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2017-05-04陈海鲸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材应用分析

陈海鲸

[摘 要]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是学生先自学教材,再带着自学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和不解回到课堂,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通过“简单的统计”这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应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教材;教师;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7-01

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学生先自学教材,再带着自学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和不解走进课堂,然后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课例]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统计”。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学生课间活动画面(有跳绳的,有踢毽子的,还有拍球的)。

2.提问:跳绳、踢毽子、拍球的各是多少人?哪一种人数最多?哪一种人数最少?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些信息的?

3.板书课题:简单的统计。

二、细致分析,思考例题

1.学生自学:自主分析和思考例题的题意及解题策略。

2.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将学生的质疑归类后展示。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逐一释疑。

4.全班交流讨论成果,教师评价。

5.学生对例题的题意及解题策略进行再分析。

①课件出示主题图和文字“身高120~129cm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49cm适合穿大号。”问:120~129cm、130~139cm、140~149cm分别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自己穿什么型号的衣服吗?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呢?

②课件出示梅峰小学鼓号队队员的身高记录单,问:应该怎样整理记录单里的数据?

③课件出示梅峰小学鼓号队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要求学生填表后回答:每种服装各购买多少套?合计多少套?哪一种型号的最多?身高记录单和身高情况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三、轻松练习,初步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仰卧起坐成绩统计表”“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情况统计表”“上海市2004年4月空气质量日报情况统计表”。

2.全班交流“想想做做”的成果。

3.结合“想想做做”的成果交流,引导学生分析空气质量级别与环境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欢乐回味,课堂总结

1.回味统计知识的学习带给自己的感受。

2.总结应用统计知识的收获。

[感触]小学阶段的统计教学,要求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明白简单统计图表的意义,知道简单统计图表的作用,会解决简单统计图表反映的数学问题。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统计知识,体会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形成分析和应用统计知识的能力。“简单的统计”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和应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在“情境引入,揭示课题”部分,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發,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课间活动”作为切入口,开源头、引活水、接地气,让学生通过真情流露和真实分析,感受到统计知识就在身边。

在“细致分析,思考例题”部分,学生先自学,自主分析题意和寻找解题策略,再质疑,接着带着诸多疑问在小组内讨论,最后进行反馈。在反馈这一环节,学生对题意和解题策略的再分析,更是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开放性。更特别的是在反馈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回答“身高记录单和身高情况统计表有什么不同?”不但让教材焕发生命的活力,更让学生懂得“身高记录单和身高情况统计表不存在对与错,各有各的优越性,只是在实际应用时谁最方便谁就最好。”整个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经历统计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等过程,课堂成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乐园。

在“轻松练习,初步应用”部分,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三道题后再交流。学生能把刚学到的统计方法马上应用到实际的统计活动中,“现炒现卖”、随学随用、学以致用,自然感觉得心应手。

在“欢乐回味,课堂总结”部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相信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总结技巧,学生能说的话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事尽量让学生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应用统计知识的能力是“更上一层楼”。

纵观整堂课,既达到了统计知识贴近生活,又使学生在获得统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更培养了学生分析和应用统计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教材应用分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教材精读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