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之困:社会进步的“副产品”
2017-05-05李振
李振
交谈,本是一项基本的社交技能,长期以来,却成了困扰许多人的难题。
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到珠江新城的地铁3号线上,张明坐1站的时间需要10分钟,因为他每天上班要同2000多人“竞争”才能挤上地铁。地铁车厢里同样拥挤,距离近得犹如人们在“交头接耳”。为避免尴尬,张明与所有人一样,站稳抓牢后的第一件事基本就是掏出手机。
在张明看来,每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有序而封闭的生活:总有加不完的班,早9点晚10点的工作将他拴牢在家与公司两点一线上。
因为从事的工种,他在工作上接触到的异性不多。除了编程,他几乎没有工夫去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在与异性交往时“不知道聊什么”,成了他的一大困惑。在几次交往受挫之后,他承认自己“不够幽默”、“有点乏味”,由此开始失去自信。
据2015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关于社交障碍,占比最多的受访者(44.1%)认为“找不到共同话题”,其次是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39.8%)。受访者的其他社交困境和障碍还包括怕打扰他人(33.7%)、缺乏幽默感(31.8%)、羞于展示自己的长处(30.0%)、习惯以自我为中心(19.2%)、总担心他人有敌意(13.4%)等。
世纪佳缘CEO吴琳光说,“我总结出此类人群的三点通病:自我意识较强,挑剔他人;性格内向,无法推动话题;过于莽撞,不经意间得罪对方。”
生活环境也是造成交谈障碍的一个原因。“80后”、“90后”在成长过程中既遇到了独生子女政策,又迎来了互联网大发展时代。
“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大多数80后客户是独生子女。”吴琳光说,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很早就被父母告知“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长大后,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了难以开口跟陌生人说话的人。
李佳妮是一名工作在一线城市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她性格活泼开朗,不存在交际障碍,可她的问题在于“不想交谈”。
她的结论是理想中的结婚对象太难找了。“我硕士毕业,已经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子,我理想中的结婚对象至少要门当户对。”
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在他的研究中总结出一套“相称婚配”理论。他认为,“一个有效的婚姻市场总是有完全相称的婚配,高质量的男子和高质量的女子结婚,低质量的男子和低质量的女子成亲。”在他看来,一个有效率的婚恋市场也遵循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利益最大化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加里的理论实质上就是中国过去所说的“门当户对”:很多时候,相亲的前提要建立在等价交换、利益最大化基础上。虽然有点难以接受,却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不会交谈和功利性强,让数量不少的城市适婚白领陷入“交谈无力”的沼泽,导致结婚难的尴尬。
在广西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肖富群看来,这种大龄未婚现象背后,具有社会原因。
“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他们较长时间的求学、频繁的流动以及繁忙的工作,推迟和挤占了他们的婚恋时间;个人内化的社会择偶标准,缩小了他们的择偶范围;社会婚恋道德环境的某些滑坡,让他们在婚恋中过于谨慎甚至心存畏惧。”肖富群认为。
社会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王兴周认为,这是社会转型的伴生品。
当大家都为生存而奋斗的时候,温饱、住房的问题自然是主要的。而现在到了相对富裕的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实现,问题也就变了:隐藏的城市病、工业病、心理病显现出来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中国正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王兴周说,“在大城市,人际交往逐渐变得理性化。交谈無力、交往障碍是社会进步阶段性的‘副产品。”
(李飞荐自《时代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