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经济建设理论对资源开发的指导作用

2017-05-05付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指导作用林业经济资源开发

摘 要:林业经济发展依赖于先进理论,只有掌握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体现经济战略的预见性。本文结合林业经济理论现状,对林业资源开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依据,旨在引导贵州地区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优化。

关键词:林业经济;理论;资源开发;指导作用

林业资源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如:森林、绿地、植被、野生动物等,这些都是大自然长期积累的生态资源。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正积极开发与利用林业资源,而林业经济建设理论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贵州省要结合国家政策及相关安排,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战略开发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一、林业经济理论现状

林业经济理论来源于林业生产实践,同时又指导着林业生产的实践,其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否科学、严密对林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起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1867年,奥托·冯·哈根提出:“经营国有林不能逃避公众利益应尽的义务,而且必须兼顾持久地满足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要和森林在其他方面的服务目标。”198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J·F·富兰克林教授针对美国太平洋沿岸西北部成过熟林的经营提出新林业理论,旨在协调生产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新林业理论原则是突出森林潜在的生态价值,要求森林经营应尽可能模拟森林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保持成过熟林的天然遗产及结构特性。

二、基于理论指导下资源开发趋势

绿地区域改造是地区主要生态工程之一,结合实地生态功能评价展开整治工作,有助于提升林业资源施工的改造成效。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做好环境评价与模型构建工作,为环境改造提供实质性意见。解决地质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同时,加强资源开发项目施工与管理力度,以可持续、高效率为基础优化地质施工方案。

1.生态化。“生态化发展”是资源战略转型的新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引导拟定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这是当代资源利用与保护体系不可缺少的。因此,面对“生态型”地质环境,要进一步坚定走可持续发展的线路。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战略中心思想,对地质环境改造工程建设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为了改变早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不足,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角度的战略思想,以公平性、持续性、公共性等为原则,优化资源开发工程建造模式。

2.持续化。可持续经济是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对提升国民经济产值及国民经济收益具有深远影响,也是新时期各个国家经济战略改革重点。从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为各个国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源战略调整,世界各国在原有资源利用模式基础上,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科技发展的同步进行。环保战略转型是国家可持续发展之根本,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构建新格局,体现了经济行业改革的新风向。

3.体制化。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环保角度实施战略性调整,体现了国家对环境工程改造的政策性关注。由于地区政策的差异性,资源保护机制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积依据时代变革之趋势,不断完善资源保护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对国家环保政策及地区政策执行均是十分有利的。

三、新经济理论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方案

“经济性”是资源战略项目开发的重点内容,借助经济理论元素改进传统科技行业模式,必然会促进传统资源产业的优化升级,深入挖掘地区资源优势,形成现代化的新型环保与技术产业体系。

1.技术创新。我国正处于科技改革阶段,经济产业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资源战略的可持续利用。新资源工程是国家重点投资与发展的项目,应从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产业规划等多个方面实施调整,构建符合新资源产业需求的新方向。同时,做好新资源技术的调控与管理工作,解决早期资源规划存在的战略性问题,共同提高资源技术创新与发展水平。政府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减少各种物资及资源的浪费率。

2.战略调整。面对生态环境政策全面推广趋势下,国内各地区正积极采取经济理论政策,旨在为各地区建立最优化的生态环境。但是,由于我国资源保护机制执行力薄弱,部分地区战略发展依旧处于落后状态,影响了地区生态工程改造的可持续进行。从生态机制建设改造政策政策中,本文结合林业生态改造实况,总结了贵州资源保护机制建设趋势与方法,对地区执行生态战略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

3.统筹发展。林业开发满足了社会物质资源使用需求,为各个行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受到地质环境影响,林业开发阶段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破坏了地质工程改造的协调性,更容易造成地质资源浪费。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应重点加强林业地质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切实可行的环保管理机制。同时,积极引入高科技辅助地质灾害监控与治理,减少人工参与地质灾害整治的难度。从长远角度考虑,我国必须加快资源与环保战略的统筹性发展,才能实现整体社会改革建设的最终目标。

4.加强防护。面对传统经济理论模式营运模式,新时期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生态保护体系,把一些新型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构建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生态项目体系,这样才能带动地区生态保护规划与发展。结合“生态型”地质环境内涵,设计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地质环境资源建设的具体对策,为资源开发项目施工提供借鉴性指导。同时,发挥生态功能评价模型的指导意义,对区域地质结构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减小人为因素对区域地质产生的破坏作用,實现森林环境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之,林业经济发展依赖于先进的理论指导,只有在经济理论引导下才能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摆脱传统林业发展模式的不足。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下,政府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生态化、持续化、体制化等发展趋势考虑,提出符合本地区建设要求的经济决策方案,这将对林业资源开发及产业建设形成有效的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笑芳,李玉琼.对于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

[2]曹彦,何东进,纪志荣,洪伟,连素兰.中国省域林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J].林业经济.2016(05).

[3]赵忠仁.林业经济市场体制的构建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23).

[4]于丽娟.浅谈如何创新林业经济的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1).

[5]罗玉梅,克选.试论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甘肃科技.2015(01).

作者简介:付美,女,汉族,大专,主要从事:林业。

猜你喜欢

指导作用林业经济资源开发
探讨CTCS-3级列控系统对STP系统的指导作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指导作用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西藏林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应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