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艺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2017-05-04李桂霞

中国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茶叶

李桂霞

[摘 要]茶艺技能的培养是茶艺专业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目标,针对目前社会对茶艺专业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情况,结合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实际,探索一种既符合学校教学特点,又适应企业对茶艺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茶艺专业职业发展培养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26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艺产业发展迅速,相关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开设职业学校茶艺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是促进该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茶艺技能的培养是茶艺专业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目标。针对目前社会对茶艺专业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情况,结合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实际,探索一种既符合学校教学特点,又适应企业对茶艺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培养学生的方法。

1 茶艺专业建设背景

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休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了,因此,人们对茶这种方便又健康的饮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市场调查的资料显示:茶叶消费量从10年前的人均每年200克增至现在的800克,饮茶消费人群结构也不断升级,特别在近几年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喜欢品茶,把环境幽雅美好的茶艺馆当成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了《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4〕19号),文件中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0万亩,培育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2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打造2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培育5个以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不断提升贵州茶叶规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为把我省建成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叶强省打下坚实基础。”

茶文化与茶艺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茶艺行业发展及旅游(酒店)职业教育与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茶艺师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普及茶叶知识,提高茶艺服务技能,学习茶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知识的一门学科。

2 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

在中职茶艺专业教学中,主要是注重对学生泡茶技能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需要,掌握六大茶类的冲泡技巧,并能熟练地掌握和识别各种不同的茶类,对各类不同茶具选择;泡茶时所需要的用水以及对水温掌握,还有对服装、音乐以及茶席布置方面的要求。

在教学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突出我们学校茶艺专业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教学思想上要不断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材进行修改,增加一些本地的特色茶叶的冲泡方法入表演艺术。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训练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应用情景教学,准备一些茶艺表演的内容。还要有思想和作风优秀,能适应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经营和服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良好敬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3 职业现状分析及职业能力

3.1 职业现状分析

目前市场上茶艺馆的建设也更加流行,但是风格趋于一致,个性化的经营日趋减少,大多数茶藝馆都在进行低价的竞争,在竞争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经营氛围,而是在价格上进行低层次的抢客消费,不能提供更多的文化精神上的享受,也不太可能提供更多的饮茶知识方面的指导,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茶艺馆缺乏茶艺专业的技能人才,茶艺馆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增加,但是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短缺,因此无法形成和开展更高层次方面的竞争。

3.2 职业能力

茶艺专业层次的不断提高,需要专业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在茶艺馆的休闲氛围、品茗环境、管理经营、茶艺服务等方面,需要茶艺馆能带给顾客更多的亲和力,服务人员和茶艺师可以给予顾客更多的精神层面上的享受,在精神上的休闲和享受,才是高层次的竞争,这是顾客对茶艺馆、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期望,也是茶艺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茶艺馆在长期提供商品销售与经营服务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场地和设备上培养专业人才的优势和特长,也不断地吸收和培养了部分专业人才,在提供茶艺和服务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形成茶艺馆自己独有的特色和风格,用更加优质的商品经营与服务来吸引客人,不但提升茶艺馆社会效益,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工贡献。

社会化大生产,促使经济繁荣,也使社会分工更加的专业化,茶艺职业技能亦进一步专业化,茶艺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茶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且懂得经营和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茶艺专业和职业技能的大致次序是茶文化知识、茶叶生产制作加工、茶艺冲泡技术、茶水以及功能性茶饮的调配、茶叶的基础知识和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技能掌握。而茶文化在茶艺专业中的体现更是多方面的,如泡茶艺术、解说的艺术、茶器用具的组合、茶席布置及造型的艺术、茶艺管理和服务艺术、茶叶经营采购售的艺术等,都需要学生对茶艺与服务专业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有可能在相应的场所应对相应的文化和艺术氛围,让那些有休闲品茶需要、观景赏析需要的客人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因此需要学生对茶艺馆环境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要达到能精心构思、巧妙布置、营造环境、完美配置、服饰准备,熟练地运用茶艺技能,提供最优质服务等。

4 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4.1 茶艺师职业技能应茶艺需求而产生

茶艺师职业工种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与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是茶艺师产生的直接推动力,也是茶艺馆发展的时代性产物,它是专属于茶馆工作人员的职业工种。学校“茶艺与服务”课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知识,二是实操训练,理论课程方面有:茶的种类,茶的产地,生产加工制作,主要的名茶,还有知识拓展。实操训练课程方面有:茶叶鉴别、茶具选择、用水的要求、沏泡步骤,茶艺表演与解说词的编写、茶馆的服务和茶艺师礼仪要求,茶艺馆服务与管理,两部分的内容在学期结束前都分别有理论考核和实操技能考核。

