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远期疗效初步研究

2017-05-02何志兵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前列腺素微量尿蛋白

何志兵

(安化县人民医院,湖南 益阳 413500)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远期疗效初步研究

何志兵

(安化县人民医院,湖南 益阳 4135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抽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糖尿病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氯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时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时尿蛋白、尿微量蛋白相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尿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微量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研究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实施前列腺素E1治疗,有良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值得借鉴。

糖尿病肾病;氯沙坦;前列腺素E1;近期;远期;疗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也是引发终末期肾衰最为主要的原因[1]。尽早确诊与治疗对于改善预后与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往接诊的患者多为中晚期,随着近几年诊疗技术提高,安化县人民医院接诊的早期患者逐渐增多,这对延缓或逆转糖尿病肾病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前列腺素E1属于血管活性药物,有良好的扩血管效果,并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微循环与延缓病情[2]。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多以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短期疗效为主,缺少必要的远期随访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该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近期与远期效果,现本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80例,均为安化县人民医院接诊的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入选时间2012年5月~2014年6月。入选标准:确诊为2糖尿病;符合糖尿病肾病标准;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慢性肾炎;发热;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近期肾毒性药物引发蛋白尿等[3]。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0~70岁,平均(52.1± 9.4)岁;病程4~20年,平均(10.2±3.4)年。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1~70岁,平均(52.5±9.2)岁;病程4~21年,平均(10.5±3.1)年。临床资料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糖尿病综合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等,尽量将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控制在正常水平[4]。对照组加用氯沙坦治疗,每天1次,每次50 mg,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治疗,每天1次,每次100μg前列腺素E1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实施静滴。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4后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实施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记录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时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取的疗效评价标准[5]。(1)显效:治疗后皮肤瘙痒、呕吐、恶心等症状消失,血肌酐降幅不低于30 mmol/L,尿白蛋白降幅不低于50 mg/L;(2)有效:治疗后前述症状有所缓解,血肌酐降幅20~30 mmol/L,尿白蛋白降幅30~50 mg/L;(3)无效:治疗后未能达到前述标准,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时尿蛋白、尿微量蛋白相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尿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微量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研究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时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时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较,aP<0.05;与对照组相较,b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尿蛋白(mg)0.07±0.03 0.03±0.03ab0.04±0.02ab0.03±0.02ab尿微量白蛋白(mg/d)150.32±62.03 42.03±23.02ab46.34±21.60ab49.82±22.34ab尿蛋白(mg)0.08±0.04 0.07±0.03 0.06±0.04 0.06±0.03尿微量白蛋白(mg/d)148.93±60.34 125.02±57.32a68.03±30.05a88.34±50.29a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最为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康复,同时对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及学习等也会产生影响。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而且和糖尿病病程有着正相关[6],主要因肾小球动脉硬化及肾脏血流灌注不佳等引发一系列病变。糖尿病肾病早期起病比较隐匿,临床表现多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极易被忽视,从而确诊率不高。本病早期病情进展缓慢,若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甚至可逆转。但是一旦确诊且有大量蛋白尿,肾功能衰退速度明显加快,各类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逆转病情难度增大。从临床研究来看,本病最为主要的特征为肾小球滤过降低、持续性蛋白尿、白蛋白尿排泄率超过200μg/min、尿常规蛋白阳性等。对于本病患者治疗最为基本的措施为有效可能根治血糖、血脂、血压等,进而予以其他药物辅助治疗,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氯沙坦、前列腺素E1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公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不仅有血压依赖性机制,而且有非血压依赖性机制,一方面可降低全身动脉压,另一方面可通过影响肾脏RAS系统,选择性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为了进一步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本院实施了研究。

本研究针对接诊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对照,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氯沙坦治疗,研究组加用前列腺素E1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近期、远期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效果,长期应用能减少尿蛋白,并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前列腺素E1属于血管活性药物,可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改善微循环灌注,从而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增强肾血流量,对肾素-醛固酮活性产生抑制,减少肾小球血压,残存肾单位高灌注与高滤过均可得到改善,对于不同时期糖尿病尿蛋白都有一定的降低效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中有明显ET-1升高现象,采取前列腺素E1治疗后,ET-1可显著降低,作用机制主要在于通过发挥药物的扩血管作用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从而改善外周循环,并加速受损血管内皮的修复。此外,近期有研究显示该药物还能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并抑制细胞因子活性及生成,从而减轻肾脏炎性反应,对肾脏可起到不错的保护效果[6]。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实施前列腺素E1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均有不错效果,但前列腺素E1治疗取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要更好,值得借鉴。

[1]李鹏飞,牟亚汝,辛颖,等.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1年的随访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3):482-485.

[2]牟亚汝,董建军,辛颖,等.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短期与长期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1):20-23.

[3]丁红,王宗谦,闵睿,等.脂微球前列腺素E1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0): 1770-1771.

[4]刘颖,李志琛,梅伟群,等.前列腺素E1微脂球制剂联合缬沙坦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远期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4,15 (13):1613-1615.

[5]王敏,张弛,李华珠,等.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医学与哲学,2011,32(14):36-37,67.

[6]黄新添,陈建梅,刘燕静,等.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6):55-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72

猜你喜欢

前列腺素微量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前列腺素联合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