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现象与人

2017-05-05芦聪

艺术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造艺术品

芦聪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希波拉底曾说过:“艺术长存,而我们的生命短暂。”对于艺术这个丰富的仿佛永远也说不完的永恒而常新的话题,前人已经有了许多从各个角度、层面入手的研究、探讨,所有这些,既是后来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又给后来者留下浓厚的“影响的焦虑”的阴影。然而,只要有会思想的芦苇——人的存在,只要文明在发展,生活在继续流动,探讨就不会停止,思想就会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因为从根本上说,只有人才有艺术,才有关于艺术的思想,艺术与人是相互的。任何艺术现象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体现、表达。艺术的产生究竟是源于人的生理需要或是由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精神渴望。不管怎样,都要归结为一种形式,以人的主观感受来加以宣扬和发展,也就是所谓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艺术现象;创造;人;艺术品

从欧洲19世纪起,绘画等艺术现象以古典主义为主。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在其中,也许艺术本不该有任何约束与规范。但人是主体,是艺术现象中的主体,于是,所谓的绘画艺术现象也被人赋予了各种条条框框。就像古典主义绘画特别重视空间、透视、色彩等等一些看似平常化,随意的规定性似的东西。直到印象主义出现,当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出现在落选作品沙龙时,引起了许多的流言蜚语。也许是人们习惯了那些教条似的艺术准则,尽管作品的主题是以高尚的学院派为蓝本的。但是那古典的田园式主题,已经被现代意义的形象语言代替了。艺术的创造力、创新意义也在于此。再来看超现实主义绘画,20世纪的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天才之一米罗,在二战爆发后,聆听着莫扎特和巴赫的音乐作画。那音符似乎可以转化为一幅幅灵动的画面,艺术就是这样神奇互通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个人的东西,不论是对于艺术家或者是艺术接受者,艺术作品的对象是必然存在的,存在即被接受。艺术家的作品是人个性的体现,艺术受众者的接受理解当然更是人的感觉,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都是要給人感受,艺术从根源来说就是个人的。

黑格尔的著作《美学》中,艺术能使精神渗透到物质中去,并且能使理性在感性之后表现出来。艺术与其对象之间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这种理论上的态度却无法演变成一种“知识”。绘画仅仅是精神的表象,它是为了观看者而非为了自己的存在我们从对绘画的欣赏中体验到的乐趣并非来自它所表现的现实存在物,而是来自绘画对表象的征服:平面的绘画是从物质中抽象出来的精神的征服。同时绘画也是一门“浪漫”的艺术,它表达的虽是客观事物,但却融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想法。

艺术创造及艺术欣赏就是如此具有神奇的净化和消解的力量,艺术又是一种使人们愉快和轻松的独特源泉。它为人们提供在理解、发现和领悟过程中的“惊讶”、新奇和“陌生化”的感觉,促使我们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在更深的层次把握对事物的领悟、发现,更新并深化我们的想象天地和心灵世界。因此,当人看到一件艺术作品或者一种艺术现象的同时,他所表现出的行为,言语评价,甚至一个眼神也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艺术是我们时代的投影和文化隐喻的象征,它能够永远表现这个世界,不仅因为艺术栖身于它,也不仅因为艺术承担着世界的需求,更因为艺术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与人互为本体的。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到:艺术品产生和依赖于艺术家的活动;但是艺术家之为艺术家又靠何而来呢?靠作品。因为我们说作品给作者带来荣誉,这就是说,作品才使作者第一次以艺术主人的身份出现。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论是就它们自身,还是就他们两者的关系而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依赖于一个先于它们的第三者的存在。这个第三者给予艺术家和艺术命名,此即艺术,艺术在艺术品中现身。似乎“艺术”是个很虚的词,通过人的创造,艺术现象成了一个过程,艺术便从对象转变成了形式。究竟艺术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呢?这仍然是个关乎与人的问题,人的主观性决定了对事物的看法,对待艺术这个问题更是仁者见仁。

关于艺术品,也就是艺术品的界定或者认定的问题,迄今为止,美学家们都在尝试着对何为艺术品加以界定。这个问题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日新月异、新潮迭起的现代艺术实践对于主要建基于古典形态或浪漫形态的艺术实践之上的美学与艺术理论提出的重要新难题之一。艺术发展到现代,各种艺术实践使得所谓的艺术品的范围越来越大,似乎一切物质材料都可以成为艺术构成手段——甚至根本无须加工、变形和创构,其本身就可以是艺术品。由此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原生艺术的故事》,内容有关于精神病人的作品界定问题的探讨,好的作品能够存在却仍然能够发挥着艺术作品的作用。当杜尚主张用现成的物品去代替艺术品,并在博物馆中展出一个倒置的小便池,而又命名以《喷泉》的优美名字时;当奥尔顿伯格把一张真的床搬进艺术博物馆的时候;当约翰·盖奇“创作”出所谓的钢琴曲《四分之三十三秒(4-33)》(内容时要求演奏者出场,在钢琴前翻开乐谱,把手放在琴键上,静坐四分之三十三秒而不弹奏一个音符)时;当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在台上演出,演员们莫名其妙的做些琐碎、无聊、甚至猥琐不堪的动作举止,讲些语无伦次、文不对题的“台词”,无尽地等待着他们和我们都不知为何物的戈多而戈多又永远不来时;当罗伯特·史密森在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边用推土机推成一个螺旋型的石头提而创作出名为《螺旋型的防波堤》的“大地艺术”时;当雕刻家克力斯托在澳大利亚海岸用100平方英尺的塑料布和35英里长的绳子,把海岸包起来而宣称这就是他的作品时;当中国的新潮艺术家们以在美术馆里孵小鸡、洗脚、卖虾和枪击自己的绘画作品而名为“行为”的艺术作品时,艺术与丑、艺术与生活、艺术于非艺术、艺术与物品的界限仿佛真的消失殆尽了。正如丹尼尔·贝尔感叹的那样,新的情感打破了一切流派风格并且否认艺术与生活之间有任何差别。过去,艺术是一种经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艺术。

那么从现代艺术的观点来看来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那些普遍性的特征,理式、“理念”也罢,“黄金分割律”式的“和谐”、“优美”也好,“崇高”与“悲剧”也罢,“文质彬彬”的平衡与“中庸”也好,在今天都已不再“放之四海而皆准”。与此相应,20世纪以来对于艺术问题探索的一个重要转向,从对艺术本质的形而上的探索研究,或对艺术作品形式构成的本体论研究,转向对艺术作品发生或成立的条件的实在论的或现象学式的探究。人们从追问艺术或艺术是什么转向“何时”、“何人”、“何地”艺术品才是艺术品。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特定的社会形式的,特定时代的全部社会关系构成个人的生存环境,决定个人的生存状态,而艺术,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生存状态的确证。任何个人的思想、观念、才能等等都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即使是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下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造成的。然而人会根据环境而改变,人类的艺术并不只是消极反映某种社会状况,也不是消极受制于某种社会结构;人类的艺术活动作为人类时间的一种特有方式,同样是改变世界、改造社会的一种武器。

参考文献:

[1] HH阿纳森(美).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M].重庆出版社,2006.

[3]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953-1936系列演讲)[Z].

[4] 洪米贞.原生艺术的故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创造艺术品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解放天性 快乐游戏
网络话语在当代语境下的思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