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中音乐编辑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

2017-05-05李小莹

音乐传播 2017年1期
关键词:素养音乐

李小莹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新媒体环境中音乐编辑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

李小莹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在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领域,不同类型的媒介中的音乐编辑的社会需求与主要职责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新媒体音乐编辑应具备音乐、媒介、编辑、版权等多个方面的职业素养。在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应强化“全媒型”音乐编辑人才培养。

媒介 音乐编辑 素养 新媒体 全媒体

不同类型的媒介对其中音乐编辑与传播从业者的工作内容与技术水平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而与传统媒体音乐平台相比,新媒体音乐平台有着不同的特点,由此当今社会对新媒体音乐编辑从业者的基本职能与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首先考察各类媒介中的音乐编辑从业人员的社会需求与主要职责,并分析新型媒体音乐编辑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最后指出“全媒型”音乐编辑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一、各类媒介音乐编辑的主要职责

在传统媒体领域,报纸的音乐编辑工作更多地是与音乐活动报道、音乐时评、新歌推介等内容相关;期刊的音乐编辑工作更多与音乐研究、音乐评论、音乐学术论坛等编辑行为相关;影视音乐编辑则更多地涉及音乐编辑技术、音视频编辑和剪辑、影视配乐等编辑活动。相对新兴的网络音乐编辑,则一方面与音乐数据库建设、数字音乐作品分类与音乐作品推介等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数字音视频编辑等编辑行为紧密关联。本部分即从不同媒介的视角来观察音乐编辑从业人员的工作环节与主要职责。

报刊音乐编辑报刊音乐编辑主要从事与音乐有关的选题策划、文稿编辑、稿件编排等工作,具备“采”、“写”、“编”、“评”的业务素质,掌握音乐通讯、音乐评论、音乐人物特写、音乐广告等音乐类新闻文体,熟悉选题策划、稿件修改、版面编排等编辑工作环节。

虽然报刊音乐编辑不同于记者,但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多数报刊音乐编辑也身兼记者职务,熟悉采编流程,能够根据报刊版面需求自己采写文章或组织他人撰写文章。人们常说,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然而,给别人“作嫁”的过程中,即审读和修改别人作品的同时,音乐编辑自身的学识与修改也不断提升。由此,也就产生了两种类型的音乐编辑:一种是采编合一的“记者—学者型”音乐编辑,他们了解音乐赛事和学术动态等,既能够兼任记者职务从事音乐新闻的采写工作,也能够得心应手地编选别人的稿件;一种是专职音乐编辑,他们具备较好的音乐知识和文化修养,能够对音乐类文稿的质量做出准确判断,虽然自己不写大篇幅的文章,但熟悉版面的编排流程,并且消息灵通,了解音乐学术动态、音乐活动赛事,能够给稿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由于载体和受众的不同,报纸与期刊的音乐编辑又有所不同。音乐报纸出版周期较短,组稿方式较为灵活,为此报纸音乐编辑更加注重新闻线索,组织编写动态音乐资讯,策划报道音乐活动与赛事。音乐期刊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一般为单月刊、双月刊或季刊。由于音乐期刊有更明晰的读者定位,因此期刊音乐编辑多为音乐专业学习背景,在内容编排上更注重编选具有专业性的学术文章,同时兼顾学术的前沿性与深度性。

广播音乐编辑音乐在广播节目中占有较大比例,充分体现音乐作为声音艺术在广播节目中的魅力。广播音乐编辑不仅要参与各类广播节目的配乐工作,还要参与各类专题音乐节目的编辑制作。其中,尤以专题音乐节目的编辑制作最能够体现音乐编辑的文化底蕴和音乐修养。

根据不同栏目的定位与需求,广播音乐编辑需要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当代流行音乐、世界音乐等不同风格与流派的发展历史与音乐作品有所了解,并具备较高的艺术品味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同时,能够胜任文案编辑撰写工作,并掌握相应的音频编辑剪辑技能。

以专题音乐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为例。在广播专题音乐节目的策划过程中,广播音乐编辑要有清晰的主题策划,在明确音乐专题的主题思想后,选取所需音响资料,并以结构严谨的文字巧妙地把音乐和文案结合在一起,传达节目的中心思想。音响资料的丰富性与音响效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节目制作与播出效果。为了更好地架构音乐与文案,广播音乐编辑要积累丰厚的音乐素养,熟悉掌握各类音乐音响资料,广泛涉猎各门类艺术,培养敏锐的选题意识,锻炼提升扎实流畅的文笔。

