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脉介入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效果的影响

2017-05-02严娜杨江永尹小姝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瑞舒伐冠脉心肌梗死

严娜,杨江永,尹小姝

(赣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冠脉介入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效果的影响

严娜,杨江永,尹小姝

(赣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究冠脉介入术前给予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6例需行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周给予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不用药。行冠脉介入术后两组患者给予相同护理方式,并且持续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20 mg/晚,持续给予对照组患者瑞舒伐他汀10 mg/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采用心肌灌注呈色分级(MBG)评价的心肌灌注情况以及术后和术后3个月hs-CRP、LVEF和MACE等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心肌灌注分级(MBG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CK-MB、TnI和hs-CRP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MACE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hs-CRP、LVEF、LVEDD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介入术前给予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后炎症反应的降低和减少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冠脉介入;瑞舒伐他汀;心肌梗死;心肌灌注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1]。冠状动脉介入(PCI)是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尽快的开通冠状动脉,恢复血流,缩小心肌梗死面积,较少死亡。但是PCI术术后出现的无复流和慢血流等现象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2]。瑞舒伐他汀药物因其调节患者脂肪堆积以及抗炎、扩血管等功能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被经常使用。本研究选取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所有患者中男91例,女35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1.52±9.89)岁;高血压40例,高胆固醇血症36例,糖尿病2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既往病史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心肌缺血症状,如胸痛等;(2)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3)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缺血变化,显示至少两个相邻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两个相邻胸前导联ST段抬高≥0.2 mV。排除严重的肝脏、肾脏器官功能严重不全的以及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300 mg和硫酸氯吡格雷(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0)600 mg。观察组患者术前额外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83)20 mg顿服。术后两组患者给予相同方式的常规冠心病护理,并且持续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20 mg/晚,持续给予对照组患者瑞舒伐他汀10 mg/晚。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采用MBG评价心肌灌注情况并抽血检查并对比CK-MB、TnI、CRP、ALT和CK等指标。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复查CRP、ALT和CK等指标并了解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主要心血管病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3]:指发生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次心源性接受入院治疗以及包括靶血管急诊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在内的再次血运重建(统计时发生数时按照患者例数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如年龄以及查血指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同时计数资料性别以及既往病史等利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CI手术比较 对照组术后MBG分级3级49例(77.8%)、cTFC(37.15±6.12)帧;观察组术后MBG分级3级63例(100%)、cTFC(28.17±3.15)帧。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CK-MB、TnI和hs-CRP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MACE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hs-CRP、LVEF、LVEDD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s)

检查时间术后且住院期间术后3个月项目CK-MB(U/L) TnI(μg/dL) hs-CRP(mg/L) LVEF(%) LVEDD(mm) MACE[n(%)]hs-CRP(mg/L) LVEF(%) LVEDD(mm) MACE[n(%)]观察组(n=63) 24.15±5.13 0.11±0.02 9.58±1.66 58.19±8.89 43.89±5.51 0(0.00)1.07±0.79 65.16±8.19 45.98±5.07 2(3.17)对照组(n=63) 32.07±6.11 0.21±0.08 14.01±2.84 57.12±9.05 45.11±4.01 0(0.00)5.04±1.51 55.79±8.11 55.12±6.12 4(6.35)t/χ2值7.880 9.625 10.689 0.669 1.421…18.491 6.453 9.128 0.700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心血管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在AMI的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过程中炎症反应贯穿始终,行冠脉介入术前给予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以更好地减轻血栓负荷和改善微血管内皮功能,可以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和hs-CRP的储备水平进而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4]。众所周知,C反应蛋白可以直观的反应机体的炎症水平,而hs-CRP指标高的患者左心室容易重构,发生心血管事件[5]。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他汀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降低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升高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消炎、扩血管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的作用。高剂量瑞舒伐的使用高效的稳定并逆转了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减少了患者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刺激患者心脏内皮祖细胞的分化,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心肌重构[6-8]。本实验中,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均较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后术后心肌灌注分级(MBG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术后CK-MB、TnI和hs-CRP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并且术后3个月hs-CRP、LVEF、LVEDD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观察组患者亦未见明显的肝毒性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冠脉介入术前给予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后炎症反应的降低和减少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1]陈文丽.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近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5):83.

[2]刘科卫,李晓燕,张国明.不同剂量瑞舒伐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近中期预后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6):576.

[3]程国杰,王金波,曹树军,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前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0):116.

[4]李骞.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SAA、hs-CRP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5):131-132.

[5]谢金红,刘鹏,关怀敏,等.PCI术前早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0,8(4):261.

[6]王法斌,李京波.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4018.

[7]黄宇翔.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4,20(22):111-112.

[8]潘永东,宋炳慧,王书清,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0):790-7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55

猜你喜欢

瑞舒伐冠脉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