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台艺术主持的功能

2017-05-05杨兵

艺海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杨兵

〔摘 要〕在现行的播音主持教育和业务运用中,固定印象认为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可以涵盖、替代舞台艺术主持,这是一个重大缺失。其实舞台艺术主持有如下功能的承载:一是话语内容创新,二是艺术鉴赏普及,三是民族文化传承,四是职业路径拓展。

〔关键词〕 舞台艺术主持 话语创新 艺术普及 文化传承 职业路径

在当下的主持情境中,舞台运用广泛,如电视综艺类节目中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等,脱口秀节目中的《金星秀》《今晚80后脱口秀》《脱口而出》等,喜剧类节目中的《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等,以及相亲类节目、求职类节目、益智答题类节目和各种开幕式、发布会、论坛、婚礼、晚会活动中都有运用。

笔者认为,区分舞台还是非舞台的标准是:室内演播室凡属没有现场观众且是主持人独自坐姿口播或固定站姿无走动过程的都是非舞台主持;值得注意的是,室内非舞台主持必须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历史纪实类节目中的《档案》也没有现场观众,但主持人有较大走动,有舞台路径,所以笔者认为属舞台主持范畴。户外节目旅游类、美食类、真人秀类等空间范围过大,主持场地不固定的都属非舞台主持(如《奔跑吧兄弟》《花儿与少年》)。户外多地联合播出的文艺晚会属于舞台主持,除此之外,户外空间不固定、场地流动性大的都非舞台主持。舞台主持类型场景丰富,而在这些可见的类型场景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会有艺术表演的存在(除求职、婚恋、益智等特定内容极少含有艺术表演但又属舞台主持的),这就是笔者重点探究的内容,即舞台艺术主持。笔者认为舞台艺术主持有如下功能的承载:一是话语内容创新,二是艺术鉴赏普及,三是民族文化传承,四是职业路径拓展。

一、话语内容创新

现在很多舞台主持的情境中,主持人按固定台本或者见字发声现象较多,但很多舞台艺術主持人被广大观众称为报幕员,缺位的是主持人话语的创新。笔者从大学时期开始舞台艺术主持至今,根据自身实践、观察、体会,发现九成以上的舞台艺术主持词与艺术作品内涵关联不紧密。演唱者是国家几级演员、获得什么奖、参演了什么,占据了舞台艺术主持词的较大篇幅。演唱者固然要介绍,但通常在节目单、海报上会有长篇介绍,观众在那里是可以看到的,过于冗长的信息,再到主持人话语里重复,或多或少破坏了舞台艺术的审美意境,让观众总在一种年终述职的情景中开启舞台艺术欣赏,着实会让人乏味。正是因为我们的重点都关注演唱者、表演者的头衔,一定程度也削弱了舞台艺术作品内涵的传播。因此,关注所串词的舞台艺术作品内涵,比介绍某个头衔更为重要。而在电视晚会的舞台艺术主持中,这种重头衔、轻艺术作品本身的现象更为堪忧,有一种趋势和误导,只要演唱者、表演者是大腕红人,作品可以随意或是忽略;九分聊大腕最近拍了什么来制造话题,最后一句请欣赏什么。而在剧院的舞台上请欣赏什么、表演者是谁是固定语态,在诸多舞台艺术主持人、导演的意识里介绍艺术没必要,此时的主持人就是报个幕,这是一种大的遗憾。特别是高雅艺术,导演、主持人更注重的是谁来演,而相对较少或根本不介绍演什么,这算不算扼杀观众了解舞台艺术作品内涵的机会?观众看不懂、看不明白高雅艺术的症结,或多或少也在于主办者是把舞台艺术主持定位为主持人还是报幕员,或者单单是“表演者个人简介的有声版”。

在舞台艺术主持的串词过程中,还有一种现象是过于抒情。特别是歌曲、舞蹈类节目较常见,惯用排比押韵,初听是如诗一般很美,也和作品有点关联,但仔细推敲下来,这样一段话语换个作品也好像通用,有点万能模板的意思。舞台艺术主持中的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境,是需要“私人订制”话语台本的,而且每一个艺术作品也是具备这些话语内涵的。作为主持人或是给主持人台本的导演,应该更多关注舞台艺术作品及背后的精神境界。

舞台艺术主持承载了艺术作品传播的重大功能,这种功能需要主持人把话语当艺术,用心且创新,而不是自甘报幕,也不要归结于导演定了台本,“我只是主持人改不了的”。为了让舞台艺术作品内涵更便于观众理解接受,为了使整场舞台艺术活动效果更好,这样的出发点难道会有导演、组织者拒绝吗?

