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
2017-05-05彭红玲
彭红玲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去模仿教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心中的活动规律,从而更好的起发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起发他们的积极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时候的积极性,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更好的运用规律,更好的去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学生说明锻炼的意义,每一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完成工作,尽可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变成一个经济主动的学习状态上来。
【关键词】直接激发兴趣 运用 规律 动机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29-01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能够进行身体各个方面的过程,也是使得学生思维得到锻炼的一个过程,通过体育活动,不仅仅可以很好的使得学生的体质得到加强,也能够使得学生的智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要使得学生在锻炼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掌握锻炼的方法,我们知道,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需要经过大脑支配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机械化的去模仿学习,重要的是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心里规律,从而更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本文就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做了一系列的探讨。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的动力源泉,对于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类,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指和体育互动直接相关联的一些活动,它是直接吧自己的兴趣爱要作为其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在教师的带临夏,积极的参与到足球比赛活动中,从而使得他们能很好的参与到其中,但是,这样的动机一般来说都是一时头热,不会长久,长时间后,则会消失学习的热情。还有一种间接动机,例如:冬天,天气寒冷,许多学生却活动不开,一直把手放到口袋里,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却懂得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因此,他们能够克服天气的寒冷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且能够长时间坚持,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更加有意义,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很好的把间接动机和直接动机很好的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西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
总之,教师要善于灵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然,周磊山,乐逸祥,路超,周宇.基于专家系统的网絡化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J].中国铁道科学,2016,01:108-116.
[2]石金亮,闫平,刘晨,刘晓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评价要素考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20-21.
[3]王俊寅.浅谈高校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16,24:34+78.
[4]彭明娟,王潘.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方法改革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