4.2 满足学生学习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愿望

茶艺专业的学生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愿望,希望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但培训时间、培训经费往往成为制约因素。如茶艺实训室的设施与建设,课时安排紧张,在教学经费上的投入不多,难以营造更好的学习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氛围。因此与企业的联系办学模式就能弥补这些不足,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在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资金和条件,促进学校茶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再就业。

4.3 加大对茶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

随着茶艺馆行业在全国各地的兴盛与发展,茶艺馆业务主管、茶艺服务人员、职业经理等相应缺乏日益明显,茶艺专业的工作性质涉及人际交流、礼仪运用、茶艺专业知识、烹饪技艺、服饰文化、语言表达能力煅炼、规范管理等。重要的是员工的思想认识,能认识到在工作中要学习,通过茶艺馆这类富含文化艺术气息的环境中的工作,提升自我和专业职业技能,因为工作的目的不纯粹是打工赚钱。

4.4 充分发揮学校教学系统化特点

学校教育有着完善和系统的教学体系,学生可以掌握比较全面和完整的知识结构。茶艺专业技能的掌握是茶艺专业人才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也是茶艺专业教学中学生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茶艺专业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的知识与冲泡技艺,还要学习和了解一些调和茶的功能和品种,比如:红茶的清饮和调饮及冲泡方法,能自己配制一些简单冰红茶、泡沫红茶,还要掌握绿茶的玻璃杯泡法、盖碗泡法、壶泡法等,在授课学时合理安排的情况下,让学生体验古人饮茶的情景和心情,了解唐宋点茶法、煮茶法及少数民族中的各种饮茶和茶艺,熟悉各地特色民族茶艺等技能。让学生学会泡茶、品茶的技巧,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和布置包括不同种的茶艺表演中的服装、音乐、配器及表演解说的内容。

4.5 扩大校企合作办学影响力

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和条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企业有许多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有能力做好茶艺专业的管理工作;也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自身专业优势,多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参与社会宣传活动,也能让学生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体验。

4.5.1 加强茶艺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由于市场的需要,职业学校开设了茶艺与服务专业,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很多职业学校在教材的选择上,师资力量的培养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差距较市场需要还很大,许多地方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学校的教师队伍还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在茶艺专业实习的设备上还要加大投入。茶艺技能和专业应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培训和学习,在茶艺师培训教育上,培训老师应根据国家标准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应继续完善教材,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在培训内容设置上过去多重视茶叶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对于茶艺行业来说,更加需要的是懂得人际交流、掌握服务礼仪、清楚茶艺馆环境设计与茶席布置和品茶氛围营造,以及茶楼的经营管理等课程的内容。

4.5.2 创新茶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茶艺中级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能力,还要求学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了解茶艺馆、宾馆茶座和茶叶经营企业工作流程并遵守各项工艺规程;具有主动、热情、礼貌待客的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具有安全与卫生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也能解决一些基本的茶艺专业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具有以下专业能力:

①能用良好的礼仪与沟通接待顾客;②能识别主要的茶叶品级与常用茶具质量,正确配置茶具,布置表演台;③能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音乐、服饰、插花、香熏,能担任三种以上茶艺表演的主泡;④能向顾客介绍清饮和调饮法、名茶和名泉等与茶艺相关的知识;⑤能根据茶叶、茶具销售情况提出货品调配建议。

在实操教学中,我们开辟了第二课堂,为了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在学校的各种活动的演出中,茶艺表演成了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最自愿参加的活动,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茶艺培训和社会活动的一些表演,茶艺技能的提长,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校园里不可或缺的文化风景。不但可以培养大批优秀的技能人才,也给学生留下一种深刻的人格烙印,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以茶礼和茶文化知识去影响周围的人们,因此,我们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了八个主题分别进行不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学习和训练能让学生基本上达到职业能力规范的要求。

第一主题:茶艺基本礼仪训练表演。

学习基本茶艺礼仪,茶艺师与宾客道别时,可通过巧妙利用一些特别的情景教学,加上特别的问候,让客人倍感温馨,使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还可以在实践中购买一些小的礼品在茗茶品饮过程中送给客人。在情景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茶艺服务规程和宾客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满足宾客需求。

