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阅读,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2017-05-04高诗蕴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史审题

高诗蕴

[摘 要]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途径之一。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理解题意、寻找答案、了解数学史,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关键词]数学阅读;审题;数学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64-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其中,学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会阅读,当然这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也应将阅读融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在数学阅读中理解题意

读题是审题环节的第一步,学生通过读题不仅了解题目给出的条件是什么,还要明確问题是什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要在粗读的基础上加以细读,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文本内容,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理解题目的实质意义。如教学“比多少”时,很多学生在练习中就出现了看到“大”就用加法的错误。

师:小松鼠有30只,小松鼠比小白兔多5只,小白兔有多少只?读完题目,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生1:30+5=35(只),因为有“多”,所以用加法计算。

生2:30-5=25(只),这里虽然有“多”,但是根据“小松鼠比小白兔多5只”的意思就是说小松鼠多、小白兔少,求小数就要用减法来计算。

师:对于这两种答案,你支持哪一种,为什么?

生3:我同意生2的做法,通过画线段图可以知道小白兔少,要用减法来计算。

生4:我也同意生2的做法,通过验算得知,如果小白兔有35只,小松鼠有30只,那我们就要说“小松鼠比小白兔少5只”,与题目中的“小松鼠比小白兔多5只”矛盾。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读题、画线段图、验算,发现了题目中的大数和小数,明白了要得到正确答案应该用减法来计算。

二、在数学阅读中寻找答案

数学阅读,是获得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疑惑时,通过数学阅读可以帮助他寻找到正确答案。如教学“数字与信息”时,学生对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的数字编码产生了兴趣,通过阅读课本,他们发现了这些号码中的奥秘。

师:同学们,昨天大家收集了很多身份证号码,现在请大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不同的人的身份证号码会一样吗?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不同的身份证号码中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身份证号码的第7至14位表示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

生2:我发现第15至17位是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在的区域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是奇数表示男性,顺序码是偶数表示女性。

生3:我发现身份证号码都是由18个数字组成的。

生4:我发现前面6位数字表示这个人常住户口所在的县市区的行政区代码。

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把模糊、杂乱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三、在数学阅读中了解数学史

数学史料记载着中国数学史的发展过程,阅读数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你知道吗”这个内容,就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铺地锦”的乘法算法。

师:同学们,请你们打开数学课本第14页,自己阅读“你知道吗”,想一想这篇短文里面介绍了怎样的计算方法。你能结合一道乘法算式来讲讲吗?

生:“你知道吗”给我们介绍了一种“铺地锦”的乘法算法,是利用方格来计算的。比如62×37,先在方格外面写上这两个乘数,十位和十位相乘得到18,写在左上方格,个位和十位相乘得到6,写在右上方格,十位和个位相乘得到42,写在左下方格,个位和个位相乘得到14,写在右下方格。最后把同一斜线内各数相加得到积是2294。

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数学阅读和相互交流,了解了“铺地锦”的乘法算法,体会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数学阅读是教学中一个极好的突破口,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寻找时机让学生阅读,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发挥教材的阅读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数学史审题
“三招”学会审题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七分审题三分做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