“整体地观察,音乐的技术传播,按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共计有如下四大类型:音乐的符号记录——乐谱传播;音乐的音响记录——唱片传播;音乐的无线电传播;音乐的电视传播。”①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当代音乐传播理论探索思考之一》,载《黄钟》2003年第3期,第32页。与传统报刊音乐传播相比,广播音乐传播的覆盖面更广,信息传播也更加快捷。音乐传播层面上的技术实践对音乐文化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推动作用。

电视音乐编辑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尤为重要。电视音乐编辑通过对不同画面和故事情节进行情感和气氛的解读,采用与该情感和气氛相对应的音乐语言进行渲染,运用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和声画互补等编辑手法,来阐释某一电视主题内容。

从音乐素养来讲,电视音乐编辑也需要对各种不同类型与风格的音乐作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其中既包括对中国音乐文化——如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等有一个较为广泛的认知,也包括对西方音乐文化,如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音乐的特点与划分有所了解。在具备丰富音乐知识的基础上,熟悉画面所要表达的内涵,将音乐与画面进行有机巧妙的结合。

根据节目或栏目组的需要,电视音乐编辑的工作主要分为前期音乐策划筹备、拍摄期的音乐录制与应用、后期音乐编辑制作等阶段。以前期音乐策划筹备为例,电视音乐编辑和其他栏目组的工作人员一样,要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以便深入了解节目或专题片的定位与风格,并初步拟出一个可行的音乐方案。之后与导演进行交流,在听取导演的具体要求之后,再做进一步调整修改。前期音乐策划筹备期间,有时需要音乐编辑提前完成音乐部分的工作,以备拍摄期时与现场演员“对口型”,或备份拍摄期所需的音乐素材,以应对拍摄时的各种突发情况。

在后期音乐编辑制作环节,电视音乐编辑会与导演,或作曲家共同探讨在哪一个画面和哪一个场景中,运用哪一段音乐素材更为恰如其“氛”。这时候,电视音乐编辑一方面可以就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来阐述采用某段音乐的合理性,一方面还需配合导演或作曲家临时的意图变更,随时调用和采纳更为恰当的音乐素材。

电影音乐编辑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音乐编辑师要协助制片人、导演、音乐总监和作曲家等来完成声音与音乐的相关设计与制作工作。作为电影音乐编辑师,不仅要谙熟各类不同风格音乐,掌握相关音频编辑与制作技术,还需具备优秀的人际沟通能力。

就技术全面的音乐编辑师而言,不仅要能够针对电影拍摄内容需要来建临时音轨和制作原始配乐段落列表,还要能够协助作曲家将音乐和影片同步,为录音环节准备打点轨道,以及在终混中将音乐、对白和音效混合在一起,完成电影声音的最终制作。

通常来讲,音乐编辑师要能够针对电影拍摄内容的需要,在影片后期制作的中间环节,根据剧情的发展做临时音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音乐编辑师可以选取来自古典、流行、现代音乐等任何来源的音乐素材,创建符合电影剧情需要的临时音轨。临时音轨是为了给剧组工作人员呈示音画结合的初步效果,并不是呈现给观众的最终音乐版本。通过临时音轨的制作与试映,音乐编辑师可以及时获得制片人、导演和观众的反馈意见。

音乐编辑师还要与导演、音乐总监和画面剪辑师进行沟通,从而更好地协助作曲家来确定影片的配乐点并做准确标注。在选配乐点和做标注的过程中,音乐编辑师要对每一条配乐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做具体数字记录,包括哪个时间段引入音乐、哪个时间段结束音乐、配乐的长度,以及用文字简要描述每一条配乐的所处场景和呈现方式。

在终混环节,音乐编辑师带着电影的所有配乐段落到终混棚,把配乐、画面、音效、对白混合到一起,实现同步。终混环节中,导演有最终决定权,可以修改配乐的最初设计方式。通常而言,需要2到4周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一部影片的终混。影片终混之后,音乐编辑师还要罗列一份电影音乐的最终配乐列表,也就是电影配乐清单。之后,再将这份列表提交给相应的音乐版权机构进行版权登记和授权。

