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体走向融和:谈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2017-05-05黄江杰
黄江杰
摘 要: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设计与艺术的关系逐步从一体到分离,再走向现在的融和。设计对审美的不断追求,反映出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和建构,推动和影响着设计的发展进程。在当今的设计活动当中,只有建立起设计与艺术之间融和的关系,才能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与精神文明。
关键词:设计;艺术;融和
进入21世纪后,物质产品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和情感层面的满足。在这样的语境下,艺术形式迅速出现并渗透于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以及首饰设计等物质生产领域:各地的知名建筑纷纷展现出丰富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平面作品和首饰制品流露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有的设计甚至走进了艺术博物馆,作为艺术品被永久收藏。伴随着设计作品的艺术特征不断加大,设计与艺术二者的关系需要人们进行重新审视。
1 艺术与设计的渊源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艺术与设计一起孕育和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而分离,时而聚合。在造物伊始的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最初设计与艺术形态便产生了。尽管这些早期的石器工具还非常粗糙、稚嫩,但是物质文化和精神内容已包含在其中。换句话说,萌芽时期的设计与艺术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艺术与设计是没有分别的,被人们统称为“技艺”。也就是说,艺术不仅涉及精神层面的美与道德,还包含着与物质技术相关的实用性。此外,古希腊时,艺术又被称作“techne”,包含与设计相关的技术与技巧的意思,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同样是和实用性分不开的。在西方艺术史与设计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的设计者——工艺匠人与艺术家是没有区别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在博物馆中,很难将装饰艺术品与日用品区别开来。[1]甚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也既可以是画家、雕塑家,也可以是建筑师、机器设计师、广场规划师,他们的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也可以是建筑、机器和广场。这些都体现了人类早期的艺术与设计活动是融为一体的。
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人类开始认识到对称、节奏、比例、光滑等最初的美学形式,并逐渐提高了认识能力,丰富了情感体验。在经历了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后,各个行业的差距才逐渐拉开。艺术才开始从物质技术领域中分离出来,转向纯粹精神领域的探索,并最终产生了注重精神的艺术与注重物质的设计。
2 设计中的艺术含量
设计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便生发出更高层次的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的精神需要。我国古代哲人墨子所说的“食必求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就是最好的例证。正是由于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才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从而在历史的进程中,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调整着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交集”。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设计中的艺术含量有所提及,他把美分为纯粹美和依存美,其中依存美是附属于对象概念的美,可被视为含有对人有用的美学属性。康德认为依存美是具有更优越的美学范畴,他提出:“只有当对象吻合它的目的时,它才可能是最美的。”这里的吻合目的以及有用性都是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到了19世纪,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在其《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一书中,从价值的意义上打破了大艺术和小艺术的界限,指出了装饰和设计中存在着内在的“艺术意志”。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也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他曾经说道:“不要在你的家里放上一件虽然实用的,但是难看的东西”。[2]由此看来,设计并不单单是实用化的求美过程,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必然包含着丰富的艺术特性。
设计中蕴含着艺术属性,这一事实将会逐渐为人们接受。在设计领域,已经有许多人承认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前的水晶金字塔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中国汉代的长信宫灯和朱雀灯是一种艺术形式;雷蒙德·罗维设计的可口可乐瓶是一种艺术形式;菲利浦·斯塔克设计的水果榨汁器同样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是基于时代特征的精神及文化内涵的建构,从历史发展来看,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后,对艺术的探索与追求将永远不会停息。
3 艺术推动设计发展
艺术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生活作出的审美反映和精神建构,它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将人的感受、审美经验和人生理想物态化和客观化。纵观东西方设计艺术发展历史,艺术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从不同层面影响并推动着設计的发展。
