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就看是良性还是恶性了

2017-05-06

汽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宰客买气车厂

同事最近买了一辆德国三大品牌BBA其中之一(哪家就不明说了)的车子,而在她购车之前,其实有和我讨论过关于那车的种种,而根据我接触的经验来说,我也觉得那车就产品力来看确实不错,除了推荐同事买之外,甚至我本来都有点冲动想要换购那车。

但,听过同事坎坷的购车经验之后,我彻底打消了念头……

同事告诉我买那车要加价提车才行,对此我倒是觉得蛮正常,反正市场就是愿打愿挨的世界,你想最快买到最新最火的车,商人不抬点身价卖给你良心上对不起自己,不然相比那些不好卖或是快要改款换代的车折扣那么多怎么会公平?但请注意,我只是说产品本身定价有空间是正常……

同事接着告诉我,那家4S店還要求她贷款要……配合,保险要……买,要多买8000元配件,而且最重要的是据她说还有让人能气到姥姥家的业务员……。我私下帮同事算了一笔帐,包括那在汽车用品后市场上买总价绝对不超过3000元的配件卖8000元,保险办理比自己去网上申办贵1000多元,高贷款利率加绑定2年不得提前还……。哇塞!想要享受一辆最夯的新车原来代价这么高啊,还不包括受的气……。

有意思!于是我试着去另外一个BBA品牌之一的4S店看另一款我觉得也不错、但近来市场买气有点低迷的车,结果业务员服务态度真是好到让我感觉就差跪下来叫爹了,并且车价有得谈不说,还送啥然并卵保养券、贷款+保险优惠套餐……,说得我都心好痒想给他买下去。

我并不是要说4S店有多势利,宰客刮肉有多狠,因为现在汽车销售市场竞争有多激烈、钱有多难赚我是知道的(其实还好,容后说明),但我只是觉得做生意眼光真的得放远一点,眼前有了硬货就藉机宰客,哪天要是产品不硬了,报应恐怕也就跟着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在一两年前,我去光顾的那家4S店也是这么卖车的,只因那时他们手里有好卖的车!

汽车产业的生态是这样循环的:一家车厂可能在某几年有强势产品推出,销售买气就好一段时间;接着强势产品周期一过,就换另外一家车厂出来吃肉。而这般周期换到成熟的国外市场,买车时就产品来说当然也有价格空间可谈,但服务与销售策略可是不像国内落差这么大的,因为他们早已知道,今天宰了一个客人,换来的影响可能会是一大堆人群,甚至未来就算有强势产品推出也过不上好日子了。

当然,国内汽车销售市场之所以这般“变态”,其实与消费者的不成熟也有一定关系。试想,如果每位消费者都懂得坚持捍卫自己的权益,对于不良服务或变相刮肉懂得拒绝,销售方还敢那么嚣张吗?而这般正向的力量循环到最后,就是产品本身价格趋于透明、稳定,而各家销售比的、赚的就是专业、服务,而非花招百出的宰客方案了!

一连说了几个循环,怪圈也好,正能量也好,该是怎样的逻辑才合理相信读者心里都有一把尺,自己意会就好。至于我,个人购物原则是你给我服务、诚信做到位,我一分钱不差你;但你要是摆明来宰我、骗我还服务不好,我一毛钱不出,因为我曾经体验过台湾地区汽车销售的服务方式,那可是人都不用去4S店,一通电话让销售员把试驾车开到我家楼下让我试车体验再谈其它的轻松感。相比之下,总感觉中国大陆的4S店销售员日子还是太好过了,恐怕得来点更强烈的市场打击才能学会销售的真谛……。

山水有相逢,天理是循环的,共勉之……

涂纯明

2017.4.13广州

猜你喜欢

宰客买气车厂
国六,众生相
别忘了这位身陷囹圄的大佬 传奇经理人卡洛斯戈恩被捕背后的法日政治角力战
心战
“宰客”现象下关于消费者知情权保障问题的研究
躲开药店“宰客”陷阱
日本消费者被“宰”可以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