新媒体音乐编辑从媒介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看,“新媒体”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兴媒体。有一种说法是,“传统媒体”包括作为“第一媒体”的报刊,作为“第二媒体”的广播,以及作为“第三媒体”的电视。而“第四媒体”是指继传统媒体之后,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根据不同的终端,互联网新媒体还可以划分为“网络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两大类,即以PC机等为终端的网络新媒体,和以手机、Pad等为终端的移动新媒体。

从媒体进化和演变的角度看,新媒体音乐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时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轻点手机触摸屏或鼠标,就可以轻而易举和畅所欲为地挑选自己喜爱的在线音乐作品,互联网音乐成为网络时代的快餐式音乐。除了在线听乐,购买数字音乐专辑也成为互联网音乐消费的新潮流。

互联网音乐的发展新机遇促成了新媒体音乐编辑的社会需求量的增大。专业互联网音乐平台对专职音乐编辑的需求量在扩大,并对新媒体音乐编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社会对新媒体音乐编辑人才的要求包括:音乐文案编写、音乐风格辨析、乐谱编辑、音视频编辑、音乐页面排版、音乐传送推广等,以及掌握通过互联网平台编辑、推广、营销音乐产品的相关技能。基于此,新媒体音乐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还要能够运用文字、图片等来传播音乐信息。其中,音乐文案的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要运用文字来对抽象的音乐进行形象的语义表述,虽然并非易事,但却尤为重要。恰当的语言文字,能够提升新媒体用户对音乐的认知度。新媒体音乐文案的采访与写作,应以音乐专业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新闻采编的相关技能与素养,在实践操作中加以锻炼提升。

从互联网音乐平台的实际需求来看,优秀的新媒体音乐编辑要能够对不同的音乐素材进行编辑加工,需掌握素材编辑和平台推送的能力。就编辑工作环节来说,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统音乐编辑的工作职能既有交集,也有所突破创新。不论是服务于PC端,还是服务于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移动电视等移动端,时下的新媒体音乐编辑更加关注用户体验与参与互动。

二、新媒体音乐编辑的职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新媒体音乐编辑应该深谙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聚焦各类音乐信息。作为专业音乐编辑,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流派与风格的作品,在熟悉不同风格与类型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和运用。作为专业型的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人才,所应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素养涵盖面也是比较广泛的,比如音乐素养、媒介素养、编辑素养、版权保护意识等。

音乐素养首先,作为专业领域的音乐编辑从业人员,新媒体音乐编辑要能够准确理解音乐,把握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

从时下主流新媒体音乐平台对音乐类型的一级划分来看,国内外的流媒体音乐平台在音乐类型的划分上基本相似,但也略有差异。以Apple Music(中国地区)为例,其可供用户选择的音乐类型包括:舞曲、爵士乐、粤语流行乐、民谣、欧美流行乐、国语流行乐、怀旧和经典、另类音乐/独立音乐、电子音乐、古典音乐、摇滚乐、韩语流行、节奏蓝调等。而国内主要新媒体音乐应用平台,如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主要依据语种、主题、年代、场景、流派、心情等对歌单进行分类。

基于不同用户对音乐的需求,各流媒体音乐应用平台所推出的音乐类型与歌单划分愈加趋向精准和细化。这一发展态势也对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人才的音乐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音乐素养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以国内主要音乐应用平台为例,为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需求,它们需要对曲库音乐进行分类编排与推送,即对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的风格与类型添加标签。为音乐作品添加标签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音乐修养的编辑或专业音乐编辑人员的参与,从而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准确归类和划分。

因此,新媒体音乐应用平台的编辑与传播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才能为用户提供和传播划分管理有序的作品。音乐编辑与传播者在音乐素养的学习和积累方面,要力求体现专业性,具备过硬的音乐素质。通常来讲,专业音乐素质可以通过平时系统地多听音乐、听广播音乐节目、观摩音乐演出、学习乐器演奏、习奏音乐作品、参加音乐演出、阅读音乐书籍等渠道来获得提升。音乐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听、多看、多积累是必经之路。

媒介素养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是当今最具广泛影响力的新媒体。网络新媒体优势在于其便捷性、互动性与即时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移动终端上获取信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端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与新媒体发展密切关联。

