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探究
2017-05-06桑娜
桑娜
【摘要】文章概述了當代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价值意义、分析了个别大学生出现违法犯罪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的方法和途径:大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大学生应该树立起自强、自立、自爱、自尊、自律、自信的生活意识和人生态度;大学生应该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大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心态,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自我防范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多数容易冲动、自我管理控制能力较差、且做事情考虑不够周全,加上大学生群体涉世较浅,对社会的复杂程度认识不够,所以在大学阶段,如果没有正确及时的引导,他们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进行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价值意义
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扩招,这一举措对社会上待业青年的饱和状态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对高校来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法制意识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不强,导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也正朝着智能化和多样化的方向高速发展。因此,不断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培养大学生法制意识就显得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并且通过学习使自己对违法犯罪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当遇到此类事件时,一定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犯罪”与“违法”的异同之处
犯罪和违法是两个差异化的概念,它们两者既有一定区别,又有相互联系。违法一般是指行为与国家的宪法或法律等行政法规及行政规章相互违背,其有着极为广泛的外延。然而犯罪则必须要同时符合国家《刑法》中关于犯罪的三条特征和其规定。即首先,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就不构成犯罪。其次,犯罪必须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危害性而没有触犯《刑法》依然不能构成犯罪。最后,犯罪必须是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所以,没有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就不能被认定为犯罪。以上三条是衡量任何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与此同时,《刑法》还明确规定,危害较小的、情节较轻的不认定为犯罪。也就说明,违法和犯罪的本质区别其实主要是在行为情节和社会危害的严重程度上面。
三、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分析
1、社会责任意识差,多数以自我为中心
当下的大学生一般都在家庭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备受家人的呵护,家长对其提出的任何要求一般都会无条件满足。长期以往,这就导致他们形成为所欲为、自私任性、蛮横贪婪的不良习惯。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只顾及自身的感受,却不顾及他人或社会利益,更别说什么社会责任,什么扶危济困,都与已无关。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追名逐利,争强好胜而不择手段。
2、独立意识强,承受挫折能力差
由于学校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群体,因此,多数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几乎都是一帆风顺,很少经历大风大浪,这就导致大学生习惯了温室般的大学生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当遇到挫折时,多数大学生的承受能力都显得相当之差,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失望、沮丧和焦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最终导致意志消沉,萌发出违法犯罪的想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情感丰富,自我控制能力差
由于受到客观现实原因的影响,当下的大学生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和严格的监督管控之下进行着单调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渴望了解社会,但由于他们辨别是非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感情易冲动,这就导致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发生偏差。他们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很少去顾及他人的感受。所以,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的时候,他们便会大打出手,甚至报复、伤害、故意杀人犯罪。
4、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能力差
多数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在社会交往中具有探索未知、学习新鲜事物,模仿他人行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年幼,缺乏是非辨别能力,把坏的当成好的,把腐朽当作神奇。把打架当成勇敢,把酗酒当作豪爽,把一起干坏事当作义气,把挥霍当作潇洒,把吸毒涉黄当作探索。这些人极易被社会上存心不良的人拉下水,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5、当代大学生好逸恶劳的心理极为凸显,吃苦耐劳的精神尤显不足
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多数在家里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他们没有意识到生活的艰辛,没有感受到父母挣钱的不易。因此,就养成了不知节俭、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行。然而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大,他们的生活需求和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这时,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时,他们多数不会选择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而是想尽一切办法,甚至铤而走险,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导致一些好逸恶劳的大学生,从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如何加强大学生对于犯罪的防范
1、大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事实证明,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不良习惯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很难得到有效矫正的。因此,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及社会的公共规范与秩序,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而自觉抵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2、大学生应该树立起自强、自立、自爱、自尊、自律、自信的生活意识和人生态度
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不甘堕落与平庸,同时使自己学会并掌握必要的自我防范技能。不然,就算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3、大学生应该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大学生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断丰富社会生活经验,以此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外,大学生还应该加强身体锻炼,不断增强体魄,这样才能确保在遭遇暴力侵害的时候,能够做到自我保护,并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以使自己免受侵害。
4、大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以下两点:首先、一定要以如何躲避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做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其次、如果发现自己正在或者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就必须要采取正确的途径来解决。如及时向家长或直接向公安机关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5、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心态,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大学生当遇到不法侵害时,一定要树立起良好的心态,而不要去盲目的屈从。要积极的去利用一切手段保护自己,同时要敢于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此时,你越是胆小怕事,犯罪分子就越是胆大妄为。因此,当遇到不法侵害时,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冷静沉着应对,并坚信邪不压正的信念。
总之,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学校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的提升,才能有效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作为大学生,自身也应该不断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安全。只有这样,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才能得到根本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