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2017-05-05张海琳
张海琳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传播、转换、认同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师生平等交流、话语沟通、思想共鸣等方面的转向是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
【Abstract】 The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communication, identity conversion, the Marx doctrine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link, is also one of the hot top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rkers study of the new period, the inno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discourse system, comple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equal exchang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resonance is a new subject.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Discourse system; Innovate
【中圖分类号】 G64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青年人才的“主渠道”和“主战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道路的拓展延伸、中国力量的积聚勃发、中国气派的凝结彰显。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在全媒体、大数据时代,青年价值观的“第一颗扣子”扣什么、怎么扣,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路方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旗帜鲜明地指出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现实性、针对性。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心与兴趣,使“入耳,入脑,入心”更为有力?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旧”话语体系,构建“新”话语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基本理念
创新是一种诉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话语体系的诉求,体现了“旧”话语体系的不足,目的在于使理论之树常青,发挥积极的育人功能。
(一)平实观
话语表达,既是一个人思想观点和能力水平的展现,也是领导艺术的突出反映,同时也表达一个人的态度、立场和感情。正如《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中讲到,总书记善于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传递思想、指明方向,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将治国理政的大道理讲得深刻透彻,高屋建瓴,但不居高临下,既自信大气、又亲切平实,既讲大道理也讲小道理,说务实的话、亲民的话、生动的话;把话讲到了点子上、讲进了百姓心坎里。总书记平实生动的文风,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课程话语体系创新理念大有启发。高校思政课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关键在于如何吸引他们对课程的关注和积极性。课程话语体系真正贴近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进入耳、入脑、入心。
(二)平等观
在现代社会活动中,参与主体的话语权备受尊重和重视。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大时代,具有较强的沟通意识、自我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等,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有独特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他们希望能够平等地与教育者共同学习,互动交流。因此,教育者在创新教学话语体系中,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创造平等参与的交流机会,就会取得真正而真实有效的教学效果,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成为一幅和谐、生动的美好画面。
(三)时代观
社会已经是开放的、信息化社会,大学校园也不例外,对思政理课的话语体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话语内容与时俱进。教育者要熟悉新生事物,特别是互联网知识。在固有的教学内容之外,适当增加生命教育、网络教育等与成长息息相关的新生领域,让课程洋溢时代气息。其次,话语思维年轻化。教学走进大学生的成长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与他们打成一片,发掘学习的动力和潜力,让他们真正融入学习。第三,话语方式社会化。社会发展的新生状态,往往迅速体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教育者只有多了解社会,熟悉新生事物,才不会与大学生之间有话语差异,保持交流的可信度和可续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内在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具有一定的立场和原则,需要处理和平衡以下几对内在关系:
(一)话语主体与话语客体的关系
构成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关键在于,话语主体与话语客体的关系。其中学生和老师是话语主体,教学内容是话语客体。首先,明确国家意志为话语体系创新依据;其次,充分尊重大学生成长实际和思维特点,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教学达到话语的共鸣、问题的共解、思想的共识。
(二)理论规范性与话语大众化的关系
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离不开在“说理”,目的在于达到“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必须具有严肃的规范性,同时还要注意话语表达的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要想被大学生接受,不能回避的是,使思想政治理论表达方式大众化、生动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然,大众化的正确表达,应该是既让人听得清、听得懂,又不能抛开理论本意,更不能“跑偏”的随意化。
(三)中国话语体系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关系
世界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形势变化,是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的时代背景,因此,对西方文化的话语体系的研究,不可忽视地被纳入话语体系创新的研究视野。经济全球化时代,话语权是在异质环境和不同文化空间中获得的,因此,不同话语体系的比较与竞争,是当前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不能忽略的問题,既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话语,也不能封闭自语,必须有自觉的民族意识、国家立场,掌握主动权,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传承历史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从传承的意义上看,如何从历史变迁中探究传统的生成和变革,是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要遵循的方法和原则。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否则缺乏自身文化根基的话语体系是不可能拥有话语权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思政课话语体系自然要体现发展,展示建设成果,实现“承接说”、“创新说”,使思政课话语体系充满时代感,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路径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在于寻找创新的路径。
(一)学科话语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创新,形式上要从概念、范畴、理论建构等方面着手;内容上要从社会生活的话语主导权出发。既需要有一系列直接表达社会根本利益的政治话语,更需要有科学规范的学术话语体系,为话语存在、传播提供学理支撑、合法依据。
(二)话语内容创新
言为心声,话语是思想观念的外在表达形式,不同的话语内容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关系。思政课话语内容的创新,需要根据思政课教学目的,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反映现实的社会,围绕说什么、怎么说等,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话语方式创新
目前,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主要是独话式、灌输式和说教式,使受教育者思想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进而滋生排斥、抵触情绪。基于现代交往理性的话语创新,就是要拓展思政课的话语方式,采用平等、民主、开放的对话方式,在话语的内蕴上融入更加积极的情感。它突破了独话之限,把教学活动的单边传达变为有效互动,使课堂学习氛围充满活力。
(四)话语语境创新
中华语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语境对语义的表达有着多方面的作用。语境通过以显示或暗示、直接或间接等方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对话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通过辩论、演讲、小品等多种途径创设话语语境,丰富话语体系。
总之,如何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以学生为本位,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不断提高课程吸引力,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全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
[2]吴海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