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疫苗发明者的动人爱情

2017-05-03

北广人物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克劳福德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疫苗发明者的动人爱情

2016年7月18日,中国首个用于预防宫颈癌的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获批,预计2017年正式上市。HPV疫苗的发明者之一周健博士,却没能等到这一天。17年前,他因为致力于HPV的研究,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42岁。2016年11月,记者独家采访了周健的遗孀孙小依,远在澳大利亚布里斯本的她,悲伤地回忆起了和丈夫之间的点点滴滴。她说:“我活着唯一的事,就是完成爱人的遗愿,等我们再见时,告诉他我有多想他。”

隐秘的地下恋,纸条传递爱意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20岁的浙江小伙周健高兴坏了,他最终考入温州医学院医学系,有幸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周健引起了同班女孩孙小依的注意,孙小依比周健大3个月,她发现周健和别的男孩不一样,他不善言语,但却风度翩翩。孙小依不敢表露半分,只能把这份喜欢藏在心里。

大二上学期的一天,学校组织活动须乘船过河,生性活泼的孙小依直接跳上船,失去重心的小船摇摇晃晃,她慌得扎着两只手大叫。突然,一只大手将她抓牢,坐稳后,她发现搭救自己的那只手没有松开的意思,她为难地看着救命恩人周健。周健羞红了脸,忙松开手,吞吞吐吐地说:“对不起,我也是急了,怕你掉下去。”孙小依低着头笑了。没过几天,孙小依被好朋友范红心拉到校园的一个角落里,递给她一张纸条,是周健给她的。上面写着:“我想和你交朋友,保证不会影响你学习,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如果你愿意,请转告红心,让她告诉我。”就这样,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秘密恋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坚持了三年的地下恋情,终于在毕业实习那年曝光了,好在没有遭到勒令退学的厄运,可孙小依的工作分配(当时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却要大受影响。周健却已收到浙江医科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病理系徐英含教授的弟子。面对未卜的前途,孙小依犹豫了,她不愿拖累周健,主动提出分手。

周健听后,第一次急了:“请你把分手的话收回!你放心,我尽量在两年内拿到学位,不管你在哪里,条件有多艰苦,我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你不愿意等,那我就要求和你一起分配到边远地区,研究生就不读了。”幸运的是,1982年9月,孙小依被分配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做了一名眼科医生,而周健也如期去读他的研究生。

周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当时家离学校很近,他常常泡在实验室。孙小依难得见他一面,两人将恋爱战场搬到了实验室。1984年10月,两人举办了婚礼。婚礼当天,新娘一个人招呼客人,新郎不见踪影。亲戚朋友都在问:“周健去哪了?”孙小依笑着说:“他肯定又去实验室‘喂’他的细胞了,别急,过会儿自会出现的。”果然,没一会儿,周健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周健又去实验室照顾他的细胞宝贝,很晚才回家,他心里很过意不去,对妻子说:“对不起,最近忙试验,没时间带你去度蜜月了。”通情达理的孙小依宽慰他:“没事,我不在乎这一个月,我在乎的是一辈子。”

你在前我在后,一起走不害怕

婚后第二年,孙小依怀孕了,全家人沉浸在新生命到来的兴奋中。1986年夏天,孩子顺利出生。妻子还没出月子,周健又急忙赶往河南医科大学,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1987年7月,周健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又幸运地被选进北京医科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孙小依也被借调到北医三院眼科室工作。周健为自己能在当时中国一流的实验室,继续从事喜欢的HPV研究而激动。为了加速试验进程,省去向医院订货的过程,周健自己动手制备了许多试验用的溶液和试剂,常常睡在实验室里,关注实验的进程。

1988年,周健得知英国帝国癌症研究中心(ICRF)克劳福德博士的HPV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里浮现。他对妻子说:“小依,我想申请克劳福德博士的研究员职位,和他共事,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周健十分幸运地成了克劳福德的第一个中国籍研究员。

到了英国后,周健直接进入了克劳福德博士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资金多、设备好,周健乐此不疲地实验着一个个新奇的想法,由于构想太多,后来实在忙不过来了,他希望孙小依能到实验室帮忙。

1989年,克劳福德了解了周健的想法后,给了孙小依一个访问学者的职位。孙小依如愿来到丈夫身边,成为他的助手,一做就是8年。他们性格互补,在实验室里也配合默契,同事们都说他们是最佳拍档。

疫苗获批上市,你的心愿已完成

就在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周健的HPV研究遇到了阻碍。HPV是一个很小的病毒,一旦寄存到宿主细胞后,就会将自己的基因与宿主细胞的基因融合。因此,无法在体外看到完整的病毒颗粒,科学家们尝试过许多方法,希望在体外培养这种病毒,但都未成功过。

为了更好地研究HPV,1990年,周健携全家人来到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1990年底的一天,劳累了一天的周健趁着儿子睡着了,邀孙小依陪他出去走走。“不如把两个蛋白放到试管里加上一定条件,看看有没有结果?”孙小依撇了撇嘴:“如果这么简单,几百年来别人早就看到病毒颗粒了,现在还能轮到我们吗?”

过了半个月,周健又提到那个试验。在周健的催促下,孙小依按照他的思路,将两个现存的HPV晚期蛋白放在试管里,加一点这个,加一点那个,好像幼儿园小朋友做游戏一样。大约过了两个星期后,两人将合成好的东西拿到电子显微镜下一看,顿时傻眼了,一个真正的病毒颗粒体外合成了!

同样在昆士兰大学致力于此的科学家弗雷泽和周健共同研究,将这一成果发表在1991年第185期的《病毒学》期刊上。1991年6月,昆士兰大学为这项发明成果申请了专利。随后,大规模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开始了。

1999年,正当疫苗进入全面临床试验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年的3月3日,周健回国访问。3月8日晚,他给妻子孙小依打电话:“我觉得好累,总是想睡觉。”孙小依叮嘱周健早点休息,草草地挂了电话。谁知,这竟成了两人的诀别。3月9日下午,年仅42岁的周健因感染性休克而停止了心跳。蒙在鼓里的孙小依在好朋友的安排下,3月10日一大早,带着近80岁的婆婆和13岁的儿子飞回了中国。接机的亲友不敢告知实情,让孙小依喝了掺了安定药的水。当一觉睡醒后的孙小依知道周健已不在的事实后,心如刀绞,痛不欲生。追悼会的那天,她深情地亲吻着周健冰凉的额头,声声呼唤爱人的名字。

丈夫走后,孙小依整理着丈夫生前的研究资料,总是泣不成声,她知道,丈夫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完成HPV的研究,让它造福于人类。2005年,基于周健他们的研究成果,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发出全球首个宫颈癌疫苗。2016年7月18日,宫颈癌疫苗终于获准在中国上市。得知这一消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本眼激光中心工作的孙小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多年来,造福于中国广大女性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也是丈夫最大的遗愿。

据《伴侣》整理

猜你喜欢

克劳福德宫颈癌疫苗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最后的球手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每个问题都有两面,缺一不可——读克劳福德《新闻伦理》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