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案例研究

2017-05-05陈其苏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生

陈其苏

【摘 要】 当今社会,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高,随之而来的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成为社会、学校不容忽视的一个新问题。本文从离异家庭对学生的身心影响和离异家庭学生的学校教育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案例,多方面论述离异家庭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学校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离异家庭;学生;学校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摆在学校教育面前,尤其是离婚率不断攀高带来的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我校专门组织人员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父母离异的事实,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扰。通过探索研究,我们基本掌握了离异家庭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找到了一些针对离异家庭学生学校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离异家庭对学生身心的影响

离异家庭的学生一般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性格孤僻,不愿与人结伴;第二、消极厌学,缺乏上进心;第三、容易树敌和走向极端;第四、心理逆反,不愿接受教育。

因此,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理所当然应该肩负起教育、感化、挽救离异家庭学生的这一艰巨的任务。

二、离异家庭子女的学校教育

这是我进入学校工作以来遇到的一个关于父母离异后对孩子心理影响的一个辅导案例,孩子在父母的离婚事件中难以适从而需要心理辅导的案例,所以到现在印象依然很深刻。

(一)案例基本资料

姓名:小C 性别:女 年龄:11岁

(二)案例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小C在小学五年级时经受家庭离异变故,经法院判定,随母亲生活。母亲40岁左右,目前暂无工作,无其他经济来源。父母离异后,小C与父母有强烈的敌对情绪,其父属无业人士,无经济来源,故无力支付每月的抚养费。

小C母亲因为家庭变故,缺乏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忽视孩子心理成长,使得她心理叛逆,不服家长管束。她母亲为弥补离婚对女儿的愧疚心理,对其百般宠爱,缺乏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2、受教育情况

小C于四年级时转入我校就读,当时学习成绩较好,后遭家庭变故,五年级开始成绩严重下滑,且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远离并敌视个别与之性格不和的同学。

(三)教师观察与分析

校内小C学习成绩下滑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一度以身体不舒服等借口来逃避上学;对各项集体活动显得较为冷淡,不愿意与同学合作,认为身边的同学都针对自己等不稳定情绪。

在家,母亲常因自己离婚感觉对其女儿的愧疚,百般依顺,过分溺爱;导致小C在家不听母亲管教,常出言顶撞母亲,有时不理睬母亲;沉迷于漫画中的各种角色。

通过对小C的平日观察,并与其他老师交流后,我们一致认为个案的行为问题主要是由下列因素所造成:

1、母亲的过分溺爱,使得与其他人接触时,稍不顺心就容易发生冲突,情绪波动较大。

2、因为家庭变故,自卑心理作祟,不愿意与身边的同学接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3、从实质上来讲,小C性格大变源自小学五年级的父母离异,所以,根本原因还是家庭结构的突然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给其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其无法正确面对父母离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四)辅导策略与实施

1、辅导策略

由于该生智力水平较高,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通过质疑,换位思考,认知疗法等方法帮助她对父母亲这样做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渐调整和改变自己对父母亲离婚事件的认识,使其在理解父母的同时也能改变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1)认知方面

让小C明白父母离异是大人的事,并不是她的责任,相信生活中还是有真正关心她的人,确信自己能从父母或者家人那里继续得到关爱。通过联系学生家长,争取得到家长双方的认同,加强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其真正适应父母离异后的生活,让学生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

(2)情绪方面

让小C学会用倾述的方法,向老师和家人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避免过多的情绪波动。同时,通过多渠道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当前情绪困扰的问题,并寻找恰当的时机协助其解决问题。同时,为避免在谈话时刺激其自尊的可能,我们特意安排合适的交流地点,给她营造一个平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使之打开心扉,和老师进行思想交流,帮助她分析原因,排除不良情绪。

(3)行为方面

通过学校活动,帮助小C树立其人生目标并实现目标的信心,因为信心是一个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之一。鉴于小C家庭的特殊性,我们不断给予鼓励,让她从困难挫折中领会人生的真谛,培养她奋发图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意志力。最终,能够客观正确地看待父母离异的事实,树立正确、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五)辅导过程

作为班主任,只有给予小C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她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績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她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她的心理建设,加强对她的心理监护,使她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她,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1、帮助案例家庭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帮助学生以正确态度对待父母的离异。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人们对离婚多数持否定态度,加之小C年龄小,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要依靠父母的支持。所以,她对父母的离婚很难正确对待。

3、激励学生树立起信心.慢慢的,很少听她提及那些消极负面的事情,我很高兴。也许她的转变没有靠学习成绩来证明,但是她的生活态度正悄悄发生着质的变化!

(六)效果分析与反思

本案通过长时间细致观察,了解了小C心理特征,把握住了各个教育契机。缓解了小C内心的焦虑和暴躁,使其能正视父母离异的事实,理解生活的现状,理解母亲以及对其寄予的期望。

通过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加强与社会交流,小C重拾了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心胸逐渐变得开阔,学会包容一些人和事。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孩子大一些,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发扬“师者父母心”,要给予离异家庭学生更多的爱,爱是最好的教育。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日常生活中,如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关怀,用师者的爱去填补他们失去的亲情,使他们不受冷落和歧视,使他们感受到生活处处充满温暖。

当然,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良好的学校教育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帮助离异家庭的父母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协助他们了解孩子所思所想,及时地做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的环境,同孩子一起走出心灵困境!

猜你喜欢

离异家庭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请你们关心我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