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月光如水的夜晚

2017-05-04曹雪柏

北方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排场自创丈母娘

文/曹雪柏

那月光如水的夜晚

文/曹雪柏

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在我看来,她却满腹经纶,尤其是奶奶自编自创的那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

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每晚睡觉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树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念叨着:

“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猫拉了,猫哪?上树啦。”

月光越来越淡,薄得几乎透明。奶奶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地念叨着,奶奶的童谣犹如一支催眠曲,伴我入眠,直到我酣然入睡。

白天,奶奶又一遍一遍地教我,这是奶奶教给我的第一首童谣,也是奶奶给我上的第一堂语言文字启蒙课。

儿时的记忆中,每次吃饭前,奶奶一边擦拭着饭桌,一边说:“打锣锣,扯板板。他舅来了吃啥饭?油饼馍馍下挂面,你一碗,我一碗,把他舅憋死我不管。”

奶奶就用这诙谐幽默的童谣哄着我呢。“吃饭饭,擀面面,洗手手,炒肉肉。”

一听到奶奶这么说,我就赶快去洗手,看着我白乎乎的小手,奶奶会夹一丁臊子奖赏我。奶奶就用这样的童谣,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少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奶奶忙完厨房里的活计,就端出一个小凳子,在院口那棵梧桐树下,手摇一把蒲扇,为我赶着蚊子,一边又念叨着自己的歌谣:

“月亮爷,明晃晃,我在河里洗衣裳,洗得白,捶得光,打发娃娃上学堂,读诗书,写文章,一考考上状元郎,喜报送到你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

那棵梧桐树下,成了一个天然的小学堂,月光的清辉下点缀着笑容点点,微风中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虫蛙低吟,月色作伴,奶奶的童谣在慢慢地开启我智慧的大门。

直到我谈婚论嫁时,第一次去女友家。一回家,奶奶就问:“丈母娘,爱女婿。杀公鸡,宰母鸡。今天,你丈母娘给你吃啥了?”一脸严肃的样子,当我说既杀公鸡,又宰母鸡时,奶奶才露出满脸的笑容。

就这样,奶奶的童谣伴我成长,奶奶自编自创的童谣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好学好记,可以说是我童年的入学教材。直到我结婚生子,奶奶又把同样的童谣念叨给她的重孙子。

奶奶的那一首首童谣,形象逼真,贴切自然,用词用句惟妙惟肖。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童谣,给我童稚的心灵中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插上了文学的翅膀。成年后我一直酷爱文学创作,奶奶的童谣功不可没!

岁月如梭,一转眼多少年过去了,奶奶已含笑九泉。院口的那棵梧桐树仍然枝繁叶茂,多少个夜晚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下,奶奶的童谣依旧荡漾在这习习的晚风中!

猜你喜欢

排场自创丈母娘
《粤剧传统排场研究》评介
“家风”等十一则
排场戏与邕剧的教育传承
出 气
更心疼
短视频平台抖音宣布启动2019“抖音看见音乐计划”并推出自创音乐作品专辑
兰太公司纪委举办庆“七·一”职工自创廉洁文化作品展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事业单位自创无形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