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文化教学的思考

2017-05-03杨芳

现代交际 2017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汉语交际

杨芳

摘要: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界就进行过一场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问题的热烈争论。虽然经过长期的探讨,确立了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理念,但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依然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笔者将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新思考及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理念的思考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31-01

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时间并不长,在艰难的探索道路中,尽管已经确立了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其实对文化因素的考虑并不周全,文化教学理念还不够清晰完善。笔者在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关课程及阅读相关论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形成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新思考

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相应的文化学习也如此。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表达方式还比较少,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低,文化教学会受到制约,内容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紧密的相关方面,如简单的言语行为规则、基本的社交礼仪和习俗等。另外,这一阶段也可以侧重第三层的文化实物方面的文化教学,由于这类文化在形态上的鲜明特性而比较容易习得而且直观,可以以此为契机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汉语学习的动机,从而为长期的语言学习奠定一定的心理基础。在中级阶段,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对客观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介绍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建筑、京剧、书法、历史人物、文学故事等。在高级阶段,除了侧重比较抽象的文化观念和态度方面的学习和讨论之外,更应该提高文化教学在整个汉语学习中的比重。因为在汉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最基本的汉语语言要素知识已经掌握,学生需要大量的文化输入,更高效地推动汉语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随着语言学习水平的逐渐升高,文化教学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相对较小比重到相对较大比重的变化过程。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文化教学理念的思考

在全球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不可否认全球文化的趋同性,尤其对于中国来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全部被年轻人传承。比如:在西方国家他人的年龄、收入等属隐私,若直接询问他人这些信息是不礼貌的。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理念中,这些信息是可以询问的。在年轻的一代,至少在80后的青年人中,再直接询问这些信息是不礼貌的,被询问人也是不愿意回答的。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输了这些信息是可以询问的理念,那么在他们的交际中则会引发不可避免的交际误解。国内某学者就经历过这样的情景,由于一学生的老师曾在课堂中传输了这样的理念,在一次大型聚会中,该学生就当众问这位学者年薪多少,让该学者当时甚是尴尬。还有对待他人赞美时态度的变化。过去,我们面对他人的赞美,多表现为谦虚用“哪里哪里”回答。而现在,我们更多地倾向于和西方文化中一样,直接用“谢谢”来表达感谢。若我们教外国人时用“哪里哪里”来回答,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起来会显得有些四不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讲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什么样子。让学生有所了解,同时告诉学生现在普遍的做法是什么。不能过分强调中国文化的“异”,我们要在中华文化能普遍被理解的前提下,让中国文化的精髓逐渐被全世界人民接受。

除了文化教学的内容需要选择之外,文化教学的程度也需要重视。我们的文化教学是不是要把每个学汉语的学生都改造成一个地地道道、纯纯粹粹的中国人?最好还能说一口京片子或者东北话?答案是否定的。国内众多学者认为:能使学生语言流利、准确、恰当,符合普通中国人的交际规则,说话内容有中国文化的含金量,这就是對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文化教学要“略”“知”“行”。

有些文化元素是可以忽略的。比如旧时中国人在介绍自己的妻子时会说“糟糠之妻”,而现在这样的说法不仅年轻人不说,老年人也鲜有人用。对于这样的文化元素,我们的文化教学要略。有些文化因素,比如来客人时,中国人习惯说客套话“来就来吧,还拿什么东西呀”,这些有文化含义的表达,学生应该知道,但并不鼓励学生在和中国人交际的过程中使用。毕竟在年轻人中,这种说法也日趋减少。有些文化则是需要践行的,要会运用。比如,在评价别人时,应该尽量委婉,避免直接。

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中国的文化因素,有些要既知且行,有些是只知不行,还有的则是不知不行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刷馆出版,2009.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汉语交际
学汉语
两块磁的交际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追剧宅女教汉语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汉语与拼音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