首先,造型艺术当中采用的工具和材料,为设计的进行提供辅助和借鉴,极大地促进了设计的创造与表达。同时,造型艺术当中的构成要素,如线条、构图、空间关系、光影和色彩等,被继承和应用于设计当中,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创作的科学性、高效性和艺术性。另外,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方法在设计创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对艺术符号以及艺术中的符号加以运用,使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其次,艺术史丰富和完善了设计史,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革为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东方的中国,艺术的传统思想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及“气韵生动”,主要是指依据自然之道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在创作的同时对自然形象进行概括和提炼,上升到一种精神上的把握,以至于达到气韵生动。这些优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造物和设计影响深远,形成和塑造出独具特色的东方设计文化。在西方,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等一系列艺术活动,都力图追求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其中荷兰“风格派”运动及俄国构成主义运动所倡导的艺术抽象形式直接影响和生成了现代设计的语言形式,以至于产生出新时代的机器美学。
最后,艺术家参与实用性的设计实践和探索,可以直接推动设计的发展和进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进行的设计实践和探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业已成功,机械化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已经淘汰了手工作坊,生产企业还未来的及为工业产品准备设计师和适合的形式,粗糙、丑陋和矫揉造作的产品充斥着市场。受拉斯金的影响,艺术家莫里斯开办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设计出一批风格简约、朴实无华、功能良好的金属工艺品、家具、墙纸、挂毯等,他的许多的设计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19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时期,许多艺术家都抱有这样的信念,“即使是绘画和雕塑也应该是有用的”,艺术家转而从事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首饰设计是非常普遍的事。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家和设计家亨利·凡·维尔德通过设计研究和探索,提出:“根据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可能实现美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取得美的本质”。而由绘画转向设计的彼得·贝伦斯设计了一大批功能主义的产品,为功能主义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其他参与设计实践和研究的重要人物,还有苏格兰的马金托什和奥地利的约瑟夫·霍夫曼等。正是新艺术运动的一大批设计师和艺术家们,以改天换地的革新思想,探索和实验了设计在新时代下的新形式,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铺设了康庄大道。[3]除此之外,20世纪初叶,包豪斯的伊顿、康定斯基、克利、纳吉等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与教学,转变了原来个人的、行会式的浪漫主义,使设计开始走向理性主义,并推动着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产生。
4 藝术与设计的融和
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它需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作用于生活。当今艺术家尤其强调艺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艺术行为对生活的干预,这同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纵观整个设计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经典的设计产品和器物,必然不会是纯粹的“架上之物”,也不会是技术的极端体现,而是艺术与设计和谐交融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设计史中,艺术与设计相互融和的例子不胜枚举。河北省满城刘胜和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和朱雀灯在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上具有典型意。[4]东汉张衡的地动仪,不仅有精巧的科学性的结构,其造型设计更堪称是艺术的精品。北宋年间的《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品招贴,采用了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既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达,又体现出独特的传统文化意味。
在西方现代设计阶段以及后现代社会中,设计师对艺术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利用技术与艺术的融和,创造了一批彪炳史册的优秀设计作品。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家安东尼·高蒂所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作品,同时也是一个高度个人表现的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雕塑式的艺术表现特征。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1982年设计的弯木椅,功能的合理性与材料工艺和美学形式完美的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丹麦家具设计师雅各布森,从“蛋”和“天鹅”的形态中受到启发,设计了两件具有雕塑艺术美感的作品——“蛋椅”和“天鹅椅”,堪称艺术与设计的完美结合。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1990年设计的水果榨汁器——多汁的沙里夫,被视为工业设计中的经典之作,同时作为抽象艺术雕塑被收藏于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
5 结语
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其核心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通过人造物使人们享受到生活的品质和乐趣。而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它通过人的精神活动作用于社会生活。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如同一古谚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二者也必然会不断地进行交流与碰撞。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设计与艺术的不断融和,才更好地促进着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立勋.艺术与设计的共谋[J].美术观察,2007(2):108.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56.
[3] 许佳.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先驱[J].艺术百家,2006(3):193-194.
[4] 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9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