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7-05-04史伟
[摘要]通过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创新发展思路:一是开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旅游景点和特色村寨旅游;二是突破传统体育功能的局限性,对传统体育文化功能融于新的文化创意;三是创新传统体育活动方法,融入新颖的活动方式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四是挖掘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对体育产品融入科技和文化创意思维,提高产品经济附加值;五是运用现代科技媒体技术扩大传统体育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产业;产业融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069
近年来,创意产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我国尤其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受到空前的关注和认可。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造性”“文化性”“版权性”“融合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所侧重。体育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两大产业多路径、多层次、全方位整合的结果。融合的路径不同,两大产业融合的形式、深度和内涵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1]广西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经历了一定时期,凸显了一些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对策,通过对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产品进行创意创新,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产品吸引力,使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在资源、产品、市场等“融点”进行全方位的对接,是广西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及开发保护状况
11广西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
据统计广西共有476项传统体育项目,有2项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传统体育项目134项,竞技类18项、游戏类34项、舞蹈类12项、表演类70项,占全区总量的493%。[2]其中,抢花炮、秋千、陀螺、摔跤、板鞋竞速、射弩、民族健身操等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壮族人口集聚区节庆活动丰富,如壮族“三月三”、布罗陀节、壮族铜鼓习俗、花炮节、炮龙节、壮族蚂拐节、田阳敢壮山壮族歌圩、狮王争霸赛等。
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条例逐步完善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继承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根据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实施《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的决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规划(2011—2015年)》,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对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保护。
13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初具规模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特色之乡、民族体育传承馆、民族体育传承人命名管理办法》,对17个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特色之乡、6个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传承馆、20名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传承人予以公布命名,如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花炮、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传统龙舟、南宁市马山县壮族打扁担、壮族会鼓等。
1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初步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为支持、帮助传承人从事传承活动,提供保障措施,包括为传承活动提供场所、提供财政资助、授予荣誉称号、利用公共传媒、公共文化机构宣传、展示和交流、开展学校教育传承、促进国际国内交流等。广西评选了12所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有计划地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活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及部分民族中小学相继开设了龙舟、抢花炮、抛绣球、板鞋竞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构建以南宁市为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服务中心,重点建设以白色市、来宾市、崇左市为中心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区域,建立壮族生态博物馆,对当地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挖掘整合与传承。
2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21利用传统节日庆典发展传统体育产业
广西壮族传统节日庆典有“三月三歌圩”“花炮节”“炮龙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南宁民歌节”等。如“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狮王争霸赛”“壮乡鼓会、扁担舞”活动等,节日期间活动多样丰富,如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抛绣球、抢花炮、板鞋竞速、《壮乡欢歌》文艺演出、壮族相亲与婚俗表演活动、壮民族风情长廊大展演及踏歌、壮族原乡文化休闲系列活动。壮族传统节日庆典与节假日旅游的结合,体现了文化、体育、旅游与经贸活动的深度融合,形成群众同欢的盛大节日,极大地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22确立发展建立“五圈五中心”目标,努力打造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广西画廊般的风景里,居住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1个少数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建立“五圈五中心”目标:一是百色圈及中心,根据这一线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优势,把百色市建设成壮民族体育保護圈;二是河池圈及中心,根据这一圈的体育文化特点,把河池市建设成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圈;三是柳州圈及中心,建设百里柳江水上体育长廊、红水河全民健身长廊;四是桂林圈及中心,通过挖掘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山地体育资源,形成以体育探险、旅游为主题的保护圈;五是边境圈及中心,利用优越的滨海条件、沿边优势以及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健身、山地体育、滨海体育、民俗体育节庆资源,形成以体育休闲、旅游为主题的保护圈。此外,由柳州、融水、三江、龙胜所组成的广西民族风情之旅被誉为“百里寨岭南风情谷”,桂林漓江民族风情园,印象刘三姐,南传体育等为品牌的民族文化产业都融入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内涵,例如,桂林漓江民族风情园开展了抛绣球、板鞋舞、多耶、芦笙、踩堂、跳竹竿,柳州金秀花工山开展了上刀山、穿火圈、过火链、跳盘王庄等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广西传统体育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以及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31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创意,项目产品无新意,吸引力弱
