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绘本研究
——以《可爱的鼠小弟》为例

2017-05-03潘一静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116

大众文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背心小弟图画书

潘一静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艺术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绘本研究
——以《可爱的鼠小弟》为例

潘一静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儿童图画书以及图文结合的特点成为新的视觉艺术,它同时是儿童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吸引成人和儿童成为它的双重读者。读者在阅读儿童图画书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图画书成为了审美的对象,阅读图画书的过程带来了愉悦的结果。从艺术心理学考察儿童绘本的叙事艺术,绘本从视觉上和心理上满足了儿童审美情趣的需要。

儿童绘本;叙事艺术;艺术心理学;可爱的鼠小弟

2016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艺术人类学视阈中的绘本图文结构研究 》(项目号:KYLX16_1309)

一、艺术心理学与儿童绘本

艺术心理学可分艺术创作心理学和艺术文本心理学,理论大多集中于艺术创造过程,作品分析或欣赏者接受问题上。按照时间线索可分为古希腊罗马的萌芽时期、文艺复兴的艺术心理学复苏时期、18世纪以后艺术心理学的成熟与发展时期。在艺术心理学的发展期涌现出许多广为人知的流派,如实验艺术心理学、精神分析艺术心理学。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弗洛姆、尼采、阿恩海姆等人提出了许多在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观点,如尼采提出的原始的、野性的酒神精神和理智的、节制的日神精神分别代表人在活动中的两种基本心理经验,阿恩海姆提出的艺术与视知觉。

以艺术心理学的知识来考察儿童绘本的叙事艺术,并不是首创。培利·诺德曼所著的《话图: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1集中讨论了图画书的观者、版式风格、视觉客体、图文关系和叙事节奏等内容,采纳艺术视知觉、符号学、读者接受理论的指导,思考儿童在阅读绘本过程当中的心理机制。

绘本,又称picture book,可译为图画书,“绘本”是它的日文译法。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文学样式,是儿童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文本中,图片和文字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完成叙事的任务。松居直认为:图画书不等于文加图,而是等于文乘画2。

儿童图画书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夸美纽斯的《图画的世界》被公认为第一本儿童图画书。19世纪末,图画书在欧洲迎来了发展的繁荣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瓦特·克兰(Walter Crane)、凯特·格林威(Kate Greenaway)、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等著名的艺术家。

伴随着美国对日本各方面的影响,儿童图画书从欧洲流传到了日本。日本的图画书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直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为图画书的大国。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台湾地区的图画书开始发展,形成了翻译、创作、阅读的热潮。随后传入内地,约至20世纪90年代,被认可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现在,全国共有一万多家儿童绘本馆,儿童图画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已成趋势。

几米作为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式绘本已成为一种品牌,他也是将成人绘本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大陆的第一人3,但成人绘本与儿童绘本有很大区别。绘本根据读者的不同,可以分为成人绘本和儿童绘本。绘本需要与连环画区分。其次,绘本还要与漫画区分;此外,还有私绘本需要做一说明。

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儿童图画书,由于儿童绘本多为亲子共读,儿童绘本的优先读者是儿童,成人是第二读者,它的读者从根本上来讲是儿童。

二、作为审美活动的绘本阅读活动

绘本提供字之外的图画细节,通过图画设置的空间,进入了孩子审视绘本的逻辑之中,感受到了色调、语言节奏和图画风格传递出的信息。

将阅读绘本的活动作为审美活动来看待,审美活动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层次是叙事结构,即故事的舞台感,由角色、动作、趋势组成;第二个层次是心理模式,将人的感情移情到小动物身上;第三个主题是自我认同,自我的概念;四个主题是色彩,符合儿童心理成长规律。

《可爱的鼠小弟》是一套以小老鼠“鼠小弟”为主人公的绘本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展示了鼠小弟善良、天真、真诚的品质。以第一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为例,这本书采取了一面是文字,另一面是图画的展示方式,文字页以草绿色为底,冷静而平和;图画页以白色为底纹,绿色为边框,边框之中自成一个空间,故事便在这个空间中展开。鼠小弟穿着妈妈织的红色小背心开心地站在画面中央,随后鸭子、猴子、狮子甚至大象都央求试穿小背心,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吧?”。

动物一个大过一个,画面也逐渐被小动物填满。小背心在鸭子的身上勉强合身,在猴子的身上则更加短小,等到大象出场的时候,庞大的大象已经超出了画面,耳朵有一半留在了画面之外,以此来表示相对于鼠小弟而言,大象之大。大象试穿之后,小背心已经被拉成了绳子一样长的、拖在地上的小背心。故事在这里达到高潮,鼠小弟惊讶地喊道:“哎呀,我的小背心!”他穿着变形的小背心出现在画面的中央,内心的沮丧一目了然。故事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了,但是翻到下一页,读者们便可以看到作者精心的构思:鼠小弟坐在小背心上荡秋千,而这个秋千正挂在大象的鼻子上。

