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县域电商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05-03张超张鸿

新西部 2017年3期
关键词:县域陕西农产品

张超 张鸿

当前电子商务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县域电子商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近年来陕西县域电商发展迅速,但目前还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人才匮乏、网店运营成本高、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对陕西县域电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促进陕西县域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和其他省份的县域电商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在“互联网+县域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载体,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县域电子商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加快发展县域电子商务有利于电子商务重心下移,激发消费增长潜力,直接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尤其是惠及农村广大群众,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县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和提高农村发展效益和质量,也有利于电子商务自身开拓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陕西县域电商发展迅速,但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目前还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人才匮乏,网店运营成本高,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等问题。其中,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陕西县域电商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演绎推理等方法,对陕西县域电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促进陕西县域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和其他省份的县域电商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县域电商的概念

县域电商一般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以商务活动为主体,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县域电商不单单是工业品下乡,或者农产品进城,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的意思(刘善从,2016):一是将农产品运用网上途径销售出去的农产品电商,有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等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开淘宝;二是在乡村聚集的以销售本地特色产品(包括工业品)为主要业务的乡村电商;三是将电商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聚集在县城周边,形成电商服务业、包装仓储物流相关产业和商品配套供应产业协同集群发展的县域电商;四是将农民需要的生活服务、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通过电商终端的延伸,实现服务到村的农村电商。

县域电商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魏延安,2016):一是为县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了一个有效平台。二是电商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了一条有效途径。电商把生产、销售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不费功夫,不需要大的投资,收益十分明显。三是电商为转变县域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效切入点。电商把盲目的生产逐渐转向依靠市场来定位,拿到订单再生产,从根本上避免了卖难。四是电商开拓出县域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电商为县以下消费品市场提供了便捷通道。五是电商成为县域经济转型的新动力。电商在农村的发展不仅是渗透到传统产业之中,而是深刻地影响与再造,甚至是催生农村新的产业,这是农村传统产业模式不可想象的。

陕西县域电商的发展现状

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近年来,省政府连续发文部署县域电商推进,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各市、县也普遍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组建成立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健全行业监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服务作用。电商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物流支撑更加有力,快递覆盖91%乡镇;信用建设开始启动,典型电商开始建立追溯体系(王发合,2016)。

电商示范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陕西强力推进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2015年陕西省神木、洛川等15个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其中延安8个,榆林7个。陕西岐山县供销合作社等5个县级供销合作社被评为2015年电子商务示范县供销合作社。2014年岐山县、武功县被评为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2015年山阳县、留坝县、蒲城县等13个县被授予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依托陕西丰富的农特产品,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陕西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

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近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电子商务政策的支持下,15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30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建立机构,投入资金,加大服务,积极引导推进,借助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腾讯、陕西邮政等大型知名电商企业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初步形成了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正积聚力量走向全面发展(李岚,2016)。先后建设运营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10个、直营店47家,共覆盖全省80个县(区)。目前已建设镇村服务站点5000个,电子商务服务覆盖13000多个村。其中参与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的延安、榆林15个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16个、县级仓储物流中心21个、镇级服务站点101个、村级服务点807个。

农产品网上销售成效显著

来自京东西北分公司数据显示,陕西省自营供应商品数量今年8月较去年同期增长92%,商家数量同比增长69%,自营订单累计同比增长160%。户县葡萄、韩城花椒、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陕西特色农产品通过产地直采进入自营和生鲜优选销售。枣类制品是我省网络销售第一品类,宝鸡、咸阳、渭南、延安、安康等市网络销售第一品类均为地方农特产品。大荔县上万家微商推销当地产品,仅冬枣一个单品线上销售额即突破10亿元,占全县冬枣总销量的16%以上;电商品牌大量涌现,苹果等大批当地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陕西猕猴桃、富平柿饼等成为线上同类产品第一品牌,西域美农、柿饼哥等企业品牌享誉全国,此外,岐山擀面皮、手工挂面、油酥锅盔等特色农副产品,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成为陕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的主力军。

有效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各地政府和企业依托大数据分析,敏锐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引导资源向当地有基础、销售好的产品和行业聚集,着力加强优势产品供给。武功、延川等自建和引进生产企业对当地农业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富平县柿饼网上畅销,有力改变了以往市场不稳、农民频繁变更种植品类的现象,稳定了柿饼的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并逐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此外,得益于电子商务向“三农”的渗透,陕西农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品牌化甚至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电商扶贫初见成效

被称为“西北电商第一县”的咸阳市武功县电子商务日交易额超400万元,年交易额逾10亿元。电商帮助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75元;电商从业人员1万余人,带动就业2.5万人。仅2016年“双十一”,武功县电商销售额就达到了8218万元。刚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紫阳县,将本土特色农产品作为重点,转变传统销售模式,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目前已建成1个电商服务中心,4个镇级电商服务站,引导和培育本土电商企业56家,电商产品供应商14家,电商专业合作社12个,自建电商平台5个,实现线上交易额1.35亿元,带动了3000余人创业就业。通过促销农产品,提升农业产业水平,以产业扶贫带动了贫困地区整体收入的提高。部分残疾和贫困人员专兼职网销当地产品,提高了收入。电子商务已被作为推进扶贫脱困的重要措施,仅商洛地区就带动12000名贫困人口(崔春华,2016)。

