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90后做朋友
2017-05-03
不知不觉,80后的我们已如退去的潮水般活力不足,就算是拼命溅起一排排浪花,也很快会随波逐流,百川归海。而此刻在海中尽情裸泳的人,是90后。他们青春不羁,无所畏惧,善变且天真。
午夜12点,我独自在办公室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一行行字打出来,一行行又被Delete。我反复思考和酝酿,怎么用最平静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的波澜。一个多小时前刚刚从打印机里传送出来的辞职信,一副面带羞赧又尴尬的神情,一句“您现在别看行吗,等我走了再看”的叮嘱。一个我非常不想接受,却又必须面对的现实——我即将失去我很欣赏的时装编辑。从刚入行在一本时尚杂志做小助理,到如今可以自如调动各类时尚大牌资源的时装编辑,2016年两次大片稿件被Versace米兰总部要去做橱窗海报的拍片能手,他在用一种有点逃避的方式来结束我们刚满8个月的关系。尽管下午我们还在一起拍摄本期的封面人物,科技商业观察家——金错刀老师,尽管我已用了洪荒之力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与自我。
想反抗这种被拍死在沙滩上的自然法则,似乎很难,我自责是不是我的意识形态过时了,不够沉静、不够缄默与平和。此刻手机上我先生发来一行字,“成功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从不放弃”。我没有任何理由去阻止更有能力的人接受美好的机遇,我只是惋惜团队发展的速度比起这些90后的成长确实慢了一些。就在昨天,我与一个连续创业的前辈讨论产品时,我似乎都已经想好了日后谢幕的致辞,回想在商界传媒10年的媒体生涯让我哽咽,想起带领整个团队在传统媒体每况愈下的今天我们一路走来的欢乐与悲伤,都仿佛是我精酿的一杯烈酒,自斟自饮,喉咙灼热,脸颊滚烫,大脑眩晕,在自嗨和人设之间反反复复。我曾无数次的问自己,我们该带着对铜版纸的尊重止步于此,还是再等待下一个春天?于是,我在不确定春天是否会来临之前,想再做点什么。包括我们会在数字媒体及企业家服务延伸板块尝试诸多创新,只是他已经等不及这一切。这个时代,对错难分。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除却伤感,经过是最好的在场方式。
以职求生,以业立世,可高昂的房价和充满机会的字眼成了这座城市最明显的标签,这是北京最真实的窘境。有人说21世纪最贵的是庸才,如果一个年薪百万级的销售,一年可以给公司带来1000万的价值,我认为这样的员工不贵。如果月薪1000元的员工不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反而每天在算计如何请假和加薪,我认为这样的员工确实很贵。凡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痛苦本质相同,过去一年我最好的冥想都是在慢跑中完成,從最开始的800m都无法跑完到现在可以坚持到8km,这个过程中是大脑和身体的对话,也是完善自我的一种修行,有人觉得枯燥,自虐,但我乐在其中。公司的团队必定是经过淬炼而凝聚成的,只有经过磨难忍受住历练而留下的成员,才决定了公司之后走的更远。无论是现在10年以上的老员工还是新加入的95后,我逐渐发现我们的智识思考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更在乎稳定的关系,他们更享受的是新鲜与刺激;我们做事多半会顾及很多,他们想做就做,并不一定要对结果负责。或许这些观点先入为主,世事如旧,在山则花开于山,移园则香薰于园。尽管常听80后用“不靠谱”和“自我”来形容他们,但是我们却忘了如何跟他们成为朋友。
写完这篇卷首,我想做三件事,一是给我欣赏的员工们写封信,二是要组织编辑部团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远足,三是更好地与90后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