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承认我们有点儿羡慕自己讨厌的人
2017-05-04文|王路
文|王 路
得承认我们有点儿羡慕自己讨厌的人
文|王 路
一
小时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讨厌穿牛仔裤。
我上学前班时,整个县城的人都不知道有牛仔裤这种东西。大家穿的是涤纶裤、涤棉裤、涤卡裤,潮一点儿的人穿西裤、皮裤。街上有很多裁缝摊,家家都有缝纫机,买块布,请裁缝或自己在家就能做条裤子。
我上小学二年级时,人们的衣服花样开始翻新,慢慢有女生开始穿喇叭裤、紧身裤。喇叭裤风靡一时,很快又销声匿迹。我的女同桌把紧身裤叫蛇皮裤,大概是因为紧身裤显腿形,像包裹在蛇身上的皮那样。
突然在某一天,开始有男生穿牛仔裤。最早是那帮翻墙头去录像厅看黄色录像的混混,他们拉帮结派打群架,还偷鸡摸狗。我觉得,穿牛仔裤的学生不是正经学生。好学生是不穿牛仔裤的,大人也不穿。
这个认知很快被打破了。似乎是一夜之间,全校1/3的男生穿上了牛仔裤,大人穿牛仔裤的也越来越多。我还是固执地不穿,直到上了高中。
高中时穿牛仔裤有点儿被逼无奈的意思。我们上学那会儿每天要在教室里坐14个小时以上,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中间吃饭都是匆匆忙忙吃完就回教室。屁股在板凳上贴久了,起身时,裤子就像老太太的脑门,长满了皱纹。
女生穿裙子,中午去食堂吃饭,屁股上千沟万壑;男生穿休闲裤,屁股上也是皱皱巴巴的。但只要换上牛仔裤,问题就解决了。从那以后,我越来越爱穿牛仔裤了。
然后,我开始讨厌周杰伦和《东风破》,因为周杰伦很流行。整个中学时代,我反感一切流行的东西—凡是流行的,都是混混狂追的。
对周杰伦的印象转好,是在三四年后。有一次,我填了首词,某前辈看了,说有“菊花台”的味道。我不知道“菊花台”是什么,以为是菊花茶或者像茅台一样的酒。上网一搜,才知道是周杰伦的新歌。听了《菊花台》和《千里之外》,觉得不错。后来又听到《烟花易冷》和周杰伦作曲的《小小》,就再也不讨厌周杰伦了。
二
时隔多年回头再看,才明白,我并不是讨厌牛仔裤和周杰伦,也不是讨厌那些翻墙头的混混。实际上,我内心是有点儿羡慕他们的。必须得承认,他们身上有我不具备的,甚至渴望的东西。但那时候,我并不清楚。
他们受女生的青睐。他们骑着单车载着女生满街跑,我不能;他们把情书折成千纸鹤的形状,写上情话跟女生缠绵,我不懂。
不懂就学啊!不,我不屑于学。在整个青春期,我都是这样的姿态:“我学习这么好还没女生追,天理何在?!混混有什么好的,不就是整天抽烟、喝酒、打篮球嘛!唉,女生真是瞎呀!”
现在我才知道,不是女生瞎,是我蠢。
虽然我至今都不认同混混们的许多行为,比如在街上逼其他孩子交保护费、打架、偷盗,等等。但不可否认,他们身上有我所匮乏的东西。
譬如,对新事物的热情,对自己喜欢的姑娘的那份主动,对朋友的慷慨义气。虽然这些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比如,对流行事物过度追捧会让一个人盲目跟风,喜欢就追会让有的人换对象比换衣服还快,过于讲义气会让一些人偷家里的钱请同学去网吧打游戏……
但只盯着这些糟糕的结果看,你就难以捕捉到在你对他们的深深厌恶之下,埋藏着的那一丝不易觉察的羡慕,甚至是嫉妒。他们毕竟拥有你不曾拥有却又想要拥有的东西。
有些东西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是会有一点儿羡慕的;羡慕却得不到,是会有一点儿愤怒的;为了掩饰羡慕和愤怒,我们常常表现得很不屑。
但并非真的不屑。实际上,我们需要从自己讨厌的事物中发现自身的匮乏之处。这并不容易,要抽丝剥茧,探究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质素。
三
去年,我在郑州做讲座。有同学问:“我觉得自己是怯懦的人,该怎样改变呢?”
我说:“我更想提醒你的是,不要太着急去改变。意识到自己的怯懦,本身就是改变。每个人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是因为他一直被现在的样子保护着。”
一个人察觉到自己的怯懦,想立刻变勇敢,实际上却做不到,这种改变往往会让他变成粗鲁、无礼、草率、蛮横的人,唯独不能让他变成勇敢的人。他之所以不勇敢,正是因为他一直在受不勇敢的保护。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看见的常常只是冰山一角。说一个人怯懦或勇敢,都是十分笼统的,怯懦未必不是谨慎,勇敢未必不是毛躁。
我们需要接纳每一个时刻的自己。实际上,我们根本做不到永远不改变。接纳本身就意味着改变,更多的接纳也指引我们向更好的方向改变。我们会越来越明了什么更适合自己。
很多人之所以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那正是他们不懈“努力”的结果。有些生活是我们想拥有的,有些生活是我们应当拥有的。应当拥有,是指拥有了会真正对我们好的东西。但人们往往把想拥有的东西,当成拥有了会对自己好的东西,这就是从情绪出发和从理智出发的区别,因为情绪和理智的不调和,人们往往会在情绪的驱动下做很多事情,然后后悔。
出于理智,我们可以迈出的第一步是,得承认那些我们讨厌的人和事身上,蕴藏着我们渴望和匮乏的东西—我们需要接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