在全国的地位快速提升

来自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全省电商卖家已超过18万户,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725亿元,网络零售额337亿元,交易规模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四,以渗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九位。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前三季度商洛仅通过淘宝天猫就实现销售额6亿元,同比增长434%,增速居全省第一。2016年5月28日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交流了陕西的成绩和做法。武功县、柿饼哥、西域美农、土豆姐姐等县域和企业的发展模式成为电商培训经典案例。武功县累计接待全国各地考察团385批18000余人次,输出模式经验,知名度和产品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陕西县域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认识存在误区

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包括贫困户)和县、乡政府工作人员,尚未充分意识到电商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基础网络未实现全覆盖,陕北、陕南仍有部分乡村没有宽带或无线4G网络。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物流配送只延伸到城镇,部分乡村无网点,快件配送难度较大。现有的产品包装规格单一,难以适应网络销售的需要。冷链仓储设施明显不足,仍是薄弱环节。电子商务信用认证、金融支付、统计监测体系尚不完善,本地特色农产品(比如苹果、猕猴桃)的品牌体系、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技术人才匮乏

电子商务是新兴产业,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来支撑。当前农业市场主体现有管理团队知识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矛盾比较突出。一些经营主体虽然也开办网店,但由于专业水平低、网上营销能力不强,网店运营效果不佳。同时专业人才招聘难,线上运营、美工设计等岗位的高技能实操人才尤其缺乏。而且,大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由于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招来这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对陕西农村电商发展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眉县从事电子商务运作的人员月基本工资不足2000元。榆林调查显示,农村电商很难留住电商人才,人才流动频繁。

物流仓储滞后

因农产品经营主体大多分散在农村,虽然靠近原材料基地,但配送难度较大。目前物流配送网络一般只延伸到县城,对于绝大部分处在乡镇以下的农产品市场主体要从事网络销售,物流配送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另外,物流配送成本高。因保鲜、防破损要求,土特产品包装费用大,加之物流运输服务费偏高,导致农村电商单店存活率低。据礼泉调查显示,以2.5公斤农产品为例,从礼泉到上海物流费用是12元,而从上海到礼泉仅需6元,物流费用相差两倍。榆林调查显示,尽管物流市场竞争使得2014年下半年物流价格下降30%-50%,但仍然比省会城市西安每公斤高出1-2元。此外,物流冷链仓储设施配备不足。宝鸡调查显示,物流过程中缺乏冷链仓储设施配备,容易导致买卖双方遭受不必要损失,易引起纠纷。

投资成本大

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是以企业对消费者、个人对个人模式为主,经营利润较低,而网店开办成本较高,成为一些农业市场主体进入电商渠道的拦路虎。据行业内专家估算,在天猫开设一个专卖店铺最少投资17万元,其中保证金10万元,每年管理费3万元,租用仓储设施费用2万元,雇请销售、客服、运营人员月均工资2万元。如礼泉县胡王村李某专门从事网络销售当地产苹果和梨,他介绍,在淘宝网注册一个高级别网店(天猫店)需要10万元,中国电信8G网速年缴费1700元,如果要保证网店正常运营,还需要1万元流动资金作保障。

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伴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次充好、乱价等恶性竞争现象越来越突出。如苹果、猕猴桃网络销售竞争激烈,电商报价纷杂,消费者难辨好劣,循环压价一方面打击了电商销售积极性,一方面以次充好挫伤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促进陕西县域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要进一步在领导干部中普及电商知识,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应在出台全省电子商务发展意见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农村电商的发展,除过省商务厅统筹协调全省电商发展之外,省农业厅、省供销社、省扶贫办等涉农部门也应重视和加强出台明确的农产品电商扶持政策,选择一些有优势的县、乡、村重点扶持,培育出一批农产品电商示范县、示范乡、淘宝村和一大批农村电商示范企業(店),推动陕西地方特色农产品整体包装,集中网上推出。

把有效的行政推动作为抓手

从已经公布的县域电商模式看,共同的特点是政府推动,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作用更为重要。县域经济到底抓什么,政府的决策非常重要,政府决策之后才能有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也才能吸引企业和人才、技术与资金的落户。县域电商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做到什么程度,政府要把明晰的战略提出来,有长远和阶段性的目标,形成可执行的发展规划,指导实践发展。要特别重视产业配套建议,主要包括电商园区的问题,配套的通信、物流、包装加工等产业链建设问题,政策扶持问题等,大的企业要引进,小的创业网店也要扶持,各有侧重,共同发展。同时,要营造良好氛围,在宣传上下功夫,来一场农产品电商的微博、微信运动,以突击作战的形式迅速形成社会影响,转变干部群众观念,跟上日新月异的电商时代。

