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2017-05-06张宝燕
张宝燕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刀;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5.03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由頸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导致椎动脉受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其中大多由椎节不稳定导致,一般不需要采取手术疗法,所以住院和需手术者较少[1]。临床表现中眩晕最为常见,发作时患者感到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耳聋、耳鸣等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使用针刀对头项部四周软组织实行彻底松解,并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排除有心、肾、肝、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或严重疾病患者。男67例,女33例,年龄19~79岁,平均(46.0±3.4)岁。
1.2方法
1.2.1针刀治疗(1)寻找阳性点,于颈项部找,尤其是枕下三角、寰枕筋膜处、寰椎横突尖部与枢椎棘突等处的阳性点。(2)手法操作:取俯卧位,于患者胸部塞一枕垫。①第1颈椎横突顶部松解术:定点后于刀口线处作一纵轴,使其处于平行位置,垂直刺入皮肤,触到骨头后,先将针刀提高1 mm,再垂直刺切下,连续实施两刀后出针,先将左手大拇指慢慢移开,仔细观察针眼是否有出血现象。正常后,用手指慢慢移动到针眼处,进行压迫止血,持续按压5 min,确保针眼处不再出血后,将针眼覆盖住。②寰枕筋膜松解术:定点,于纵轴平行位置处作刀口线,从垂直方向将针刀刺入皮肤,至骨头后慢慢移动针刀,使刀锋触碰到枕骨大孔下缘,并将其旋转90°,使针刀和棘突顶线形成直角,横切时不可让刀锋离开枕骨大孔边缘。出针后,进行压迫止血,持续按压5 min,确保针眼处不再出血后,将针眼覆盖住。③第2颈椎棘突:定点,刀口线取纵轴平行位置,垂直刺入皮肤,触到骨头后,于棘突两侧和上下缘实行纵行切割,保持刀口线平行于人体纵轴,治疗中针刀需要紧贴棘突表面,但不可深入,待手下有松动感后出针,压迫针眼。(3)针刀疗程:10天一次,一个疗程为3次。
1.2.2冯天有新医正骨脊柱旋转复位手法(1)颈椎椎体检测:让患者端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术者站于患者身后,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下颌,另一只手的拇指慢慢触摸患者的颈椎棘突处,以确定椎体的特点。①患椎棘突偏向:患者的棘突出现分叉情况,棘突顶线处是叉勾,棘突的偏向使顶线偏离身体的中心轴线。②患椎棘突一侧高隆:表明患椎轻微位移出纵轴。③偏向颈椎的棘间和棘上韧带较厚,压痛鲜明。④患者颈部转向受限,转头和向棘突偏向一侧转头时受限明显。(2)手法要求:①在脊柱失稳下实施。②复位时根据患者脊柱侧弯、旋转等角度确定手指的放置位置,通常情况下可放置在棘突附近和关节突关节上。③脊柱旋转复位姿势完成后复位手指瞬间用力,要求稳、准、巧、轻,余时间不用力。不可追求大角度、响声、莽力等危险手法。考虑设计治疗方案,应从多角度着手。④脊柱旋转复位时若用力过猛,要及时停止手法,并将力度转移至另一侧顶推同一棘突的上下角,但不着力,使变位椎体自行归位。⑤复位手法实施前,要求患者做CT、X线或MRI检测,排除可使颈椎骨质破坏的疾病如骨肿瘤、骨结核、严重骨质疏松等疾病。⑥手法实施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不可有甩头动作,以免影响手法效果。(3)操作手法:让患者保持端坐姿势,帮助其放松颈部,对于棘突向右侧偏的患者,将颈部旋转至受限一侧,使其达到最大限度。术者用左手拇指将棘突处顶推至高处,其余指头用力稳住颈部,右手正对后枕部,握住下颌骨。将右手向垂直方向牵引提拉和旋转头颅到受限一侧,同时利用左手拇指于颈前方顶推棘突凸出部分。此时,棘突处会发出一个响声,手指可感觉到有轻微移动。术者左手拇指保持固定患椎,右手慢慢旋转患椎至正常位置。整个过程嘱咐患者保持头部中立位置,用手触诊棘突是否已拨正。若拨正表示手法完成,若未拨正,需反向拨正。隔天操作1次,一个疗程为15次。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眩晕等症状明显缓解,基本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半年偶有复发。无效:眩晕等症状依旧存在或稍有减轻,随访期间,眩晕等症状时有发生,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2结果治疗一个月后,椎动脉型患者中,有91例治愈,8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9.0%。所有椎动脉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新医正骨是北京空军总医院冯天有教授发明的一种手法治疗脊柱疼痛疾病的方法,该方法注重稳、准、轻、巧,是所有脊柱手法治疗中对患者损伤最小和最具科学性的手法之一。从力学的角度平衡脊柱,恢复因失衡造成的脊柱周围肌肉、韧带及小关节引起的疼痛,同时解除因失衡引起的神经压迫导致上下肢的放散疼痛[2~3]。而针刀疗法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针刀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能极大程度地针对病因,还能改善病理表现,帮助患者恢复颈椎内外平衡,恢复关节与骨节的稳定性[4~5]。本研究发现,二者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100例患者中治愈率达到了91.0%,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上,针刀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闫松,丁卫星.新医正骨法治疗颈椎病106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2):135136.
[2]郗志鹏.师氏理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31(3):204206.
[3]孙宇,陈其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4]梁宋德.非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思路与方法[J].按摩与导引,2005,21(4):32.
[5]刘梅.辨证施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J].按摩与导引,2008,24(7):3839.
(收稿日期:2016-07-26修回日期:2016-09-26)
(编辑: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