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建构
2017-05-04严梅娴
严梅娴
摘要: 随着旅游业战略性支柱行业地位的不断巩固,旅游人才尤其是酒店人才供需失衡愈加严重。作为培养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中职、高职及本科院校责无旁贷,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结构性的问题是重要原因。本文在主要通过对福建省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构建适合福建省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体系模型,以期能对缓解该省酒店管理教育和酒店企业之间存在的人才供需失衡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Abstract: As the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statu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ontinues to consolidate, tourism talent, especially the hotel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imbalance is getting worse.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ing hotel service and management talents hav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and hotel management talent education has structural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hotel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Fujian Province, and tries to construct the educational system model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hotel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Fujian Province, so as to be able to alleviate the supply and demand imbalance of talent between hotel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hotel enterprises.
关键词: 酒店管理;教育体系;建构
Key words: hotel management;education system;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184-03
0 引言
201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贯通职业教育内部体系人才培养通道。意见中指出要开展中职、专科、本科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培养试点,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试点工作。到2020年,应用型本科高校招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达15%,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达30%。目前我国中职、高职、本科都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生层次也从2014年开始招收酒店管理专业,整个酒店教育体系已基本完整,但是体系内部各个层次的衔接却存在着严重的割裂。从2016年起,本科院校旅游类专业开始停止对中职层次旅游类进行招生,中职学生只能直接对口高职。从招生计划来看,酒店管理专业的衔接还只是部分存在于中职和高职阶段,本科阶段是独立教学的,几乎没有参与进来,而高职的生源主要也是以普高生为主,中职生的升学空间很小。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三个不同培养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共同构建了我国酒店人才的主要培养体系,但是三个层次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确实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
1 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三个培养层次间的升学制度缺乏有效的衔接
目前福建省大专、本科层次院校的生源仍更青睐高中生。從2016年的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上来看,高职院校在招生的选择上主要以中职生和普高生为主,但相对文化基础较弱的中职生源,高职院校更倾向于选择无专业知识背景的高中生,中职毕业生在升学道路上处于完全弱势。在高职培养中,部分学校生源包括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但为了节省教学资源,这些学校的大部分学校将中职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放在一起上课,并未对其区分教学,导致中职毕业生重复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在培养中并未在职业能力提高上表现出优势。同样,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生源主要也是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高中毕业生,四年时间要培养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本科生来说,显得勉为其难。即便是接受专升本的学生,在专业上也是鱼龙混杂,很难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造成酒店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也直接造就了酒店教育的培养错位。
1.2 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就业竞争力,与课程设置相关度不高
目前,中职和高职的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中都会实施“双证”毕业制度。但是大部分院校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中职和高职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几乎是同一等级的,基本都是以酒店服务相关的中级证为主。而获得这个中级证对学生的就业来说,并不具有优势,学生毕业后基本还是要跟未获得证书的人力资源同样竞争。因此,缺少一个成熟的资格准入机制和严格的执行机制,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很多困难。这也给学校上课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很大的影响。
1.3 三个培养层次的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课程内容相互重叠,无法对接
目前我国的酒店职业教育仍是以以中职和高职层次为主,二者基本都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模式和内容体系,并且都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的掌握,因此不管是在基础知识课程还是在专业技能学习的实践课程上都很难避免同一层次相关课程。不同层次同类课程内容的相互重叠,造成课程的有效值降低。而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在整个酒店教育体系上基本是独立的,其课程设置又依赖于其学科背景,并未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三个培养层次的专业课程都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设计课程和制订教学内容时随意性较大,导致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不清晰,教学内容重复,中职提前教授高职专业内容、高职还在教授中职层次内容、中高职层次及高职和本科层次教学内容雷同等,使得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三个层次不能做到有效衔接,统筹协调、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1.4 顶岗实习制度执行不严,实践教学严重缩水
在顶岗实习方面,很多中职院校都安排了第三学年一整年的时间,而这一年的预就业却更多成了中职学生的实际就业。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的延伸,很多学校也有制定规范的顶岗实习制度,但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却往往出现草草了事的现象,只要学生有签了就业协议即可,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实习必须是跟酒店专业有关的;学生只需要上交实习报告就好,并没有专业教师的跟随指导,这也让顶岗实习成了学生的提前就业,让专业实践教学严重缩水。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也同样普遍存在。
1.5 岗位定位、就业方向与企业需求存在失衡
从岗位定位和就业方向来说,中职的就业方向定位是高星级酒店一线服务人员,但由于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少,职业意识不强,职业认同感较低,职业素养不高,再加上一些传统观念影响和自身技能的不足,导致流失率高。而高职层次的就业方向定位为高级技术人员,本科层次为中高级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但从酒店企业的实际用人来看,这些高校毕业生基本都是要从基层的一线服务员做起,并没有存在不同培养层次有不同的就业岗位群。究其原因,还是学校的培养水平没跟上人才定位,不能跟企业的各个岗位群相对接。
综上所述,中职层次、高职层次、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教育系统并没有朝着同样的培养目标努力,三个培养层次之间存在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相互独立、相互脱节的状态,严重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内部衔接。因此可以说,有效的衔接教育模式是解决酒店管理教育体系割裂与脱节的根本性着力点,要从整个教育体系出发,从系统运行方面入手,以此来完善系统的功能,从而解决系统中各个要素运行偏差的问题。
2 酒店管理教育体系模型建构初探
