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读出童年的感觉
2017-05-03程猛
程猛
前些天,一位要好的朋友慷慨地把她爷爷上小学时使用的语文课本扫描后发给我看,着实让我惊讶了一番。从泛黄的封面可以看见“新主义国语读本”几个大字,正上方写着“中华民国二十年一月教育部审定小学初级学生用”,中下方写着“第二册”,编辑者是鼎鼎有名的魏冰心和吕伯攸。虽然之前网上也看到过一些民国老课本的零星段落,但这本书里的几个小故事却让我觉得格外新颖别致。在此情不自禁地先引上几段:
小月亮,胆子小,听见大风呼呼叫,就躲到云里去了。小月亮,你瞧瞧,有许多小鸟,还在大风中体操。有许多小花,还在大风中舞蹈。有许多小孩,还在大风中上学校。他们的胆子真不小。(《小月亮胆子小》)
小河上,有一座小桥。黄狗走过去,黑狗走过来,大家不肯让。扑通一声,跌在河里。黄狗黑狗都在河里哭。鸭子说,谁叫你们不肯让的。(《不肯让》)
孩子问祖父说,祖父祖父,你的嘴上,怎么会生胡须?祖父说,年纪老了,就要生胡须。孩子说,我家的小猫没有多大年纪,怎么也生着胡须呢?(《小猫怎么会生胡须》)
春生的爸爸,对春生说,如果有客人来,你先要问他尊姓。明天,隔壁的夏先生来看春生的爸爸,春生问道,夏先生,尊姓?(《夏先生尊姓》)
燕子在空中飞。哥哥说,燕子,你的尾巴像剪刀,请你留心些,不要把柳丝剪断了,不要把花儿剪落了。(《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读了这些清新如春风的小故事,在惊喜和被逗笑之余,想起了《小王子》的作者埃克苏佩里在序言中献给他的好朋友莱翁·维尔特的一句话“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可惜,记得这件事的大人实在不多)”。庆幸的是,时间过去了,记忆依然在。一个人无法告别记忆,也就无法彻底告别曾经的童年。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写道:“记忆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会出乎意料地出现。过去的事情可能已经遗忘,但是当现在与过去关联时,过去的事又会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正是在读这样几个故事时,我像当初读《小王子》一样,找回了些童年的感觉,也就确信了自己真的有过童年。
童年是多少人魂牵梦绕的故乡。叶赛宁曾有诗句:“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 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可是,身处童年究竟是什么感觉呢?这种问题让我再一次有些悲伤地意识到自己正站在童年的大门之外,成了一个 “局外人”。时间堆积的金黄落叶让人一边丢弃一边怀念童年。尽管我已不知如何描述,也不可能真正描述出身处童年的心境,但看到民国课本里的这几个故事,却还是感到些许欣慰。
一些文艺作品也不时能勾起人们许多童年的记忆,找到些童年的感觉。比如罗大佑那首广为流传的《童年》。简略选取第一段歌词如下: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这首普通而又特别的歌曲对儿童在学生时代的心态进行了既极其细腻传神又异常真实的描写。唧唧喳喳的粉笔,空档秋千上的蝴蝶,抓耳挠腮等待下课,这些意象构筑了一个纯净而动人的童年世界。它流传至今,引发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唤醒了人们曾有过的那颗独特而敏感的心灵。
如若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首歌可能还蕴藏着另一层意思。真正的童年存在于教室之外,在下课、放学之后的游戏之中,是由欢笑构筑的,而不是对“叽叽喳喳的粉笔”的忍耐。总之,真正的童年在课堂和课本之外。黄武雄教授曾在《学校在窗外》一书中发出这样的诘问:“大部分学生都只坐在教室里聆听,坐在那里抄笔记,然后过一段时间就把它忘记;他们努力想要听懂什么?想要记下什么?可是所得有限。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自学?不愿意发问与质疑?这表示他还没有准备好学这门课程?那么,为什么学校要逼他坐在教室听课呢?然后逼他们应付考试?然后等他考试通过,隔不多久把所有听来的、记来的东西全部忘记?”前些天看到新闻中说,有学校为了少出安全事故,也为了多安排时间让学生学习,连课间也圈养住孩子,不准出教室玩耍。在这样一个满是不情不愿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而不是儿童。这时候,可能不光是大人们在哀叹光阴似箭,自己的童年一去不复返,连本该处于童年的孩子也失去了童年的感觉。那些让我们感到气馁的学校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投射出这个时代的教育困局。在这种情形下,教材能否有所突破,让孩子们找到更多童年的感觉呢?当然,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写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和诙谐幽默。民国课本或许可以给我们目前的小学语文课本编写吹去一些清新之风。
可能会有人在此提出质疑,按照民国课本中这几个故事的样式编写语文课本是不是太“小儿科”?难道就只让学生发笑?语文课本不要进行智力的雕琢、道德的教化、品质的磨砺以及培养学生的家国认同吗?这里,杜威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杜威批评人们不理解儿童期的重要意义,赞赏卢梭“绝不该以成人标准而抹杀儿童期的尊严”的观点,认为生长和生活永远前进,儿童和青少年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学家默顿也曾提出著名的“隐性功能”的概念,有时候无心插柳反而效果更佳,没有教育意图却生发出了更好的教育效果。这与老子所提倡“处不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谋而合。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就曾力推“魅力教育学”,在其新作《教育学原理五讲》中他也富有新意地提出:“我们没有有意识地教一个人,这个人就感觉到受教育了,甚至因此就被教好了。这种教育学就是隐含于魅力当中的。”事实上,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中总是蕴含着智慧,蕴含着能够征服人、影响人的魅力。那些能让我们找回童年感觉的幽默更是不仅包含了智慧和魅力,也包含了纯真和善意。对于有过出国留学经历的人来说,即便自己英语水平还不错,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莫过于起初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幽默,外国同学会心一笑时自己只能默然干坐或者假装微笑。这说明诙谐幽默里不仅有智慧,也深藏着着特定文化中不可言传、难以被局外人理解的魅力。
每一次找回童年的感觉,我们都再次触及了心里那块柔软的地方,久违的开怀一笑,重新开启了对这个世界先验的善意。有了先验的善意,个人才能在这个世界立足,建构充满温情的家、家乡、社会和祖国。我相信那些能让大人们找回童年感觉的课文一样会得到孩子们的喜欢。但愿我们的孩子们在看到语文课文时不仅是识生字、总结段落大意、理解作者意图,也会从中感受到那枝繁叶茂的童年。这样的话,童年就更可能不仅发生在窗外,也发生在“唧唧喳喳”的课堂。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