二、艺术鉴赏普及

笔者能意识到舞台艺术主持的艺术普及功能,得益于2014年两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舞台艺术主持实践。在此之前,一位非主持专业的音乐教师主持了此项活动的前两场。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感知,音乐教师能主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更了解艺术作品本身。从那位音乐教师的主持经验分享中,我找到了舞台艺术主持的一个重要功能:艺术作品欣赏的普及,除此之外,舞台艺术主持人还要能内化于心的通俗传播给观众。简而言之,就是要对舞台艺术作品的内涵有储备、更熟知,比如什么是和弦、和声、休止符,这些问号也唤醒了笔者对舞台艺术作品本身的重视,这种重视也运用在了这次艺术活动中,收到的效果也很显著。

在2014年湖南省“雅韵潇湘·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主持中,笔者深切体悟且实践了这一点。比如“潇湘”一词,笔者通过深入了解,其内涵深厚,所以就本着文化内涵的理念写下了这样的开场词“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浦,潇湘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里;潇湘是刘禹锡词牌里的深月夜明,是红楼梦大观园里的江南景致;潇湘是戏曲里的夜雨,是琴弦中的风云。当我们纵览典籍,欣喜地发现,‘潇湘一词本就是艺术与美的象征。”这样的表述也符合了晚会艺术作品的总主题,又传播了文化。

同样在介绍表演节目时,其中有一首歌曲是《我的太阳》,经过细致了解有其背后的故事,就形成了这样的串词“当时二战后,意大利作为法西斯战败国,新政府组建后,国歌还未形成。1940年,芬兰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意大利运动员进场,乐队指挥犯难‘我该奏响怎样的旋律呢?这位乐队指挥急中生智,想起了《我的太阳》。于是,《我的太阳》在意大利又有第二国歌之称,接下来我们就在《我的太阳》中感受这份热情洋溢。”而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也有背后的故事。将故事融合,也传播了作品的精神品质。“《百鸟朝凤》在最初曲谱的扉页上,有一段这样的话‘一代弟子、只传一人,此人,德为先 、艺要精,有请德艺双馨的表演者......”即夸赞了表演者 ,又不同于简单的抒情,还表现了民族器乐的精神追求。这两段节目串词介绍,笔者在舞台上主持时的感受是更贴合作品的艺术境界,也为观众了解艺术提供了参考,具有普及的意义,同时也获得了观众持久的掌声。

这次舞台艺术主持的感知,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使笔者有了更多思考。艺术作品如何在舞台艺术主持中普及?比如:介绍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区别,朝鲜族舞蹈、傣族舞蹈、苗族舞蹈等不同地域、民族的舞蹈和他们的民族、生活、风俗有何关联,长笛、风笛、竹笛有何不同,不同的歌曲、舞蹈、戏曲、戏剧、器乐最初的产生与发展,音乐家创作时有怎样的过程......我们可归纳总结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艺术作品本身承载的内涵,通过主持人自身的学习积累,精选出适合艺术作品普及的内容,有利于观众了解艺术的实质。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最终也要回馈给生活中的人们,才能让艺术,特别是高雅艺术不那么曲高和寡。舞台艺术主持人当仁不让,有意识也有必要做艺术的鉴赏引领者、艺术作品内容精神的审美者、传播者,真正使艺术普及大众,这也是舞台艺术主持人業务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民族文化传承

在艺术欣赏普及之中,舞台艺术主持承载了文化传承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数典忘祖......”当我们担心食物转基因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在笔者任教近六年的课堂里,也不时忧虑着文化的“转基因”。在笔者所教的课程中,有一项话题说话,总会谈及你所知道的明星、名人、节日或风俗;而随着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增大,听他们说到的人名越来越多是英文字母代替着汉字,听到的节日诸如“愚人节”、“520”,而知道的风俗是“感恩节的火鸡,美国总统亲点的那一只可以很幸运的活着”……