第二主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

学生进入茶艺室,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古色古香的茶具和教室装饰——桌子上摆着一张张茶盘,各式的紫砂茶具放置在茶盘之上;墙上有精美的茶文化字画,黑板上还写着与茶有关的诗词和图画,这些和名茶与茶道、茶艺常识有关的布置和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对实践教学有了一种美的享受。

辅导老师也通过学校安排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全国第一个青年技能日的宣传活动、同学们通过对茶艺的表演,让众多参观的群众对茶艺有了兴趣,通过对各种茶具进行讲解:什么闻香杯,什么品茗杯,还有什么茶漏、子母壶、茶道六君子,从“温杯烫盏”开始,到“三品得趣”结束,让大家都看到了茶艺神奇之处,让他们自己也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虽然会有些小紧张,但仍然可以完整地做出一整套动作。

第三主题:茶叶理论知识学习竞赛。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茶叶理论知识,茶类、茶叶产区、茶叶生产加工制作及茶的特点和主要名茶,了解茶文化和历史。众所周知,茶最早起源中国,在我国的西南部,就是茶树的原产地,云南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最古老的大茶树。《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在《尔雅》中就曾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第四主题:名茶冲泡规范与流程训练。

在教学中系统地让学生训练和掌握各种名茶的冲泡规范与步骤,让学生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亲身体验泡茶的过程,领略茶艺表演的美妙过程,体验和感悟茶如人生的思想,要像茶一样,经得起一生的等待,能沉下心来,去吸收知識和营养,改变学生浮躁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第五主题: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不同的任务,有协作、有分工,然后根据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来分析学生掌握的程度,再有区别地加以指导和训练,通过这种安排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教学,让同学的不同性格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第六主题:茶艺解说及表演能力。

茶艺表演要求学生能自己创新,自己编写解说词,因为茶艺表演不仅仅只是几个花架子的动作,还要让学生明白,茶艺是通过内在对茶文化、茶知识的感受,由内而外散发的一种美好,要宁心静气,通过茶艺表演,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茶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在学生中培养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他们是美的传播者。

第七主题:茶席设计与布置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是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构思准备和布置一场茶席,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所有的选器用具,都要围绕这个主题的意境去表现,可以以茶的种类为主题,丰富的茶类,千姿百态的形状,美好的韵味和茶的清香,都让人未饮先醉。也可以选上一个你喜欢的场景来表现,比如说家庭聚会、朋友聚会、郊野游玩、老人祝寿等。还可以以茶历史事件和茶叶的小故事为主题,比如历史上发生的和茶有关的一些故事,还有你了解的围绕着茶所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故事,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所要表达的茶席布置的意境。以茶人为主题,享受着家人的天伦之乐,和朋友的一份的成长岁月,共同的人生经历,包括那些回忆中温馨友谊,配合着情景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让你的一种心情思绪,还有你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一种领悟,或者是你的一种爱好,大自然在四季中的变幻无穷,都可成为学生布置茶席时的主题。

第八主题:茶艺综合设计能力培养。

由于茶文化是传统文化,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更需要一种可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饮品,而茶的营养性和健康息息相关,茶文化的历史传承,茶文化思想的发扬光大,也让茶艺在现代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发展的机遇和市场。泡茶、饮茶、赏茶艺术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人们从审美角度大力宣传茶文化去推广茶艺表演。人们不断地发掘和整理各地不同的饮茶习俗和泡茶的方法,并经过艺术的提炼和加工,茶艺表演带给人们无尽的美好享受。现在所提倡的“茶为国饮”思想,也将茶文化定位成可以“以茶会友、以茶清政、以茶修德”的生活和交流方式,茶文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道德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弘扬茶艺文化和思想与党中央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更加相融合,也赋予了茶艺专业的职业教育更强大的生命力。

茶艺专业的学生是茶文化的传承者,茶艺专业的教师更是茶文化知识、茶艺技能和茶道精神的传播者,教师要用自己的形象和行动感染学生,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专业服务水平去服务社会主义,让茶艺专业的学生以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服务意识和文明的茶礼,让茶文化的思想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烹饪协会组编,郑春英.茶艺与服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同和.茶叶鉴赏[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3]范增平.生活茶艺馆[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香喷喷的茶叶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