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3)
2017-05-04张璐周轶凡
张璐+周轶凡
辞旧迎新,又是一年春来到。在过去一年里,我国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既有农村艺术教育问题的再探讨,也有艺术教育中传承与创新的新思考;既有对现存艺术教育体制内存在问题的分析,也有对艺术教育分门别类发展前途的探索。因此,我们将秉持动态的研究视角,对2016年我国小学艺术教育做整体回顾与思考。
一、热点文献
回顾 2016年文献研究,三个方面最为引人注目:一、基于城乡差距上衍生的艺术教育领域的差距化探讨;二、借鉴国外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在我国本土教育工作者根据实际国情进行的本土化研究,引发了对现存教育教法的探索革新和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三、在小学艺术教育中日益受到青睐的实践合唱课堂。
(一)教育差距——不容乐观的乡镇艺术教育
关于教育差距的问题,似乎始终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敏感话题。覃展鹏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張的《陕西省洛南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王卓然的《延边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韦芳的《山区乡村小学教师培养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策略》、王文君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新机制探究》和辛洁的《原平市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等文献重点探讨了在农村小学开展的艺术教育中突出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方面入手,深度剖析了各个角色分工的现状与缺憾。
诚然而论,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教育扶贫更是担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 [1],补齐存在城乡之间的教育落差成为精准扶贫的新任务。以广西为例,针对农村艺术教育现状提出“国、区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的定岗特招以保证教师质量等措施,还创新式地提出“责任承包制”和志愿者服务“结对子”的教育模式,希望能对农村艺术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和良好示范。
(二)“引进来”与“本土化”双向互动
近年来,国内外以声、影、音为切入点进行的艺术教育、教法的研究不断刷新、丰富着课堂实践。朱杰《让童年遇上光影生动之美——儿童影视音乐论坛综述》、韩冰《国际三大主流音乐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探究》、朱盈盈《互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张健的《音乐游戏教学的探析与思考》和刘婧《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思维转型研究》等一系列文献研究,让我们听到了校方发出的声音: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教育的生命价值;创建学习共同体,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良性互动;校级管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仅注重知识的积累,还要致力于已有知识的结构重建。
除了意识理念的转变,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思想的律动性、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原本性、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的民族性这三大国际主流音乐教学法的引入和本土化研究,取得了小学阶段教法全体系融合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与深圳市上外拓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两地分别举办“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法融合全体系培训 (小学一、二年级 )”,借鉴和内化国外先进教学法,在多种资源互动的时代,不仅使音乐教法与时俱进,又不会失去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的历史底蕴。
应当说,艺术学科是最具有创造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定有意味的情景,将韵律、节奏、即兴创作与本民族音乐、舞蹈相结合,达到于无声处渗透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领悟力,这将是引入和本土相结合的新尝试。
(三)实践课堂——合唱的魅力
现如今,中国合唱事业发展处于井喷时代,童声合唱作为最普及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小学阶段经常被作为最适合素养提升的艺术教育方式,合唱也逐渐成为社团活动的一种潮流。从何敏的《小学合唱活动实践探析》、黄珊珊的《小学合唱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张弘的《从小学音乐教学探析中国童声合唱的现状》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中,我们已经在有意识的进行转变,不再仅仅停留于艺术鉴赏类课程,实践课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由于合唱所具备的多声部教学特点,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能动性,也更加让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课堂上体会到了协调、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合唱会经常被作为音乐实践课堂的首选。
二、热点动态
毋庸置疑,艺术教育对于塑造人、培养人以及健全人格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正因如此,社会、学校、教师所采取的一系列实施举措显得有的放矢。
(一)不忘初心——戏曲进校园
近年来,关于传统艺术的坚守传承越来越多的见诸报端,早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 2016年,戏曲正逐步走进各地大中小学,融入到现代的校园生活当中。湖北省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效果显著,从政策引领、精准实施到建章立制,为戏曲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样本”。
推动戏曲进校园是传承、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的重要落脚点。《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重大文件中,均提出要面向青少年普及传承戏曲艺术。尤其在戏曲和民族音乐资源丰富的省份,如安徽省、湖北施州、荆门等地,始终坚持将戏曲音乐引入小学课堂。 2016年,湖北荆门举行了“首届校园戏曲展演”,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丰富校园艺术教育的形式和文化内涵,对加强学生的对优秀民族艺术的理解,落实全面的素质教育,了解基本的艺术常识,提高艺术审美趣味,构建文化校园都有积极作用。
