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案”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017-05-05高洪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学案教师教学

高洪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23-02

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这无论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还是面向未来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适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所谓“天道酬勤,亦酬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爱学,会学”这是大王镇中心初中在借鉴东庐中学“讲学稿”基础上形成的自己的特色。

一、激发动机体现自学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掌握某种学习方法,首先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学案”的使用首先表现在加速了教师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真正体现“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其次,教师充分利用“学案”的特点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自完成作业以及钻研问题、寻根究底习惯的培养。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增强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的学习中,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品质得到了优化,学习情绪日益高涨。

二、研究学情体现针对性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活跃气势,闪动的灵气,智慧的语言无不显示了学生的巨大潜能。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读书吸收,自己感受体验,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他们才能自己明白事观,自己感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优秀的“学案”来自于备课组成员认真的备课是将“集体备课”真正落到了实处,使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因此,教学思路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又有个人充分施展的空间,既加速了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又促进了中老年教师的进一步创造;由于精选习题既减轻学生过宽的课负担,又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既体现了合作研究,博采众长,又留有公平竞争的余地,既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成了显性思维,把教师的静态的个人行动转化成了动态的合作研讨,又为个人提供了个性化研究建构的可能。由此,备课这一日常的教学任务工作便上升到了教学研究的高度、培训、教研、备课、上课不再互相游离,而是依据学情逐步达到了和谐统一,从而牢固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

三、具体明确,体现操作性

为了便于师生运用“学案”,“学案”有具体明确的学习指导要求,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合二为一。陶行知先生说;“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学案”既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又是教师的教案。一份“学案”在手,目标明确,话题集中,时间分配合理,学生完全可以丢开辅导资料,甚至可以丟开课本,同时也便于教师解除束缚开启思路,高频率地使用电教手段,学生思维容量也随之增大,表达机会也随之增多,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密度。教学中一般问题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解决,让所有学生一次又一次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能积极主动地接受更多的学习任务。期间“愉快教学”、“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感教学”等都得到了体现。师生对问题的探讨是自然有效的,洋溢着一种和谐的气氛,形成愉快的教学心境,从而构建了健康的师生关系。

四、因材施教体现差异性

运用“学案”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得以实现,以“学案”为裁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可以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课上教师避免重复,创设氛围,抓住契机,因生制宜,启发诱导,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交流,标新立异,互助合作,化知为能,从而实现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学生按“学案”的要求预习是一种主动的达标,中等生,学困生逐步树立了自信,体会到了个人劳动换来的进步与收获才是最好的回报的道理,有了愉悦的成功感。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下个阶段的学习中去,随着教师的不断引导,随着时时尝到学习甜头,“深刻预习,活泼研习,精减补习”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原则。

总之,我校“学案”的实施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准确解读,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相信:随着“学案”的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定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并且会形成我校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

猜你喜欢

学案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乡愁导学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