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博物馆管理模式探析
2017-05-05陆文静
陆文静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 400015)
[摘 要] 随着目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改革变化越来越大,我国博物馆开始逐渐走向了开放式模式,很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博物馆现代管理,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采用了详细探究的方法对现代博物馆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对目前社会发展有帮助和构建作用。
[关键词] 现代博物馆;管理模式;探究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85
[中图分类号] G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92- 02
0 前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博物馆在大家的眼里已经非常普遍,这与公民生活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属于大众文化。在2008年,国家文物局在各级文物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費开放。从那时开始,我们发现那些陈旧的博物馆管理模式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改革,这让博物馆在新时期出现了新的面容,让全民共享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1 我国博物馆管理的重要模式
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博物馆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这些转机已经改变了国家政策,但是从目前的角度来看,我国博物馆管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中管理。在这种体制下,由国家文物局和各级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博物馆的经费、馆藏品的定级、工作计划及人事安排都由国家相应的管理部门用行政手段统一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博物馆是没有自主权的,更缺乏独立性。也缺乏一些文化部门的活力,这样是不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的。二是在一些受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环境的影响后,很多藏品和设施都已经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效益,有一些地区是把博物馆当作旅游业的一种表现手段,这与博物馆非盈利特征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现代博物馆应该采取什么管理模式呢,这是目前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
2 现代博物馆管理模式的设想
2.1 健全的法人制度
法人制度是现代事业管理模式的重要基石。如果博物馆的法人制度足够健全,那么可以帮助国家实现所有权的机制,实现资事分开,政事分开,建立统一的博物馆主体,让自身拥有经营自主权,能够承担法律责任制。
建立博物馆的法人制度和企业制度不太一样,自己负责盈利或者亏损。很多国家需要在监管下负责博物馆经营管理,由于博物馆具有特殊性,在资金上很难实现自负盈亏,因此国家应该给予博物馆更多的支持。博物馆是按照年限进行业务制定,对财务情况和运营目标都有具体的规划,政府部门只需要按照财务预算进行拨款即可。这样一来,博物馆的法人为了经济效益需要迎合市场需求,这给文化产业建立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博物馆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2 实行文化管理模式
博物馆通过文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知识,并且呈现了上千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和意义,因此现代博物馆应该在管理上处于穿插文化理念。
2.2.1 提高馆员自身的文化素养
博物馆馆长应该从普通员工的角度提高自身的修养,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如何在文物特征上掌握业务知识,掌握如何保管这些文物方法。博物馆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提高员工思想,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思想觉悟是影响员工以后工作水平的主要因素,对于博物馆员工的思想,馆长必须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建立一个自身建设平台,帮助更多员工提高自身水平目的。
2.2.2 服务方式上体现文化内涵
服务方式上我们应该展现文化的内涵,所谓的内涵需要建立在文物陈列基础上才能够展示出更多文物给大家带来的历史含义。在服务方式展示上边可以利用灯光、配置、布局来增强视觉效果,可以让她们受到艺术上的熏陶,获得更好的享受效果,这是在灯光艺术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效果,而不是穿行在一堆陈旧无光的老古董中。
其次要在导览方式上体现人性化。很多博物馆文物的价值体现在文化当中,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身上蕴藏着的文化,博物馆存在的目的就是保存、传承并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所以博物馆一定要采取多种方式给参观者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既可以采用人工讲解,也可以在感应的方式下播放事先录好的音。很多大型博物馆还采用英语进行解读,这更能体现国际化趋势,但是同样也有一些翻译人员会配置在博物馆各个角落,是方便参观者更好的欣赏文物作品,解读一些作品的含义。讲解人员不能够只顾着自己讲解,这是博物馆新来员工工作的大忌,员工更应该注重参观者的反映,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情况,这是为了加强直接的文化交流。
再次是进行文化产品的开发。在博物馆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有特色的文物,根据这些文物我们可以开发一些文化产品,这可以解决博物馆资金问题,能够快速带动市场经济发展,传播博物馆文物理念精神。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国家政策正确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结合博物馆案例,制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当然这种体系不需要面面俱到,也不能够太过僵化,要坚持自身原则进行处理,在管理上更应该注重员工的利益,注重参观者的欣赏后的态度,制定出评价体系后,一定要认真执行,不能流于形式。在坚持遵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管理者要注意切实关心员工的利益,为员工排除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
3 结 语
经过上述的分析,不难发现,目前博物馆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搞好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它自身的活力,发挥其公益性文化的社会价值,树立博物馆的公益形象,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群.超Y理论与博物馆管理模式探讨[J].博物馆研究,2009(4).
[2]周静.现代博物馆管理模式探析[J].东南文化,2009(4).
[3]刘万杰.学习组织理论与博物馆管理[J].博物馆研究,2009(3).
[4]申永峰.试论博物馆的团队建设[J].博物馆研究. 2009(2).
[5]刘洪.构建和谐博物馆探索[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1).
[6]姚雅欣.价值工程方法论与大型博物馆的绿色效能管理[J].中国博物馆,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