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畏生命

2017-05-05李从来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伦理高校

【摘要】生命,一直都是人们不断追问思考的对象,生命的意义对于人类社会是永恒的主题。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理论上对于生命意义的把握较为准确,然而高校又是自杀、人身伤害的高发地。因此对生命教育的基调与取向需要反思,通过回归教育本质的生命教育,培育大学生坚守生命价值的信念。

【关键词】生命教育 伦理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78-02

敬畏生命,生命得之不易,既不能剥夺践踏他人生命,也不应自我放弃生命。谈及教育,人们首先会想到传道授业解惑,注重知识文化的传递、对自然现象科学解答。国内高校教育焦点集中在科研成果,疏忽道德教育,德育课堂流于形式,甚至没有德育课堂。生命教育是基础教育,却长期得不到教育者的重视。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困境

近年来,高校自杀案例不在少数,跳楼、上吊、烧炭自杀。高校学生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如四川师大杀人案,同窗室友间大动干戈,最终导致一名室友身首异处,现场骇人。如果说这名杀人学生患有抑郁症,精神异常,不能纳入漠视践踏生命案例范畴,那么再追溯至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案例,令人扼腕长叹。

某些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科学、系统、理性的认识,认为生命自然而然存在,不能理解尊重生命。大学生轻视生命的常见诱因有两点:一是自尊心过强,把自身地位放置于超越他人的过高位置。这与家庭教育有莫大联系,从小享受家人溺爱,大学后脱离了家庭的关爱,存在感缺失,现实与过强自尊心产生激烈碰撞,自我为中心态度持续膨胀,积压于心,难以解脱。例如报复性的人身伤害,剥夺他人生命。也有自尊心过强学生,选择极端方式结束自我生命,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换取自尊。二是责任意识淡薄,挫折承受能力差。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生是一种向死的存在,生只是偶然,死却是必然。相对于沧海桑田,个体生命何其短暂。如果扼杀自己的生命,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而且还是对家人朋友的一种轻视。自杀行为是和谐美满家庭的杀手,也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人与社会。

二、高校生命教育缺失现状

大部分高校品德培育自入学伊始便进行了,德育不在于突击,而在于平时潜移默化、春风细雨润物般使学生内化于心。所以在校生各种行为规范、公寓管理等,各种社团活动等都在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然而,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案例屡见不鲜,生命道德教育便为教育者重视。刘慧认为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关爱生命、生命有爱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基础位置[1]。肖川认为: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质量和增强生命尊严意识,使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2]。整合众多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的定义,无非注重于两方面。一是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推崇学生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二是强调生命的实践价值。重视生命教育的实际意义,通过实践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如构建生命化课堂、引领学生走进临终关怀医院,通过体会大自然馈赠的生命的神圣等方式来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反观当代高校,生命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佳主要归结为以下原因:一是人本性教育的缺失。部分高校的德育在内容上偏重知识、规范,缺失了如何对待生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能体现;教育方式上没有符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需要,只采取面授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二是功利性严重。社会化大生產时代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也就是效能。生命教育投入量大,眼前的效果是不显著的。对于只讲求效能的高校教育,生命教育显然不适宜过多投入。

三、生命教育的伦理走向

教育只有回归其本质,不断朝着真、善、美进发,才能展示应有魅力。如何把生命的理念与价值有效地寓于教育之中,是教育者长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生命教育的本质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即生活”,主张教育是生活本身的一个过程而非未来生活的准备。意味着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不可分离。由此看来杜威其实是认同寓生命德育于教育中的。但教育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德育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高校德育只受限于规范等表层,立足于社会行为规范、学校的规章制度等教条式的灌输方式,效果不甚理想。大学生的人性、自尊自爱、心理承受力、价值观等生命教育没有体现。剥离了生命,道德不成其为道德,而是虚无的存在。生命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应该是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融:道德教育首先关注学生“生命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身生命潜能的感知与自信;受教育者的生命与情感,则是德育赖以生长的土壤。

(二)生命教育应向真、向善、向美

人不是神,所以需要道德;人不是动物,所以能够道德。人区别于动物,或许在于动物仅仅是会动的物体,而人除了动还会思考。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解释得可谓泾渭分明。他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从低级至高级进行分析,最低级的层面是本我,本我是源于动物的本能,是自然属性,这种基本属性体现在生理需求,各种原始欲望和追求。中间的层面是自我,自我是本我的欲望追求与现实状况相磨合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最高级的层面是超我,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理性控制的我。如果说本我是自然追求、自我是现实追求,超我则是向真、向善、向美的追求。

生命教育的向真,向善,向美反对教育过度工具理性。现代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太偏重于获得某些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用公正观去开拓人类的心魂,结果造成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遮蔽和失落,成为仅仅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准职业者”。这种功利导向性严重的社会观念映射出高校生命教育的匮乏,所有责任意识、价值意识、人文精神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生命教育理念为教育本质精神的回归找到了着力点和出发点,以生命为基点的教育必定是坚持走教育本质道路的终极选择。

(三)生命与道德的冲突——防止生命教育极端化

道德寓于生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升华的生命,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活得更自由、更幸福、更美好。道德不应成为生命的杀手,而应成为生命的“保护神”。道德之所以存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生命价值更好地体现。不加思考地舍生命而保道德,则违背了生命教育的初衷。应该讲求理性“取义”,所以舍生取义不一定适合当代的生命教育理念。另一种生命教育的极端,就在于一些人把自然生命视为唯一,如某些中小学的德育课堂把英勇救人而牺牲的光荣事迹统统撤掉,认为见义勇为会让学生白白失去生命。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引导学生见义勇为与理性相结合,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样渗透了人文和理性的教育是最为合适的教育。因此当代的高校教育,特别是德育应当以生命教育为基础,整合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科学等,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精神文明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大学生个体,真正回归到教育本质,实现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慧.生命德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作者简介:

李从来(1988—),男,广东茂名人,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系统管理。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伦理高校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