为进一步规范网络音乐产品,文化部曾于2015年8月公布了一批网络音乐“黑名单”,要求互联网单位集中下架120首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产品。这也给互联网文化单位进行内容自审提供了参照标准。对拒不下架的互联网单位,文化部表态将依法从严查处,体现了政府部门在网络音乐监管方面的力度与坚定态度。

2016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公布了《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规定共有7章61条,与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相比,此版有较大调整。新修订的规定对我国网络出版服务许可、网络出版服务管理、监督管理、保障和奖励,以及相关法律责任做出了具体说明,不仅厘清了“网络出版服务”等概念的表述,把“互联网出版”改为“网络出版服务”,增加对“网络出版物”的定义,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还规范了网络出版服务许可的准入条件,其中非传统出版单位进入网络出版服务领域需要更为严格的资质条件。规定还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出版服务单位的内容审核责任,强调“谁登载、谁负责”,“网上、网下相一致”的原则,同时,还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作为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的从业者,了解规范和促进我国网络出版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与条例,方能更好地向用户提供优质音乐内容与产品。

从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职能部门对网络音乐的规范手段与执行力度来看,新媒体内容产品的规范有序发展是时代所需。为此,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者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以推动我国新媒体音乐艺术的健康有序发展。

编辑素养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传统出版正在经历新的变革。和传统媒体音乐编辑所不同的是,在新媒介语境下,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者还需结合新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提升新媒体编辑技能与素养。

首先,新媒体音乐编辑人员不仅要了解和熟悉传统媒体音乐编辑的基本技能与素养,还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音乐编辑的相关技能与素养。对新媒体音乐编辑者而言,传统媒体的编辑素养必不可少,但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尚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还需拓宽新媒体编辑素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差异,体现为一种文化差异,传统媒体是“庙堂式”的,新媒体是“江湖式”的。其中,“江湖式”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分权性、共享性和戏谐性等文化特质。①参见彭兰《再论新媒体基因》,载《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2期,第5-8页。如何从文化特质入手,了解和熟悉新媒体文化属性与特质,是新媒体音乐编辑人员提升自身素养的关键一步。

其次,新媒体音乐编辑人员应掌握时常更新的新媒介编辑技能。时下新媒体音乐编辑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云”音乐资源,可按照既有编辑思想与规划,根据自身目标和需要来选取、分类、组织、整理、编辑和加工音乐素材。这就要求新媒体音乐编辑人员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媒介编辑软件,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编辑行为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把关”对于新媒体音乐编辑从业人员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职责。特别是面对快速海量的网络传播,在音乐内容采编与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音乐编辑从业人员的把关作用和把关意识至关重要。不同的媒体平台因其主管单位、经营机制和技术手段的不同,在内容产品方面会有所差异。音乐编辑人员作为内容的把关人,在舆论导向上不能差别对待,要有一定的标准,把握好尺度。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要自觉把正确的导向放在首位。

版权素养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者唯有在了解和熟悉相关音乐版权保护知识后,才能合法有序地为音乐网站编选音乐内容产品,也才能有助于促进音乐作品在新平台的合法有序传播。

在我国,对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比如,对音乐网站的版权规范是国家版权局“2015剑网”行动的重中之重。国家版权局就此曾下发了通知,要求网络服务商停止传播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并于规定期限内将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此通知一经发布,就引发网络音乐服务商的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31日,16家直接提供内容的网络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音乐作品220余万首。①《未经授权网络音乐下线220万首版权秩序改善》,载“腾讯网”,截至2015年8月4日。http://ent.qq.com/a/20150804/054112.htm在加强版权保护的呼声下,国内网络音乐版权秩序明显好转。先是国家版权局主办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工作座谈会”,之后腾讯、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百度音乐等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联合签署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自律宣言》,用以加强版权自律和开展版权方面的相关合作。

据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年度会议与年度报告资料显示,在“剑网行动”等网络版权监管工作的力促下,中国网络版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版权环境有所好转。而随着版权环境开始好转,数字网络发展中的版权保护问题成为行业各界的热点话题,作为知识产权英文简称的“IP”概念日益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在加强原创音乐作品保护、维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优化音乐产业版权环境等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对音乐版权保护的学习,对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从业者来说尤为重要。传统环境下版权产业的商业模式以版权作品创作方为源头,经由传播者,提供给版权作品的需求方。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版权产业的商业模式以互联网为重要传播和交易平台,版权作品的创作方和版权作品的需求方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各取所需,并就各自的利益展开博弈。提高新媒介环境下的版权素养,将有助于加强对原创音乐作品的保护和对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从而优化我国音乐版权保护环境,促进我国音乐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媒体融合视域下对“全媒型”音乐编辑的需求