(二)艺术治疗学的功能性
对于儿童情绪问题的艺术治疗学在当今社会被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日渐成为艺术教育和心理学研究的结合点。采取“释放”的方式,让容易形成的自身压力情绪,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表现出来,比如让孩子在各种乐器上自由演奏,让他们充分体会什么是紧张、生气、伤心、愤怒、痛苦、焦虑、恐惧等等。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管理情绪。常用的管理情绪活动有:演奏指挥,音乐模仿,打鼓游戏,节奏性活动,无语言的聆听和演奏,音乐讲故事,音乐舞蹈,音乐心理剧等等。音乐活动是没有对错的,他所有的想法表达都是合理的。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孩子内心的抵抗,让孩子卸下防御,享受自由的表达,因为大部分时候,孩子的行为都是他内在情绪的外化表现。
当孩子逐渐形成了对自我的认知,逐渐探索到自己拥有的能力,就会对情绪的有了积极主动的把控,接下来治疗工作的重点是引向有情绪问题的儿童在团体中的社会交往,音乐治疗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不论人数,不论性格、喜好、年龄等等因素的差别,音乐都可以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交流互动的团体。因此,儿童的情绪行为的治疗更适合放在团体治疗中进行,在艺术活动中去学习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艺术教学法的探讨
从教学法而言,在课堂上,所能构成的三大主体:教师、学生、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法的创新,一直是在小学阶段艺术教育课堂上不断被摸索的。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已逐步形成共识,但书法教育走进小学课堂,还面临诸多问题,《小学阶段书法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指出:课程设置、师资、观念等,都是目前小学书法课堂上的严重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改进教学法,制定课标、一课一得,以赛促写,从而来更进一步的调动书法课堂的积极性。
三、热点视角
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重视性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里、课堂上,而是逐渐扩展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艺术教育本就是一个大的范畴,它不仅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下发展,更与个体、家庭、同学、教师等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只有全面的、动态的、持续的观察,才有可能洞察一二。
(一)艺术教育课堂意义的再思考
2008年,教育部在 10省区市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这一创新举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热议。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艺术教育课堂意义的再思考。艺术教育的课堂,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听音乐、练体型、写书法、会绘画吗?诚然不只如此。艺术教育课堂的渗透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精神引领及导向作用,特别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与传承,诸如“京剧进课堂”应算是十分可取之举。
(二)重视隐形艺术课堂
如果说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舞蹈课是小学阶段的艺术显性课堂的话,那么,不定期的参观博物馆算得上是隐形课堂了。我们似乎给了孩子们一种错觉,参观博物馆便等同于政治教育。实则,如果博物馆与学校艺术教育能够进行良性对接,便能更有助于开拓隐形课堂的实践场所,有助于孩子们对于艺术藏品、文化氛围的熏陶与理解。
四、聚焦北京
过去一年,首都北京几项重要的艺术教育活动引人注目:
2016年12月,北京天桥演艺区公益惠民系列活动之一的“体验天桥非遗文化传承”专场活动在北京天桥艺术大厦临展厅展开,现场吸引了百余名在校师生以及皮影爱好者共同参加,这次活动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演艺区和老北京城市文化的展示区”的要求,学生们不仅欣赏了传统皮影戏的经典剧目《哪吒闹海》和现代儿童剧《乌鸦与狐狸》等优秀作品,还观看了制作皮影的全过程。现代剧目的加入使得皮影这项传统艺术不仅仅在数量和题材上有所提升,更是在精神内核中注入新的血液,传统艺术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天桥演艺中心的皮影表演在传承与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前进。
2016年12月,《书香中国 ·北京阅读季 ·书香童年校园行》走进北京市崇文小学,这次活动特邀一米阳光童书馆编辑部主任、科学同盟网特约主讲教师张汉平老师,进行了一场“探秘恐龙世界——认识科学世界的看门神兽恐龙”的专题讲座。学校始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希望在阅读中加入知识性和艺术趣味,将互动体验渗透到平时的校园学习和家庭教育中,以最大的限度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6年7月26日—8月1日,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国际合唱联盟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活动亮相。中國国际合唱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合唱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通过近二百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中国国际合唱节真正成为全球合唱爱好者交流技艺、展示才华、唱响幸福的盛大节日。
回顾与展望,重视的话不用多说,只是如何来做?如何做的更好?艺术教育仍在路上!
注释:
[1]薛欣欣.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建构[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1):68-71.
参考文献:
1.戴佳龙.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6(16):20-22.
2.岳亚. 音乐教师兼课现象弊端分析——以九江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为例[J]. 中国培训,2016(24):171.
3.肖其勇,郑华.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2):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