旅游学科的存在完全得益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也完全依赖于酒店行业的日益兴旺。那么,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酒店管理教育,都应该面向职业,只有面向职业才能为酒店管理学科找到家,职业教育是酒店管理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因此,从酒店管理专业和酒店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有必要建立一个畅通的酒店管理教育渠道,打通中职层次、大专高职层次和本科高职层次的培养通道,建立基本的酒店管理专业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基于以上的分析以及就业和升学两个方面的考虑,构建纵向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横向的课程教学、校企结合培养体系,有助于给我国的酒店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一个可行的出路。
图1显示,酒店管理教育的三个培养层次的培养都是立足产业,面向职业。在培养过程中既要面向就业,也要考虑学生的升学发展需求。在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上,院校注重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跟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并关注学生的实习情况,获取学生的酒店企业实践证明,而这个证明也将作为学生往更高一层次院校学习的入学条件之一。在学习年限上也能实行弹性学习制,减少学生的升学学习年限,提高学生继续深造的兴趣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酒店人才培养体系。本模型的建构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子系统。
2.1 改革酒店教育体系的升学制度,完善酒店专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
酒店管理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在内部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要发展酒店管理职业教育,高职应该拓宽招收中职层次毕业生、本科应该拓宽招收高职层次毕业生的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开通酒店管理专业升学的绿色通道,在酒店行业的职业领域中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如在高职的招生制度上,打破传统的升学体制,放宽学制的要求,提高应试生的酒店实践工作经验要求,可以进行中期选拔需要升学的学生,逐步扩大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权和学习者自主选择权,形成多种方式、多次选择的衔接机制和衔接路径。让中职层次毕业生真正成为高职院校生源的主体,这也正是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起点。在学分体制上,也可以实行弹性的管理制度。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最后一学年都是顶岗实习的安排,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在对口酒店企业实习,但对于想要升学的学生来说,这一年可以直接进入高职学习,这也能提高学生继续升学的积极性和选择职业教育的倾向性。
2.2 完善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要加强中职、高职和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衔接,就是要把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体系看做一个整体,着力于构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融合本科教育的不同层次工学交替的人才结构体系。将酒店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并对各不同层次的酒店人才与产业实践进行融合,构建阶段性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三个不同培养层次的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探索对口合作、集团化发展等多形式的衔接方式,并结合课程设置体系,使整个培养体系互为一体。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应该是层层深入的合作方式。
2.3 跨层次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首先,要结合我国中高职和本科层次教育的特点,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和本科的应用性、复合性各个特性优化组合,在课程的制定标准中,制定相互衔接,层层递进深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既要避免三个层次课程内同的重复,又要不断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递进性和整合性。比如从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来看,在跟校企合作模式中可以看出,中职层次的培养以实践为主,三个学年中理论与实践(含校内实训)比例可约为1:2,高职层次比例约为1:1,本科层次比例约为2:1,侧重点的不断变化,呈现递进的课程标准模式。另外,可以把课程标准的设计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提升就业敲门砖的含金量。职业资格证书是持有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也是专业技能水平的衡量标准。如果将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各个层次專业在职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和程度,有助于协调三个层次的发展和教育的衔接。
2.4 中职、高职与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相互关系
为了实现中职、高职和本科层次衔接一体化,在三个层次培养目标定位方面,三者的定位必须要同步,要共同制定并分别明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任务,保证相互之间的顺承关系和衔接性,体现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层次差异性和递进性。
①中职层次。酒店管理专业中等酒店职业教育阶段,主要培养的是高星级酒店一线服务人员,岗位发展为2-3年为基层管理人员。
②高职层次。高等酒店职业教育的第一阶段培养,主要培养具备现代酒店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业务流程、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外语、计算机、商务谈判、公关礼仪等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就业核心岗位为高星级酒店餐饮部领班或主管、前厅部领班或主管、客房部领班或主管。就业发展岗位为高星级酒店餐饮部经理、前厅部经理、客房部经理等。
③本科层次。高等酒店职业教育的第二阶段培养,主要培养一专多能,管理与技能贯通,适应现代酒店业管理工作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学生能胜任星级酒店、旅游度假村、餐饮业、休闲娱乐业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从事酒店經营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职业教育与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就业核心岗位为高星级酒店中层管理人员、其他旅游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和职业学校的专任“双师型”教师。
3 结论
酒店管理教育的发展依托于酒店行业的发展,而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不同层次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二者相辅相成,联系密切,不可分割。酒店管理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我国不同教育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航标,也为不同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要求、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等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观点有:
一是立足酒店行业,建立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从酒店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入手,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是打通酒店教育升学渠道,构建不同培养层次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衔接体系。通过从招生制度、升学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和与校企的合作方面深入剖析衔接断裂的原因,有助于针对性找到有利于各个层次酒店管理专业衔接的对策,从而促进酒店专业教育和酒店行业的整体和有序发展。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不同培养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从整个酒店教育培养体系入手,构建不同层次相对应的酒店企业合作层次,使进一步培养出与目标相适应,与企业需求相符合的专业酒店人才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金盛.涨落中的协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张春娥.广东省酒店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问题与对策思考——基于高职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
[3]梁周虹,吕祥云,赵慧昕.中国酒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2(30).
[4]张莉.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5]周志宏.基于市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陈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科技视界,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