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

2017-05-05朱恩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朗读语文

朱恩华

【摘 要】 朗读是中职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然而,现在,在中职课堂很少听见琅琅的读书声,朗读似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堂点缀。本文结合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现状,试图通过探索与实践,使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和课堂活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关键词】 语文;朗读;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书声琅琅”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但在许多中职学校平常的课堂教学中,琅琅的书声似乎早已沉寂。事实上,中职语文朗读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塑造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就必须在朗读上下工夫,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

一、朗读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

中职学生文化底子薄、基础较差。课堂上容易“神游九霄云外”,对课堂教学内容自然更是“不知所云”。而朗读不仅需要动嘴,还要动眼、动脑将阅读信息转化成有声的语言。通过纵情地诵读,自然而然使学生集中精力,获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知识、技能、情感,领会文章的韵味,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现行的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像《荷花淀》《琵琶行》《荷塘月色》等都是在语言上经过千锤百炼、极具美感的佳作。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朗读,如速度的快慢、语气、表情的变化等,才会使文章的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感受作者的心情和心境,助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3.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是培养语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语速和轻重缓急的语气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准语调、读清思路、读出情感、读顺文气、读懂句法,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的语感会渐渐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会随之提高。

4.有效积累知识,提高记忆力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需要积累。实践表明,朗读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得多。当然,反复朗读、多读多背,也能刺激大脑,加深记忆。

二、课堂教学朗读的现状

时下,中职学校的许多课堂已经很难听到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了。有些学校,不仅很难在早读课堂上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或者干脆取消了早自修,在专业班课堂教学中连朗读活动几乎也难得一见。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对朗读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底子薄弱、基本功较差,课堂朗读效果不甚好。有的认为课堂朗读作为学生熟悉课文的手段还行,若要好好训练既占教学时间,效果又非常有限。课堂上,教师注重更多的是对课文的分析、讲解,而对朗读则关注的少之又少,朗读成了课堂的附庸。

2.学生对朗读缺乏热情

中职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低。对于专业课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一些,而对文化基础课则不感興趣,语文朗读效果往往会更差。在语文课堂上,男生班、工科专业的学生不愿开口读或不敢读,主动性不高,朗读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教师更多利用多媒体或音频录音给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听众”。

3.缺乏朗读方法的指导

朗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只了解一些朗读知识,只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而忽略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往往指导方法也显得单调、生硬、机械。在朗读的引导上,也只是“请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语句的停顿、字词的轻重音”等隔靴搔痒式的引导,以致学生不得要领。

三、丰富课堂朗读教学内容的几个方法

成功的课堂朗读是对文章艺术的再创造。怎样让朗读焕发新生,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笔者浅陋地建议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

课堂朗读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朗读氛围的营造。古人云:“入灵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同化矣。”首先,要强化和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主动朗读。其次,要激励中职学生的心志,在语言上不断提示如“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总有一天会给你惊喜”“朗读、吟诵是最佳的读书方法”等。再次,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如“语速读得不错”“断句很正确”等,给学生带来被肯定的赞许。最后要向学生提供准确清晰、洪亮流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示范性朗读。老师一旦参与其中,就更容易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到朗读中。

2.运用合理的朗读形式

课堂上,合理多样的朗读形式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范读是最基本的手段。美的朗读是从模仿开始的,对于基础偏差的中职学生,讲授那些感情激越、读不到位的课文,范读能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能增强学生朗读兴趣。

小组读是最佳的形式。中职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分成4人一组,每人都有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既消除了心理负担,也能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分角色读很受欢迎。诗歌、散文是最佳的分角色读的素材,豪放、慷慨的《赤壁怀古》适合男生齐读,清新、婉约的《雨霖铃》女同学齐读效果更好。课文《荷花淀》《项链》《雷雨》等戏剧、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特别适合这种形式的朗读,容易调动学习热情,很受学生欢迎。

3.合理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

叶圣陶先生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要让学生读得准,读得好,读得有情,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朗读上作适当的技巧指导。比如《雨巷》意境凄清而优美,节奏起伏不大,语气舒缓,可多用气声和虚声。而《沁园春·长沙》则行文流畅,气势雄伟,节奏感强,形象壮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佳作。教师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境,训练学生在确立基调、处理顿连、掌握轻重、控制语速等技巧上,达到“轻重相宜,停连适当,抑扬顿挫,快慢有致”的要求。学生一旦掌握了朗读技巧,就会读得错落有致,读得有韵味、有节奏感和富有音乐美了。

4.保障课堂朗读的时间

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分析和讲练,占用了学生的朗读时间。学生很难在读中感知文本,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要紧抓课文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多读精讲,挤出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亲自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文字、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去获取真知,发展思维。

总之,语文课堂朗读不但包含学生丰富的思维活动,而且蕴含丰富的情感活动。只有重视课堂朗读的作用,创造出良好的朗读氛围,采取适宜的朗读指导,确保朗读的时间,中职学生对语文朗读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也一定能读出独特的理解,个性的思想和多样的情趣。琅琅的书声重回课堂不再是美好的回忆,中职的语文课堂就会有趣、有味、有生机。

参考文献:

[1]林彩銮,姚金玲.浅谈中职语文朗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1(90).

[2]王燕君.此时“有声‘胜无声”——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浅说[J].中国科技信息,2008(1).

[3]浦培芳.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业,2013(30).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朗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