看到这里,读者会格外地欣喜:鼠小弟的小背心虽然被朋友们穿大了,但是他却收获了快乐。这个温馨的结尾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会被故事深深吸引。《可爱的鼠小弟》以简洁的画风、有趣的故事、有意味的结构超越了普通的绘本读物。

移情是审美直觉的作用之一,是意象生成的核心。儿童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产生移情。再如《可爱的鼠小弟——鼠小弟玩跷跷板》这本绘本,书中出现了大象、小猪、鼠小弟、鼠小妹、小熊、小鸭子、小猫、小狗、小兔子、小猴子,小熊猫、小浣熊、小松鼠、小刺猬等十几个小动物形象。大象一开始和鼠小弟、鼠小妹玩跷跷板,但是大象太大了,鼠小弟太小了,于是鼠小弟的朋友小猪、小熊陆续登场,最后终于将翘翘板翘动,朋友们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玩耍的时光。

对于孩子来说,有质量的概念和守恒的概念要出现在小学阶段,单纯的去理解大象和鼠小弟的质量差有难度,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儿童能捕捉大象的微表情,体会他的思想感情。儿童都有玩跷跷板的经历,在阅读时,这一经历会唤起回忆,引发共情,从而理解绘本中所要传递的叙事内容。

三、审视:儿童绘本是儿童接近梦想之场

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见出绘本的阅读与绘本本身的文字、颜色、形象、节奏、画面布置紧密相关,他们带动儿童的情绪,启发他们产生共情。这种情绪,与理性和认知关联较少,与情感关联较多,儿童更易感觉到审美愉悦,儿童的审美趣味获得了满足。张锦江在《童话美学》当中说,在审美心理学中,审美情趣是审美意识活动的重要方面和主要表现形态,属于广义的美感范畴,单就审美情趣而言,应包含审美感情与审美趣味两个方面,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4。

狭义的审美感情包含令人愉悦的情感,也包含非愉悦的、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愉悦的情感,因此儿童绘本当中,不会只出现美和善,也会出现丑恶和悲伤,但这种非愉悦也会得到转化。作家通过图片和文字这一艺术手段,为儿童营造一个梦。这个梦为儿童接近梦想,实现审美理想,达到审美趣味提供了一方天地。

巴什拉在《梦想的权利》中提出,人通过梦想同时在呼吸和灵魂两种模式中生活。梦想构建诗的真谛,想象最终超越理性,梦想把两种生活状态协调起来5。

图像和概念的组合关系符合儿童的审美经验,美作为共同的需求,通过图画书,孩子内心梦想的声音被表达。从而满足精神的需求。

绘本为儿童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审美活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意象。儿童缺乏现实的经验,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人—世界”合一的思维模式,图文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审美的意象。审美意象必定是在情感和形式的渗透中产生的。以审美的眼光观照儿童图画书时,读者在阅读儿童图画书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的体验。

四、使用艺术心理学讨论绘本的价值

美国儿童哲学家马修斯所撰写的《哲学与幼童》一书,以生活里唾手可得的儿童谈话为例,论证儿童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与可能性。保罗·阿扎尔在《书、儿童与成人》一书中,讨论了成人长期以来对儿童的压迫和儿童对成人的抵抗。6既然儿童思考哲学有能力也有可能,那么属于儿童自己的审美趣味便有它生存发展的空间,需要自己的审美趣味。阅读儿童绘本促进了这种愉悦的产生,暂时消解了成人与儿童的对抗,使成人和儿童产生了愉悦感。

图画书成为了审美的对象,阅读图画书的过程带来了愉悦的结果。这为之所以成人与儿童都喜爱这一艺术形式提供了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

经过田野调查,2008年,上海最火的8所绘本馆到2016年只剩下三所:蒲蒲兰绘本馆、萤火虫绘本馆、菩提树下绘本馆。其他的绘本馆都转向早教行业。上海作为中国东部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绘本阅读的市场潜力和困境一目了然。使用艺术心理学讨论绘本的价值在于这种解释可以回答“为什么成人与儿童都爱看图画书”的问题,呼唤更多美的、有价值的儿童图画书面世。

注释:

1.[加]培利·诺德曼.《话图: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杨茂秀等译.台北:财团法人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2010.

2.[日]松居直.《绘本之力》.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3.朱珈琳.《几米成人绘本的儿童视角研究》.河南: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5.

4.张锦江.《童话美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57.

5.[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权利》.顾嘉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

6.[法]保罗·阿扎尔.《书、儿童与成人》.梅思繁译.湖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52.

[1][加]培利·诺德曼:话图: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M],杨茂秀等译,台北:财团法人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2010.

[2][日]松居直:绘本之力[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3]朱珈琳:几米成人绘本的儿童视角研究[C],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5).

[4]张锦江:童话美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5][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权利[M],顾嘉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法]保罗·阿扎尔:书、儿童与成人[M],梅思繁译,湖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潘一静(1992—),女,汉族,江苏泰州人,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猜你喜欢

背心小弟图画书
熊小弟被表扬了
走丢的熊小弟
爱上刷牙的熊小弟
神奇的图画书
毛线背心
吊带背心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旧背心的蜕变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好忙好忙的猪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