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精神中教育情节的延续

2017-05-05姚丹丹徐红琴

艺术科技 2016年11期

姚丹丹+徐红琴

摘 要:教育是客家人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在其民系迁徙流离的过程中,虽历尽艰辛,却依旧没有丢下客家人的勤奋好学,注重文化教育的品格,将“兴学育才”,“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保存至今。教育情节的延续造就了客家人不断进取、乐观、积极向上的优良品格。

关键词:客家精神;教育情节;延续

客家是我国汉族重要的支系,其先民来自中原,一路由北向南不断迁徙,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灾害等因素,从中原大地南迁至赣闽粤边区定居下来。同化了当地土著居民,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族群。客家人除了守住自己的中原传统外,还大量吸收了当地的土著文化,逐步催生出一朵瑰丽之花——客家文化。后来,客家人不断扩散,零散分布在除西藏在外的全部省份,在国外则分布在85个国家和地区。客家人分布如此广泛,长盛不衰,兴旺发达,且,历代人才辈出,与客家人有着深厚的教育情节密切相关。

1 客家人的教育情节

客家人是一个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族群,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客家人的立身之本。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是客家人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方面,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支持孩子读书。即使家庭再困难也要千方百计筹资供子女读书,即所谓的“讨食也要教子女读书”;再穷、再苦,就是卖屎缸,也要读书。

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多是世家贵族,书香门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儒家教诲。尤其在中国的科举时代,“学而优则仕”的入仕观念,他们认为,改变境遇的唯一出路就是立志读书,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所以,客家人的一生都充满着教育情节,世世代代传承着兴办育才,耕读传家的传统。

2 客家教育情节的延续

客家人所独有的客家精神流傳至今,离不开教育情节的左右作用。教育造就了客家人拼搏进取的精神。时至今日,客家人、客家精神的发扬光大依然离不开教育的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经济、文化影响,使客家地区的教育情节发生了改变,现代化的教育改变了客家人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支撑着客家人和客家的优良传统并使之代代相传下去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江西赣州被誉为客家的摇篮,客家精神中的教育情节在此体现得尤为浓重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的发达。首先是书院众多,江西是古代书院最多的地方,而赣州是江西书院最多的城市之一。北宋庆历年间,赣州就创办了第一所书院。自宋以来至清末,赣南先后建立书院达91座。众多的书院教育体现着该地区教育的发达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其次,是义学、私塾、族学的建立。虽说义学在客家地区并不普遍,但是在赣州地区,于都、兴国、始兴、上杭等县都曾建立过义学。因为客家人聚族而居,所以稍微大点的家族都会建立族学或私塾来教育本族子弟。提到赣南客家的义学和族学就不得不提赣南白鹭。以赣南客家的一个古村落——白鹭古村为例。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至今保存有大量的古祠堂。

白鹭村人杰地灵,在明清两潮,重视教育的白鹭钟氏家族涌现出大批读书人,不少取得功名。这样高的成就与客家人对读书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3 客家教育情节对当下教育的影响

客家人聚族而居,白鹭古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姓钟。当地的祠堂大都是钟姓祠堂。在新式教育出现以前,族学教育在当地非常发达。如今在白鹭村的调查发现,当地只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这里的教育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因素,大部分居民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成为这个地方的突出问题,继而教育也成为一个大问题。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道,现在白鹭中学的升学率很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不够,认为能考上就读,考不上就去打工赚钱,外出打工的潮流已经淡化了当地崇文重教的传统。当代教育注重现代化,但同时也不能丢弃客家民系的优良传统,重新塑造客家精神中的教育情节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重新塑造宗族大家庭,一荣俱荣的观念。在白鹭村宗族观念依然非常强烈,在对宗族内子弟的教育上应仿其先民创立的族学机制,实行奖励和资助,白鹭村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平时的生活学习主要是在学校,大部分由老师和家中老人监护,但由于老师和老人的精力限制,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很好的保障。所以,此时,各宗族应发挥大家庭的观念,对贫困或无人照看的孩子进行相应的管理。对考上高中或大学的族内子弟进行相应的奖励。其次,将客家精神引入到学校教育。类似于白鹭村这样的客家地区学校,学生大部分为本地的孩子,客家人居多。客家青少年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帮助他们了解客家历史、文化、习俗,发展和健全客家观念,树立正确的族群意识,传承和发扬客家优良传统。再次,整合客家教育的课程资源。编写关于客家文化的教材或开设一门关于客家文化的课程,来介绍本土文化,激发客家学子对客家文化的情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历史,认识客家精神,发挥优良传统的教育意义。使客家精神成为客家昌盛不衰的基础。

4 结语

兴学育才,崇文重教,是客家千年的历史沉淀,文化延续,是客家人的传家宝。随着客家人、客家文化的不断传播和发扬,客家精神的教育情节一定会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 李丽云.赣南地区客家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罗维猛,邱汉章.客家人文教育[M].中国大陆出版社,2003.

[3] 刘加洪.河洛文化与客家优良传统[M].中国大陆出版社,2010.

[4] 罗勇.客家赣州[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