笔者因课程内容需要,有一节广播戏曲节目篇章,选取了一些具代表性、经典的戏曲唱段欣赏,绝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听完30秒,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笔者的震惊深思。当问及聆听感受,“95后”的他们更是直率的说“难听”。一边是汉语桥的外国选手享受着并高唱戏曲,一边是炎黄子孙的当代学子避而远之。这种现象深思的结果是:民族艺术,特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舞台艺术主持具有重大的当担和责任。我们也不能完全归结学生的不是,他们与父母都会有代沟,与上百年、上千年的戏曲如何不会有疏远。而大多在小学、中学又极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这种艺术、传统文化的熏陶,突然在他们流行的世界里放入古老,确实有些不适应;但这不应该是理由,所以现在教育部也出台了加强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相关方案文件,更重要的是艺术背后的文化传承。作为舞台艺术主持,我们挖掘艺术背后的故事、创作背景,最重要的也是凸显文化传承的功能;特别是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如京剧的唱念坐打、生旦净末丑都有些什么耐人寻味的趣味轶事,即便没有,是否可以根据史料结合现代传播方式创造出符合年轻人心理的方式方法,生动创新的走近他们。正如笔者后来在课堂介绍了一些唱词唱段里所折射的文化内涵,年轻的“95后”也开始了用心聆听。文化需要传承,而艺术中的戏曲、二胡、古筝、阮、琵琶、扬琴等民族瑰宝与文化,也需要我们在艺术欣赏之中更多的关注与传承。这也是舞台艺术主持更为重要深层次的承载与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有时,笔者也思考古典文化、传统文化为何不能取悦年轻人,当打开中华书局出版的古典书籍或其它古籍,一行中有三五个字你不认识,比起其它通俗读本,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要低得多,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查阅字词、理解文意,而他们在智能手机里三五秒一个网页页面,是极度缺乏这样耐心的,而传统的艺术、传统的文化,在年轻人大多缺乏耐心的情形下,也难以走进。在舞台艺术主持的空间里,每年全国各地主办的各类各级的舞台艺术演出活动至少有上万场,如果我们能在那样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里,进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就如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的民族表演一样吸引了年轻“95后”微信转发一样;而这样的传承需要舞台、艺术、传统文化的精选、创新、融合,最佳的融合点在舞台艺术主持人那里。

四、职业路径拓展

长期以来,播音主持的教学还是立足于有稿播音为主、无稿播音为辅,也许是近年来视频直播的兴起,院校教师也意识到即兴表达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无稿播音主持的课程内容也开始了实践训练。还有一种现象是绝大多数院校的播音主持课程教学体系还是偏重在广播、电视媒体,而在全国,与广播电视数量相当的剧院舞台也需要主持人,但没有专门的培养计划、体系课程。

正因为培养的重点方向,课程倚重的是新闻传播学、语言学领域,极少偏重艺术各门类的知识,所以播音主持课程与剧团需要的舞台艺术主持人相距甚远;因为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要求,肢体动作幅度也不应过大,而舞台艺术主持相比广播、电视主持而言有更大范围的走动,肢体语言需要更加灵动自如。再者,舞台艺术主持本身要求主持人不能拿稿,因为与现场观众互动概率均大于广播、电视录制现场,所以需要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在舞台艺术主持中,发挥着更显现的效果,因为舞台与现场观众之间,特别是剧院里,主办方不可能架设一个提字器,总是看手卡的舞台艺术主持人,也破坏了艺术情境意蕴。而在现有播音主持教学体系中加入舞台艺术主持课程,从肢体、现场即兴,包括活动流程策划、礼仪等方面,可以极大提升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如果广播、电视、网络是播音主持学生职场就业、梦想事业的一、二、三空间,舞台艺术主持就是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与广大百姓文化艺术渴求相适应的第四空间,而这个空间也能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拓展更多未来。

舞台艺术主持课程较适合有优势开设的院校,首推是艺术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等。因为在这些院校里,各种器乐、民族、美声、音乐剧、舞蹈、表演等艺术专业师生云集、演出众多,能近距离感受艺术,也方便学习交流相关艺术门类的来龙去脉。就如笔者所在的院校还有湘剧专业,近距离接触后才了解花鼓戏与湘剧还有不同,而那些艺术门类越是多样的院校,对于培养舞台艺术主持人所能提供的资源、实训平台就越丰厚,更能促进其培养艺术涵养全面的舞台艺术主持人。

当下九成以上的舞台艺术主持人,过多重视头衔的光环效应。极少或忽略介绍艺术作品本身,介绍时多是“拿来主义”,别人给什么就念什么;这样极大阻碍了艺术欣赏的普及,期许舞台艺术主持人从自身开始去热爱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多去感受、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拓宽视野,在播音主持的教学体系中,增强专业训练。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在舞台艺术主持中去话语创新、普及艺术,让更多人理解认同艺术的魅力,舞台艺术主持人也才能脱离纯粹的“报幕员”,才有更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