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烟台高校创业教育促进就业提升思考与创新研究

2017-05-03韩聪聪

现代交际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互联网+

韩聪聪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民自主创新能力,制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与指导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近年来更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互联网+”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以此带动就业的提升。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 创业教育 就业 思考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69-02

一、烟台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受到各级政府及高校的广泛关注。目前,烟台市的创业活动发展还不够迅速,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高校创业教育方面还不完善,缺乏理论指导,所制定的创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足,教育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况且没有专职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大学生实践锻炼方面由于缺乏资源、资金支持,实践教学还停留在表面,高校大学生在校及毕业之后选择创业的比例仍较低。相关学者调查发现,我国创业人群中具有大学学历者占比为3.66%,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者可达到30%。因此,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强化。高校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促使学生获得创业实践所需心理品质、能力与知识,使学生不仅成为一个求职者,也可成为创造工作岗位的人。从实践方面来说,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的能力。在创业活动中根据自身知识与经验,创造出价值的能力。

二、“互联网+”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可概括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创新发展,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行转型升级。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从此“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的发展趋势,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培养,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发展需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各省市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热潮。高校不断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的机遇又是挑战,大学生创业对促进就业,具有“倍增效应”。与全国其他市级城市相比,烟台市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虽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实行SYB创业培训,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要。因此,随着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加大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业组织体系和创业扶持政策,监察高校创业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切实提高创业者的能力;优化全市创业环境,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利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新时期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科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更是让全民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为解决就业和创业问题,加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特别是迎合“互联网+”的提出,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充分的创新创业,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带来了创业的机遇,也带来了无限挑战。通过“互联网+”对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影响,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从高校培养的视角,对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创业环境,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行分析,借鉴一线城市的经验,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三、“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的思考与创新

创新创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业机会不断增加,同时也对创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思维、业务技术能力、网络操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互联网+”时代人才的五大标准。“互联网+”背景下机遇和挑战同在,要开启创业新思维,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理念

20世纪以来创新教育成为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得到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不断培育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思路的社会人。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创业教育训练课程,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创新教育的必修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从提升受教育者创业能力和敬业精神,进而升华为创业意识,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宏观意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理念,借助“互联网+”的时代优势,综合学校的课程知识,打造优秀的创业平台,利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研究水平,同时要具备实践方面的能力。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重视加强创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鼓励在校教师参加国家创业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聘任校外导师指导,包括校外导师项目、校外辅导员项目,让企业家走进大学课堂,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推动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学校把专业教学、理论研究、教育管理三方面结合,培养一批由创业课程教育、创业指导专家和校内辅导员组成的师资团队。再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我校去年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引进企业家进校园,打造创立“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平台。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大力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内容

近年来,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形势迅猛发展,创业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专业特点,运用“互联网+”特色模式,进行了创新创业的实践和探索。高校教師在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进行研究,找出符合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创业活动模式,注重创业者的创造意识和创业素质培养,使受教育者在学习、生存、发展中不断提升。近年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工作要点,通过创业指导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学以致用的专业培训为载体。建立了实〖CM(25*2〗践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创业训练、创业指导为一〖CM)〗

体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今年已有30多个项目入驻创业园,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孵化基地。

参考文献:

[1]杨月坤.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探索,2013(1):146-149.

[2]万森林,张平.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37-38.

[3]陈丽.以南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8):87-89.

[4]郭伟,孙海燕.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4(2).

[5]倪迎华,付晓娜.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4).

[6]何鹏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16(12).

[7]虞亚平,陈丽.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观察,2016(3).

[8]钱骏,吴心怡.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3).

[9]王强.大连市创业促进就业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就业互联网+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