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7S”管理制度与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调研分析

2017-05-04杨文宇费腾路朝松

决策探索 2016年24期
关键词:调研素养高职

杨文宇 费腾 路朝松

“7S”是整理(Selrl)、整顿(Selton)、清扫(Selso)、清洁(Selketsu)、素养(Shl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的简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7S”管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成为校企合作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了解社会需求,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身份转变,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为了更好地作出尝试和改革,我们要深入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出的迫切需求,通过到合作的企业中进行调研,一方面,了解学习企业目前的“7S”管理制度及管理成效,另一方面,了解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及培训情况。

一、企业“7S”管理制度

通过对汽车行业4S店走访和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对员工专业知识及个人职业素养的要求。结果显示:“7S”已经普遍成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制度,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了员工的职业素养;相较于专业知识,企业更重视员工的综合素养,如吃苦耐劳、责任心、团队协作、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礼貌修养等。

(一)企业日常管理模式

1.管理制度。每天小检查、每周大检查、每月一次总结。

2.早会。每天早上8点半早会,各个部门都同时开会,进行仪容仪表、任务公布、卫生环境检查。

3.工作流程。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工作各环节签字确认,责任落实到个人,处罚依据明确。

4.工作内容。工作岗位精细化设置,考核标准详细准确,工作环境内有明显的提示。

5.小组晋级和员工评优。考核评比,奖惩制度明确。

(二)管理效果

企业将“7S”方法体现到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流程中,并将其转化成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使之成为员工工作的标准化指南,让员工做事更有规范、更有标准,工作更有效率,资金使用更加合理,人员编制更加科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企业收益。

1.人力成本方面。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进行高效统一的管理,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作为基础,事事做到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工作流程清晰,職责清晰,岗位清晰,每个员工的工作量都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要求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守则,培养自己严于职守的工作作风和自觉的服从意识。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也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压力。

2.节约开支方面。按照“节约”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案,有计划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物料的使用寿命,减少盲目使用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降低费用;每日工作总结,工作精确度推进,随时掌握物资耗费情况,随时调整,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使用制度。

3.日常清扫维护方面。按照“清扫”原则,将日常工作环境单位维护作为常规工作,工程部由被动维修变为主动保养,减少了事故发生,延长了设备使用年限,提升了员工及客户的满意度。

4.员工满意度方面。在这种制度下能够实现责任划分,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以及考核标准,对工作有更多的把控度,工作满意度更高,从思想和行动上接受“7S”管理制度,员工能自觉地实践“7S”质量管理,从而达到了行为自觉、知行合一。

5.团队协作。企业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它的运行需要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但是现实中,影响团结协作的因素很多,在目标明确和职责要求清楚的情况下,每一位员工之间要互相理解、支持和帮助,勇于承担责任,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质。

二、学生管理方式调研分析

了解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对综合素养的认识,从中发现学校教育在学生管理、学生行为习惯、综合素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为今后高职学生管理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一)调查内容

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迫切需要高素质专业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是否对目前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的要求深入了解,是否认识到本行业需要自己具备什么素质,目前情况如何,从而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提高,学校的现有教育模式、内容、方法及手段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些都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信息。通过对合作企业的在校实习生以问卷、面谈等方式进行调研,得到调研结果。

(二)调查结果

1.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对自己的行业不太了解;行业发展前景一般,不清楚、漠不关心;毕业后打算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占一半左右:大部分同学认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结合上述得出结果:学生能够客观认清就业形势和就业素养;对自己的专业认识比较少,对行业没有过多关注,不愿长时间从事本专业。

2.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感受。大部分学生对教学方式方法比较满意,实训课程比较丰富;目前的模式基本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学校的课程及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对接程度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学生选择不清楚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实践教学对将来的就业有帮助,社会实践活动认可度不高。

综上所述,学生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实一体化比较认可,学校所学基本可以与企业需要对接: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素养有需求,但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就业后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

3.学生目前情况。一是宿舍情况:清洁情况较好,没有明显垃圾。但整理程度较差,物品杂乱。二是课堂情况:课堂纪律较好,但着装不统一,学生操作积极性不强,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工具整理不规范。三是实训结果:实训场所设置简单,标识不明显。

总结上述情况,学生目前的生活学习状况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是高职教育一直以来致力改善的目标。究其根本原因,大学提倡多元化发展,鼓励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管理模式既统一也具体。统一的部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具体的部分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在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自由发展,没有固定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各个方面没有标准和目标,自我管理能力越来越差。

4.调查结果分析。经过两方面的调研,一方面,明确了企业更重视员工的个人综合素养,深入了解企业的“7S”管理对员工的日常管理模式和用人需求;总结企业的日常管理模式哪些值得我们学校学习与借鉴。另一方面,总结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生活以及个人职业规划得如何,积极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完成从在校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三、对“7S”管理引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通过企业实习考察、调研,了解企业的日常管理模式,从调研可知,学生从在校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还需要一段不短的距离,也为“7S”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途径。

(一)标准化管理

标准就是规范,企业“7S”管理以翔实的规范要求作为支撑,制定严格统一的奖惩机制对员工进行管理。首先,针对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岗位,形成企业整体的科学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岗位制定与之切合的标准;其次,员工通过培训强化对标准的掌握,并深刻理解标准的重要性。

(二)流程化管理

奖惩机制的重点工作就是流程化管理,事事做到有据可循,件件做到有迹可查。其中包括早会、晚会、安排工作、上班都在考核之中。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必须做好记录并签字确认。这就大大提高了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养成细心、严谨的工作习惯。

(三)团队化管理

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开展工作。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团队文化,通过团队建设,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小组队员之间进行评比,让小组成员不断提升自我。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调研素养高职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