创新人才紧缺,项目创新意识薄弱,创意产品单一重复,在被开发利用的体育项目活动中,活动方式重复简单,游戏形式单调,缺乏文化内涵价值的体现,给人的体验比较平淡,对旅游消费者吸引力不强,难以形成持久的经济效益。
32资金投入不足,项目产品产业化程度低,没形成独立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现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旅游中仅仅起辅助作用,体育旅游产品没有突出地方性、民族性特色,产品知名度低,没能形成品牌轰动效应,社会影响力不大。抢花炮、赛龙舟等大型传统体育赛事虽然观赏性强,但项目难度大,游客只能观赏比赛,在短暂的旅游时间内很难参与其中体验运动乐趣。[3]传统龙舟竞渡赛事等大型活动耗资大,赛事活动运作困难,规模及影响力不足。龙舟赛事的普及、龙舟职业化及现代转型远远落后于国际国内形势。
33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交通、通信、餐饮等条件简陋,服务质量不高一方面,由于交通不便,外地游客进入条件差,造成外地游客丰度不足,产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另一方面,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少,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34现代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利用不足,宣传效果不佳
在媒体传播方式中,仅仅依靠少数网站和个别电视频道的新闻发布传播信息,关注人群比较有限。一方面,依靠上网获取信息的人群比例不高;另一方面,网页中文字描述的信息内容不能诠释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不能激发人们的兴趣,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低效率,宣传效果不佳。
4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广西传统体育旅游产业要持续发展,除了解决资金不足、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等基础条件之外,重点在于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产品,对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进行创意创新,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体现项目产品价值功能。并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加大宣传,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41开发建设具有本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旅游景点、特色村寨旅游和体育赛事活动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以本民族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借助浓厚的民族体育氛围,开发建设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旅游景点和特色旅游村寨。例如壮民族文化长廊、传统体育项目接龙冲关项目、民族传统文化景点、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加强广西龙舟赛事的推广,形成龙舟文化品牌,以广西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为依托,大力推动广西以龙舟赛事活动为核心的体育旅游业发展,形成以少数民族聚集区为中心的民族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吸引城市居民参与,提高消费人群丰度,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2突破传统体育功能的局限性,对传统体育文化功能融于新的文化创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生产和生活,是对古代生产生活的诠释,许多项目形成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存在落后的、不健全的、与现代价值观不相符的成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体育项目受到现代体育运动的强烈冲击,濒临淘汰的边缘。要使传统体育产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创新传统体育项目,增强其吸引力。对传统体育文化功能融于新的文化创意,打破传统体育功能的局限性,使其向娱乐休闲、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审美欣赏等方面进行扩展。[4]
43创新传统体育活动方法,融入新颖的活动方式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要保持产品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使产品项目能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增强吸引力,提高参与程度。因此对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创新,融入新颖的活动方式,加入新奇的活动体验,提升趣味性和吸引力,是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4挖掘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并对体育产品融入科技和文化创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将技术、商业、创意和文化融为一体,使制造业得以延伸,有利于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5]体育产业中通过简单加工与售卖的体育商品,因其重形式而忽略其精神内涵,缺乏体现创新和研发等科技与文化的附加值,都不能算作完整意义上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其经济价值一般。对产品进行科技和文化创意,使产品成为实用物品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精神享受,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大大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对体育产品进行科技和文化创新,融入文化和科技内涵,开发具有实用性、美观性、价值性的纪念品,提升产品的创意文化经济附加值。
45运用现代科技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影视、动漫、音乐等传播方式扩大传统体育文化影响力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对传播信息内容进行创意设计,运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技术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通过赛事转播、录制播放民族体育活动电视节目、电影、动漫等方式把自己的民族特色及产品介绍出去,扩大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刘晓明产业融合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4(5):187-191
[2]陆元兆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3):65-71
[3]王東乐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及对策[J].运动,2014(8):145-146
[4]陈炜,钟学进,张露露基于产业融合的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J].河池学院学报,2013(6):104-109
[5]周莉华试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J].南方经济,20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2016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原广西高校科研一般项目)“广西桂林龙舟竞渡文化传承发展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KY2016YB171)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史伟(1973—),男,广西桂林人,学士学位,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