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2017-05-03李爽吴晓艳

人民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李爽++吴晓艳

【摘要】走智慧型生态城市道路,是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最优选择。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应用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协调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承载之间的关系;要集聚发展智慧型生态产业,着力打造智慧型生态环境;要积极培育提升智慧型生态文化,并在资金筹措、体制机制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全力做好保障。

【关键词】智慧型生态城市 信息技术 产业运作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新型城市化建设,就是要全面扭转和彻底改变传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局面,逐步显现智慧、生态、高效的新特征,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新时期,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找对路径方向和充分做好保障。

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的建设应突出集聚智慧型生态产业、打造智慧型生态环境、培育智慧型生态文化三个层面

智慧型生态城市的建设,即积极应用智慧化、生态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城市进行科学高效的治理,不断协调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承载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的生产、消费、居住等智慧运行,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加和谐、高效、美丽的城市环境。

首先,集聚发展智慧型生态产业。在智慧和生态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智慧型生态产业的发展应做到因地制宜,在工业基础扎实的区域积极发展智慧型生态工业,在服务业基础完备的区域大力发展智慧型生态服务业,在农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充分考虑发展智慧型生态农业。

一是发展智慧型生态工业。要发展智慧型生态工业,首要任务就是要推动工业系统向生态化转型。因此,在我国城市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吸收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物链有机循环模式,不断内生为工业系统运行模式,从而构建起环环相扣、有机融合、运转高效的工业生态网络系统。在这一网络系统中,能够实现工业生产废物的物资交换、循环再利用,工业的清洁化生产和能源多极化利用,促进该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有机循环,从而推动系统对外的“零排放”。推动工业生态网络系统的智慧化,不单单是做到工业运行的高技术化,更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充分获得产业运行的各项数据,构建一个以生态环保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全面的可持续运行的工业生态系统。

二是发展智慧型生态服务业。相比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不易受到空间、资源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持续做大做强的潜力。因此,智慧型生态服务业可作为我国未来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产业选择。事实上,我国的传统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等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我国城市生态造成的影响仍然较大。所以,城市服务业态的选择应建立在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基础之上,尽量选择发展生态型服务业,从而缓解城市资源能源消耗的压力。总体来说,要建设智慧型生态城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应充分结合智慧、生态的理念,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服务附加值。智慧型生态服务业可以积极推广至一些自然禀赋不足而且工业基础薄弱的城市。

三是发展智慧型生态农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推进以“互联网+农业”为代表的智慧型生态农业,这也显示了当前我国对新型智慧生态农业发展的全力支持。未来,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中,“智慧”和“生态”也将持续作为关键词越发常态化地出现。对一些农业基础扎实的城市郊区,应积极探索在农业生产环节注入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监控技术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生产管理。在农业营销环节,则应探索将信息技术和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到物流、销售等渠道中,同时积极拓展休闲农业旅游等业态,促进农业发展走向智慧化、生态化。

其次,着力打造智慧型生态环境。打造智慧型生态环境,核心在于“以人为本”。智慧型生态环境,实质上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综合体,由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环境和智慧信息技术环境三部分共同组成。在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时更新数据信息,对环境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感知,从而实现对环境的自我调节。建立智慧型生态环境系统,关键在于智慧生态信息在城市社会系统的内在化。智慧型生态环境的打造,与智慧型生态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化运作,才能实现对城市环境信息的全面感知。这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充分实现信息技术和环境产业的融合,二是全方位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最后,培育提升智慧型生态文化。生态系统退化、资源要素约束等是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在中央的顶层设计中,已明确将生态文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文化能否得到优化也关系着我国经济能否实现顺利转型。智慧型生态文化的培育和提升包括生态文化的智慧理念和生态道德体系的智慧培育两个方面,通过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改善生态文化的载体、内容和服务等多个方面,强化新媒体、自媒体在培育智慧生态文化的作用,提升智慧型生态文化的趣味性。

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的建设要做好资金筹集、体制机制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智慧型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型系统工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上层设计与基层参与相结合,凝聚共识与踏实苦干相结合,联合多方力量来共同构建,从资金筹集、体制运行与社会参与等方面来做好保障措施。

优化资金筹集渠道。可以通过优化资金筹集渠道来合理配置资金资源,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外资等渠道来筹融资,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格局,以推进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的建设。目前,项目化运作已成为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实现方式,通过项目化运作将生态修复、生态开发与生态产品生产并行开展,使智慧技术转化为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此外,还可以采用合理的金融杠杆工具进行引导,提高资金利用率,以此来保障公益项目的支出。

健全体制机制。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构建绿色的智慧型城市,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构建绿色体系,利用绿色技术来引领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的建设。在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中,融入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治理效率。一方面能保持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能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共赢。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加速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绿色税收机制、绿色金融机制、绿色消费机制等方面,通过激励机制来提高个人的收益水平。三是推进城市一体化建设,从全局角度建设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城市一体化建设有利于避免资源与资金的浪费,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强化社会参与。鼓励大众参与,利用民众力量建设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积极鼓励民众参与到城市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培训课程使民众对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要义、内涵等加强了解与提高认知,让其切实体会到建设智慧型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前瞻性,自觉参与到我国智慧型生态城市建设中来。

(作者分别为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副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气污染治理视角的河北省绿色城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B15YJ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沈秋彤:《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经营管理者》,2016年第26期。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③单志广:《深化认识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求是网,2016年10月17日。

责编/温祖俊 劉芋艺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初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