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舞蹈课程创新必要性

2017-05-05肖溪格

艺术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舞蹈课程必要性创新

肖溪格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改变,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已由原来“培养中师学校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教师”转向为“幼儿园一线教师”, 本文旨在通过这种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的基础上来谈谈创新舞蹈课程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从而提出创新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今后的创新策略做好理论铺垫。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舞蹈课程;创新;必要性

1 问题的提出

教育体制的转变使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呈现新的态势,它由以往“培养中师学校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教师”转变为现在的幼儿园或幼教机构的一线教师,由此看出,现在的培养目标它注重职业性,偏向应用型。这种跨度也直接影响到原有课程目标定位。舞蹈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技能课程之一,具有培养幼师职业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和健全人格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原有的本科舞蹈课程已然满足不了当今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创新课程建设已成必然。

1.1 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出台的有关文件指出:到 2020 年,幼儿教育要依据地区条件普及1~3年。要想实现此目标,师资队伍是关键。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教育的各种文件和法规的出台,多次提出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全面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并要求扩大本科教育规模,以此可看出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及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各领域都竟先提高了对人才需求的规格。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的幼儿园与幼儿入园的人数增长幅度大,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这是目前及未来的一个总体趋势。同时,社会也对幼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数量明显不足,而且专业素质普遍低下,许多幼儿园多年没有补充青年教师,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聘任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层次更突显不足。而今学前教育机构都渴望拥有学历高、热爱幼教;有学前教育新理念和一定教学改革及科研能力;教学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强、心态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成为专职幼师。

1.2 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幼儿教育是全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新《纲要》的颁布开启了我国幼儿园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并明确提出了幼儿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发展儿童的个性;要具有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学习发展的能力;并具有在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能力以及创设环境的能力等;还要具备有效选择和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反思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思想,这些要求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理念,认可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对幼儿教师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纲要》明确了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在强调幼儿的课程内容性上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这一幼儿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全面能力且学有专长的人才。艺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思维的知觉行动性和形象性来组织和启发幼儿艺术活动,这也是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艺术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舞蹈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舞蹈的生动形象比较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容易被幼儿接受,能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也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更丰富的舞蹈素质和有效的舞蹈艺术教育手段,丰富孩子的生活,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1.3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趋势使然

舞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直观、生动、活泼,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舞蹈能够让幼儿进行美的陶冶,还能使幼儿在身体素质、道德教育和智力开发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启发和教育,并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可见, 幼儿舞蹈教育可以推动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促使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能吸引孩子的舞蹈肯定也符合孩子审美需求。新《纲要》指出幼儿在舞蹈的过程中应该充满欢乐,并要有个性化的表现,幼儿教师必须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次,幼儿教师要具有把美好事物形象地传递给幼儿的艺术才能,要具有把自己的艺术才能转化为能被幼儿所接受、并激发幼儿想要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幼儿的舞蹈教育应立足于幼儿的身心特点,一定不要成人化,应以激发幼儿兴趣来学习基本的舞蹈技能。

2 舞蹈课程创新指导思想

2.1 以学生发展为本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它是一种体现“整合性”的重要教育思想,它注重了社会的需求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它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往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提倡合作和学生的自主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完善舞蹈课程的整体建构,改变教学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思想及教学手段,实现课程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

2.2 以全人教育观跨学科融合为导向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它应综合舞蹈学科和学前教育学科特点为导向,它应该是区别于专业的舞蹈课程的教育,建立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之上的。将舞蹈与学前教育学科相互渗透,才能真正让“舞蹈”舞动进“学前教育專业”,使“学前教育专业”才有自己真正的“舞蹈”。

“舞蹈”是一门以人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情感的艺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动作性、抒情性和审美性。舞蹈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舞蹈与教育学的研究,主要研究舞蹈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在基于人体解剖学的科学研究上进行学生的软、开、力度训练,从而进一步解决技术技巧能力的问题。它要求动作的精、深、准和表演上的完美,并强调如何运用身心运动进行艺术创造。它培养的人才是表演艺术家、舞蹈家和舞蹈教育家等;它在教学的特点上也有别于其他教学的个性规律,表现在其特别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对学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等方面。

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性应用型的幼教人才,它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教育原理,并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要学习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方面循其规律来开展教学。舞蹈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是解决职前幼师舞蹈素质的问题,它要获取的是为学生将来具备幼儿教师必备的舞蹈知识与技能,能引导幼儿在舞蹈活动中去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区别于专业的舞蹈课程的教育,凸显出“幼”性。在教学中强调与幼儿舞蹈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幼教特色,注重舞蹈各学科内容的整合;在教学方式上不能追随专业舞蹈,要以舞蹈知识传授为前提、以舞蹈教育能力为目标、加强综合能力的发展作指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S]. 2012.

[2] 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 2012.

猜你喜欢

舞蹈课程必要性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学生实用性能力的提升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