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文写作训练课程改革探索
2017-05-06周子玉
周子玉
摘 要:《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是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进行大学中文写作训练课程的导师制改革探索的主干课程,其课程改革模式包括从系统性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实际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改革效果明显,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双管齐下,注重学生的独特性,为学生量身打造培养方式。这一改革探索对人文专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改革,对当代中文系高等人才培养途径都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教育 写作训练 导师制 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导师制改革探索研究》(项目号:JG1459)
党的十八大曾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习近平主席也在文艺座谈会上多次强调文化创造的重要性,要求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这为人文学科的教育在新时期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责任。写作作为文化创造极为重要、也是极为核心的部分,其培养方式有应用性的一面,但更有审美性的一面,是中文系的高等教育中很特殊的一门课程,也是核心的一门课程。
一直以来,从应用性来说,具备优秀的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人才的必备素质。写作课程的重要地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写作学相关教材“已达数百种”[1],近来一项关于当前大学写作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在中文专业的8门课程中,有66.2%的学生认为,就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程度而言,应将写作课排在前4位。只有33.8%的学生认为应排在后4位。[2]但是在实际操作上,由于传统的写作课程投入高,方法旧,系统性差,效果不稳定,一度成为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鸡肋。并且因为其评价的标准很难把握,它或因为过分关注应用性而沦落为应用文写作训练,或过分注重审美性而流于空泛。这样的写作训练课程一方面与社会对中文系大学生的实际要求产生了较大的脱节,另一方面与国家的文化期望更是有很大差距。
从2011年开始,长沙理工大学的文法学院领会党的文艺精神,为了培养有文化创造力和实际写作能力的中文系人才,开设了《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这一课程,准备通过改革过的导师制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动笔能力,培养有较高创造力和较强写作能力的文化创造型人才。这门课程时间跨度长达两年,涵盖了大一到大二全年,要求在课程期间学生自主选择导师,一位导师最多只带7名写作学生。在课程实践期间,每一位中文系的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五十篇作文的写作,其中大一两个学期完成22篇,大一结束时需要通过中期检查;大二两个学期完成28篇。
在课程开设期间,作者及其所在的教学团队试行了为期五年的课程实践导师制改革,在实践中收集了大量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括近500位同学共两万多篇文章,四百余篇学年论文,四百余篇毕业论文。作者还在实践的过程中与相关导师、学生合作,通过研讨会、访谈、调查问卷发放等方式调查课程效果,共同尝试这一课程实施过程、教学场地、课程考试的改革,及时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方案,取得了导师制写作训练改革的第一手资料、实施的成效和经验成果。
一、课程改革措施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措施包括如下举措:
(一)《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是从系统性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这门课程吸取了以往写作训练课程不成系统、单打独斗、效果不持久的教训,并不将目光局限在一门课程上,而是将《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课程当做起点,横向联系《写作学》理论课程,纵向结合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这两门课程的写作。这样,四门写作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先建广度,再建深度,形成一个写作课程内部的有机系统,让写作训练兼顾应用与审美,并获得较为持久的效果。
我们承认,写作的训练需要理论基础的完备。写作理论是古今中外无数作者名家实践经验的集大成,是写作实践的规律总结,对于写作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开展《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同时,中文系安排了传统的《写作学》课程作为理论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实际训练提供有力的理论工具。当然,写作理论最终是为了实际的写作训练服务的,如果不能落实到写作实践上,只能是空头支票。写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作用,也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践中揣摩理论,经过很多次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将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
因此,《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作为这一系列写作课程的核心课程,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并为进一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方面要求文章写作训练有一定数量,不然不足以吸取经验,打磨技巧;另一方面也需要这一定数量的文章中,最终能出现较高质量的成品。因此课程对写作训练的数量定为五十篇,并对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文章的要求,评级在优秀以上的学生更是需要发表两篇以上的文章。
在《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课程完成之后,学生仍有两年学习时间,如果不加以引导和巩固,前期取得的效果很容易退化。考虑到这种情况,中文系一方面鼓励学生继续练笔,广泛动员学生参加院级、校级、省级作文大赛,并由中文系相关写作训练导师牵头,优秀学生作者和编辑参与,創办校级刊物《云影湖畔》作为学生内部及与其他高校学生交流展示的创作平台;另一方面,系部在大三学年设置了学年论文课程,大四设置毕业论文课程,作为学术性写作课程的扩充和延续,进一步发掘了学生科研写作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科研写作的能力,延续了前期写作训练的成果。
总的来看,这种课程和课程之间的呼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形成阶段性成果。
(二)《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导师制改革包括实际教育方式的改革
教育方式的改革首先是师生互动关系的改革。导师制《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有别于传统课堂式写作训练,和小班写作训练也大有区别。它实行全程导师制,采取一对一指导教学方式,要求师生双向自由选择,且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7人。在训练过程中,导师被要求每学期至少与每位同学面谈两次,有责任为学生选择推荐阅读书目,批阅作文,推荐发表,确定学年论文方向及毕业论文方向等。在实际操作中,72.5%的导师每周见指导的学生一次,27.5%的导师每月见学生一次。谈话时长不定,地点多样,内容自由,可以是文章技巧指导、主题选择、体裁变换,也可以是纯粹的兴趣探寻,推荐作品读后感想甚至写作中的人生感悟等等。部分导师还会定期举行集体小会,做兴趣性写作训练。