加快电商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重点完善通信、交通、电力、用地、园区等硬件基础设施;二是引导构建并完善电商平台、服务平台、仓储物流体系、质检体系、溯源体系、信用体系等软件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并灵活运用各级财政资金、社会慈善资金等各类扶持资金,重点搭建便利的金融贷款通道,夯实资金基础;四是加强本地人才培训,积极引进外来人才,提高政府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积极对接专业服务企业,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引领示范效应,筑牢人才基础;五是积极探索创新电商扶贫方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大宣传推广成功经验,丰富电商扶贫的经验基础等。

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电商是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需要一大批熟悉互联网知识与技术的现代人才,目前全国电商人才缺口在150万人,农村电商人才基础更是异常薄弱。发展农村电商,要坚决把专业人才培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一批,通过创办培训基地和电商孵化基地培养一批,通过配套创业贷款等政策扶持壮大一批,以人才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由于从事电商的主体是年轻人,建议省上列出专项资金,实施青年电商创业培养计划。

整合资源要素优服务

一是完善建立乡、村一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聚集技术、人力、设施、产品等资源合力,由商务中心统一为农产品代言、销售,降低农村电商经营成本;二是积极扶持逛集网等陕西本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鼓励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参与电商平台建设。积极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对接诸如淘宝、京东、苏宁等大电商平台,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同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共同探索品牌产品分等分级、“田头市场+电商企业+城市终端配送”等营销模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发展。

因地制宜确立县域电商发展重点

利用好陕西生态多样的优势,因地制宜确立县域电商发展重点,特别是要在众多的农产品中选出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优先聚焦推出;既做好淘宝(天猫)这样的农产品零售型电商,也抓住阿里巴巴平台扩大农产品批发交易的机遇,把苹果、猕猴桃等陕西大宗特色商品加速推销出去;坚持按照电商思维来改造农产品营销模式,要把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地域品牌加速推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品牌,加快生产、加工、包装的标准化和质量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品牌和质量赢得市场。

切实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推进本地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标准化和销售策略。政府行业协调机构应当尽快引导广大农民加快执行国家的有关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重量标准和包装规格等标准体系。二是加速推进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数据可共享,满足消费者对质量与安全的要求。

依法开展行业监管

尽快出台产品网络销售规范操作细则,约束商家正规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避免买卖纠纷发生,维护电子商务安全运营和良性发展。

结 语

陕西南北跨度巨大,特征多元,各县在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应结合各地区的特色,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比如:陕南适宜选择山阳模式,立足于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建立从县级到村级的网络服务体系;关中平原地区可以借鉴武功模式,发挥开阔的平原地理优势,加快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建设,同时要确保供应链的健全;陕北地区可以参照照金模式,将传统国有企业转型纳入电子商务的发展,整合区域内现有资源,建立具有本地化的产品品牌。

此外,在发展县域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应该做好电子商务统筹规划,防止区域内产业趋同,发展模式相仿,造成恶性竞争。第二,要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结合起来,防止农村成为工业品的倾销地。第三,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要将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合起来,防止在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空心化以及线下实体商店的倒闭。

参考文献

[1]刘善从.国家今年力挺县域电商发展[EB/OL]. http://news.163.com/16/0229/02/BGV7LK2T00014AED.html,2016-02-29.

[2]魏延安.电商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五大意义[EB/OL]. http://www.zuinow.com/n3273717.html,2016-11-15.

[3]魏延安.关于电商扶贫概念与内涵的再探讨[EB/OL].http://news.wugu.com.cn/article/832275.html,2016-08-02.

[4]王发合.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R].陕西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2016.12.

[5]李岚.陕西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快速发展,全省电商卖家已超过18万户[EB/OL].http://news.wmxa.cn/n/201612/392985.html,2016-12-01.

[6]崔春华.农村电商已成陕西省全县域经济发展新业态[EB/OL].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6-11/23/content_14274056.htm,2016-11-23.

[7]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陕西农村电商发展调查:物流仓储滞后[EB/OL].http://www.ebrun.com/20150408/130369.shtml,2015-04-08.

[8]张祚本.发挥电商优势 实施精准扶贫——陕西省武功县农村电商调研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6,03:62-65.

[9]汪向东.四问电商扶贫[J].甘肃农业,2015,13:18-20.

[10]喻林.县域电商发展[J].电子商务,2015,03:24+28.

[11]牛丽丽.电子商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J].辽宁经济,2015,03:45-50.

[12]陈海宇.县域电商发展的突破口[J].决策,2015,09:89.

[13]牛禄青.县域电商:意义、动向与模式[J].新经济导刊,2016,03:44-50.

[14]杨世龙.我国县域电商“大生态系统”运作机理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60-69.

[15]黄红玉.县域电商发展模式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6,21:272.

[16]魏延安.从县域电商到电商经济的跨越——关于武功电商模式的初步总结[J].新农业,2014,20:25-27.

作者簡介

张 超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县域陕西农产品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农产品争奇斗艳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