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这事 不能碎片化 拿铁阅读

2017-05-04酱鸭

电脑爱好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原书书籍社交

酱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种新媒体和APP为手机端阅读、电子化阅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入口,为了顺应这种习惯迁移,许多以阅读为主的手机APP也开始主张“碎片化”这种事。最近国内团队开发的一款《拿铁阅读》得到了不小的关注度,这款应用的自我介绍是:把书变薄,把书浓缩。

浓缩之后的一本书,用户可以只花很短的时间看完,这样就不必再花大量的时间读完那些几万字、十几万字的书本,而只要读完APP编辑给你浓缩过的内容,就可以学习知识获得进步了。形式上的“把书读薄”,能够等同于思维上的“把书读薄”吗?笔者带着这种怀疑,体验了一下《拿铁阅读》。

APP中搜罗了经济、经营管理、营销与销售、社交与沟通、内力提升这几大类书籍,供用户阅读,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与这几大类同样重要的历史、文学、哲学书籍却没有一本被收录其中。这几大类书籍如果在书店里,大家可以留意到,都是码放在一起的,其实它们有一个共称——“成功学”书籍,打开书单列表,你看到的很多都是“简单高效”、“企业精神”、“时间价值”、“社交技巧”、“改变思维”这样的关键词,还有某CEO的自述之类。

笔者并没有鄙视这类“成功学”书的意思,有时候我们——特别是作为一名社会人,有必要读一读这类书。但是年轻人自我养成和自我价值的培育,不是靠“成功学”来解决的,在自己的思维空间形成之前,就急切地去吸收别人的方法论借以提高自己,这可能不是一种多么扎实的好途径。只是觉得,文史哲类的图书,似乎才是被现代人轻视的那一方,是更不应该放弃的那一方。

翻开APP中的一本书,上面会注明原书字数和“浓缩”之后的字數,以及花多少时间就可读完。一些浅显的书大概也就半小时,一些比较厚的论著可能要花数个小时甚至更长。《拿铁阅读》的初衷其实很不错,它至少提供了一个入口,比如有一些书你确实不用完整地读完,可以通过这个APP,快速阅览一下其中的内容、思路、结构、逻辑性、专业程度,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去寻找原书通读一遍。这样可以为那些自称“很忙碌”的人士节省不少的时间。

然而它从某方面也在表达一种不太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顺着“碎片化”、“轻量化”这种特性的掩护正在渗入手机端。别忘了读书不仅是单纯的看文解字,也不仅是记忆、拓展知识量,读书的过程还是自省、回忆、联系和反复思考的过程。假如只追求量和方法复制,花一个月读30多本书,还不如专心读一本书,读懂,并学会。

不知道是不是笔者过于传统了,但似乎后者才能做到把书“读薄”,前者不过是真的只在读“薄书”罢了。《拿铁阅读》这样的APP对我们的视野扩展有所帮助,只是这种帮助十分有限。“书”可以不拘种类,“阅读”也可以不拘形式,但“读书”这件事,还是不要太假于人手,不要太碎片的好。

猜你喜欢

原书书籍社交
社交之城
鲁迅与“书籍代购”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白马和马可以是同一匹马吗
《绥远通志稿·文征》辨误手记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水浒传》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播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不该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