这种一对一的导师制使得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不同的引导,发掘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在指导的两年期间,学生不仅在写作上得以入门和提升,在感情上与导师也较为融洽,师生互动十分频繁。因此一般导师在研究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原则上将继续进行学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指导。
其次,教育方式的改革是教学场地的改革。导师制《专业写作实际训练》不是固定教学场地的课程,由于特殊的导师会面制度,它在教学场地的实施上十分灵活。根据目前的调研,在实践中的实施场地有教室、教研办公室、教师休息室、教师公寓(集体会面)、咖啡厅(集体会面)、教工自助餐食堂、自然环境(草坪、云影湖畔、云霞山顶)等等。这将教师与学生从枯燥的教室中解放出来,一方面给学生较为放松愉悦的学习心态,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力,丰富生活体验,与教师的自然交流也让教学过程变得顺利和高效。
(三)《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导师制改革包括对课程考试的改革
课程考试的改革主要包括成绩评定改革。导师制《专业写作实际训练》不设期末考试,其成绩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来源于三个部分,即:习作数量分、习作质量分、习作发表分。其中习作数量分占20%,习作质量分和习作发表分共占80%。
因此,学生在该门课程上的成绩真正取决于两块:第一部分是硬性规定,分数来源于学生平时习作数量和最终发表篇数。只有写作数量满五十篇的学生才有评分资格,否则不予评分。如果要达到良以上等级,学生必须满足在院级纸质期刊发表文章1篇,或网络上发表4篇文章,或1篇文章获奖的基本条件;而如果要达到优以上等级,学生必须满足发表文章2篇(其中1篇发表在校级及以上纸质刊物)的基本条件。
第二部分分数则是软性规定,具体由导师全权把握。这部分分数就是习作的平时质量分。这为一部分投稿失败,但平时写作训练态度良好的同学提供了较为公平的机会。
这样,导师在填写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评分表时,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最终成果来综合给分,既避免了过分功利地“只以成败论英雄”,也避免了学生“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局面出现。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到最终结课时,基本所有学生都会发表至少一篇文章,五年共发表400多篇。
二、课程改革效果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实际教学效果明显。根据访谈和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其效果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有效培养了大量掌握较强写作能力的中文系大学生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训练方式灵活,文体多样,包括应用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各种文体的习作,训练量大,导师的指导和反馈详细具体,有效地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了大基数的掌握较强写作能力的中文系学生。根据在学生中发放的125份问卷,98.2%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训练,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效地得到提高。这些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其后的实习过程中,也由各类党政机关等实习单位进行了反馈,绝大多数实习单位都表示较为满意。
(二)培养出部分有较强文化创造力的中文精英大学生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提供的导师制和刊物发表、参赛平台共同作用,集中培养了一批有很强写作能力、文字功底好、文化创造力强的中文精英大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参加2016年湖南省大学生现场作文竞赛获得一等奖;有的在校期间就已经发表二十多篇文章,毕业后走上专业创作之路;有的凭借写作策划进入湖南省广电工作,等等。
(三)普遍提升了中文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是读与写的结合,读是写的源泉。导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写作上提升自己,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为学生在不同阶段开设不同的经典阅读书目,交流阅读感受,进行仿写和学习写作。在写作训练中,也专门开有“读后感”这一类文体,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因此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审美上得到熏陶,使学生具备较广博的人文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修养,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从而具备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及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普遍地提升了中文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改革意义
具体来说,这一研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在人文专业教育有一定理论改革方面的意义。人文专业与理工类专业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文学科是关注人的精神及其意义世界的学科,具有社会历史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或者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和审美功能,并且以语言艺术性构成了与其他艺术种类的不同特征。简而言之,我们认为,“大学教育,相对于教授文化知识而言,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承载的人成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为重要。除了授予其生存知识技能外,使其成为有思想、有情趣、有创造力的人或许是更重要的使命。”[3]
《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导师制改革正是基于人文学科的这一特性,率先探索导师制、互动式实践教学在人文专业教育理论改革中的特殊意义。因此,总的来说,与传统课堂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这一系列課程着眼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中文化创造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双管齐下,为学生量身打造培养方式,因材施教,培养的不仅仅是应用型人才,也是通识型文化创新人才。这一改革在人文专业教育有一定理论改革方面的意义。
其二,《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对于人文专业教育实践改革有一定意义。时代在变化,人文专业仅仅关注提升学生的精神及其意义世界是远远不够的。顺应现实的需要,人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否定应用型需求。目前文法学院中文系的专业培养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笔能力,培养敢写、能写、擅写的文化创造型、实际应用型人才,这是社会对中文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与社会互动不可避免的一环。《五十篇专业写作实际训练》的改革实践为人文专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参考文献
[1] 孙绍.建设中国当代写作学的操作性理论体系[J].福建论坛,1994(6):32-37.
[2] 郭俊玲.被动写作的痛苦——关于大学生写作障碍调查的分析报告[J].写作杂志,2002(11):7-8.
[3] 秦芬.浅谈大学中文写作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5(1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