媒体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体制、机制、组织结构、盈利模式等多方因素的发展转型。狭义地说,媒体融合是指不同媒介形态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质变,形成新的媒介形态,如博客新闻、微信新闻等。广义地说,媒体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形态的结合与融合,以及不同媒介在内容资源、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结合与融合,如广播电台、电视台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建设与发展而形成的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等。

随着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文件的下发,各省市的电视台也开始进行跨平台尝试,在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开展合作,实现同一节目的双平台播出,以此拓展节目的影响力和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与参与,从而实现“台网携手”、推动媒介融合发展的初衷。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需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平行发展;第二个阶段,“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影响与互动发展;第三个阶段,“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最终实现融合发展。

以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为例,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正在加速,媒体融合的覆盖面有所拓宽。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29家省级以上(含省级)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获准开办网络广播电视,有24家城市电视台获准联合开办网络电视台,有6家广电机构获准开办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服务,有24家广电机构开办手机电视内容服务,有7家广电机构建设、管理和运营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有14家广电机构获批提供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与此同时,全国省级以上广电机构和部分市县广电机构都开办了“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客户端)业务,“一云多屏”到“多屏互动”相继实现,由此,中国的互联网电视正在努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媒体融合新服务,并藉此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②宋艳、熊文瑶《蔡赴朝:五方面强化网络视听业健康发展》,载“人民网”,2014年12月16日。http://sc.people.com.cn/n/2014/1216/c345509-23243202.htm l

新时期,国内各家网络电台也在加强与传统电台的合作与融合发展。以“蜻蜓FM”为例,从其对传统电台节目的编排中可窥见网络电台与传统电台的融合发展情况。蜻蜓FM“广播电台”专栏下有四个板块,分别为:本地台、国家台、省市台、网络台。其中,本地台为用户所在地区的电台。截至2016年9月,蜻蜓FM“广播电台”的国家台频道有35个,网络台有66个。①信息采集来源:蜻蜓FM官网;信息采集时间:2016年10月7日;信息采集人:李小莹。在蜻蜓FM的国家级电台中,涵盖了各类主题的电台节目,如“CNR中国之声”、“CNR音乐之声”、“CNR高速广播”、“CRI环球资讯”、“CNR都市之声”、“CNR经济之声”等。其中音乐类电台节目有3套,分别是“CNR音乐之声”、“银河台中国民乐”、“银河台古典音乐”。音乐类电台节目数量占总体电台节目数量的9%。

经笔者统计,与蜻蜓FM合作的全国各省市广播电台共计1 261个,音乐类广播电台共计206个。音乐类广播电台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是山东、江苏和河南,电台数量分别为24套、19套和19套。

表格“蜻蜓FM”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音乐类广播电台的数量(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数据)

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可集合一千多个覆盖全国各地的电台节目,这对于喜欢听电台节目的听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利。最为关键的是,用户不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随时在线聆听自己所喜欢的电台节目直播。即便用户错过了某一时段的节目,还可以事后回放聆听。因“跨区域、可回听”,传统广播电台联合网络电台后的传播优势有所凸显。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强化全媒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支撑。正如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所言:“全媒传播需要全媒人才,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要把全媒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力举措,加快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全媒化集团军。”②刘奇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载“人民网”,2017年1月11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11/c1001-29013485.htm l

对全媒体音乐传播人才的需求,是新时期媒介发展的必然。就音乐领域而言,全媒体音乐人才更应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文案编辑、音乐鉴赏、选曲推广。也就是说,“全媒型”音乐编辑与传播人才应掌握相应的编辑和写作能力,对音乐作品有独到的鉴赏与评价能力,同时还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有较强的择取和推广能力。音乐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促成了新的音乐编辑、传播、管理模式,此时,强化“全媒型”音乐编辑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责任编辑:韦杰)

李小莹,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音乐编辑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猜你喜欢

素养音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奇妙的“自然音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