得到解放。

在公民权利方面,随着林肯的遇刺,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继任。他是共和党右翼,接任后赦免一部分南部同盟叛乱分子,准备重新接受他们加入联邦,于是联邦政府有重新被南部前奴隶主阶级控制的可能。代表北部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左翼认识到,要想维护自己的利益、防止奴隶主阶级在政治上的复辟,必须把黑人的政治势力扶植起来。于是美国国会与1866年3月通过一项法案,给所有奴隶选举权和完全的公民权利;同年6月,国会又通过第14条宪法补充条款,明确规定黑人是公民,与白人享有完全同等的公民权利。1869年2月,美国国会又通过第15条宪法补充条款,规定美国国会或任何一个州不得因为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奴隶情况,而剥削拒绝美国公民的投票权利。然而宪法上的规定并不等于实际存在,为了争取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权利,黑人又进行了近100年的斗争。

从《黑人法典》《吉姆·克劳法》到“祖父条款”无不是种族歧视的证据,这些法律、条款剥夺了黑人在战后获得的公民权利,实行宗族隔离。甚至在南方,南部地主资产阶级为了拆散拥护共和党的白人贫民和黑人的政治合作,大肆宣扬“白人优越论”,鼓励迫害黑人的“三K党”(Klu Klux Klans)的发展,从而妨碍黑人行使选举权。但是经过黑人长期不懈的斗争,以及Martin Luther King Jr、Malcolm X、Medger Evers等杰出人物的推动,《吉姆克劳法》作为法律形式,才在20世纪60年代被废除。

三、关于奴隶制问题南北双方的矛盾

南北双方的矛盾是从一开始就埋下祸根的,北方工商业发达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势必要开拓市场,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又严重阻碍了北方的发展,双方自然是水火不相容。而北部各州早在独立战争期间就开始废奴活动,也是因为奴隶制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

独立战争时期双方的矛盾就开始体现。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的时候杰斐逊就主张插入一段抨击英国奴隶制的条款,说英王“侵犯了一个没有触犯过他们的远方民族的最神圣的生存权利和自由权,从另一个半球把他们掳来当奴隶”,但是由于南部奴隶主的反对,这段被删除了。在战争时期,北方为了团结一切力量主张给予征兵的黑人自由,却遭到南方奴隶主的强烈反对。

制宪过程中双方又一次就奴隶制进行激烈的斗争,第一是关于选举国会议员时黑人是否计算在选民之内,北部认为既然南部奴隶主说黑人是一种财产没有公民权,就不应该计算在内。双方就此问题僵持不下,于是后来达成了五分之三的妥协。再有就是是否禁止从非洲运进黑人,由于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必须经常有黑人奴隶从海外运入以耕种大米沼泽地,他们坚决反对并以不加入联邦相要挟。双方又妥协,约定国会在二十年内不得禁止从非洲运进奴隶。第三就是关于归还逃亡奴隶的问题。在制宪会议中,北部资产阶级中的大商人在奴隶贸易、航海业、银行业等方面与南部的奴隶主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且南北双方势均力敌,北部资产阶级尚未充分发展,南部奴隶制还没有对北部形成致命的威胁,以上三点均以妥协而告终。

南北由于各自利益导致的对奴隶制存亡问题产生的分歧,更是在南北战争达到了高潮。随着共和党竞选的胜利,南北部在政治上开始分裂。独立战争时期,双方的经济实力相当,到了1860年北部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南方。北部资产阶级的发展要求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而南部的种植园奴隶制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供给;北部要求发展国内市场,实行保护关税,南部则将农产品输向欧洲;北部资产阶级要求将新获得的自由土地分给自由农民去开垦,成立新的自由州,扩大国内市场以提供充足原料,南方的奴隶主则要求在那里发展种植园,成立新的蓄奴州,增加棉花产量,为欧洲提供原料。这样北方南方又因为奴隶制而在经济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美)俾耳德,巴格力.美国史[M].东方出版社,2013:249-290.

[2] 唐陶华.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奴隶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 邓蜀生.美国历史与美国黑人[M].民出版社,1993:261-284.

[4] 杨生茂.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